中国健康网鼻炎的治疗方法(中国鼻炎治疗指南)中国健康网鼻炎的治疗方法(中国鼻炎治疗指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中国健康网鼻炎的治疗方法(中国鼻炎治疗指南)

中国健康网鼻炎的治疗方法(中国鼻炎治疗指南)

现在,不仅仅是小孩子鼻炎患者比较多,长期在空调房间办公的成年人,鼻炎患者也同样很多。《内经》上讲:肺主气,司呼吸,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液为涕。中医认为鼻炎,症状在鼻,根源在肺。肺上通鼻窍,外合皮毛,鼻、咽、肺是一个整体。治疗鼻炎,要辨证论治,不仅要解决鼻子的症状,还要从根源上增强肺的功能。


一、疏散利鼻法

主要症候:因突然感受风寒,鼻塞流涕,鼻涕多清稀如水状,稍吹冷风易打喷嚏,头痛,或者嗅觉一时失灵,鼻甲肿大,甚至堵塞鼻孔,粘膜充血,泛红色,呈急性鼻炎现象。或兼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恶寒,舌苔白,脉浮。证属风寒犯鼻。

方药:苏叶,白芷,防风,川芎,桔梗,生姜,葱白。

加减:咳嗽加苦杏仁、前胡;痰多欲呕加陈皮、法半夏;

头痛甚者加羌活。煎药煮开十分钟即可。

煎好后,先利用其热腾之气蒸薰鼻窍约1~2分钟,随即趁热服下,不要太烫,以免烫伤。

方解:风寒犯鼻导致的鼻炎,治疗原则主要是温肺散寒,祛风通窍。其中苏叶、白芷为君,温散风寒,同时能通鼻窍止痛;防风、川芎为臣,加强君药的作用;桔梗为佐,宣肺化痰通鼻;生姜、葱白为使,既可温散风寒,又可通鼻,更协调诸药,使风邪速从毛窍而解。此方为感受风寒而致鼻病的基本方,临床根据患者不同症状,酌情加减。



二、清散畅鼻法

主要症候:感受风热之邪,鼻塞不通气,鼻涕表现为粘稠较多,逐渐转变为黄浊涕,嗅觉有时失灵。鼻子呈急性炎症现象。有发烧的情况,并不怕冷,容易口渴,也有的不发烧,有头疼身体痛,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证属风热袭鼻。

方药:薄荷,葛根,豆豉,苍耳子,蔓荆子,甘草,柳芽。

加减:消化不好加陈皮;

鼻粘膜发紫加黄芩;

头痛比较明显者加白蒺藜;

发热不退加桑叶、菊花;

面颊肿甚加板蓝根;

若因病毒感冒引起,可加大青叶;

鼻涕如脓浊加七叶一枝花

;兼咳嗽加杏仁、桔梗;

若是感受风暑加鲜藿香。

苍耳子和白蒺藜有小毒,使用应注意用量及禁忌症。


方解:风热犯鼻导致的鼻炎,治疗原则主要是疏散风热,通窍止痛。薄荷为君,散风热,并能畅鼻通窍;葛根、淡豆豉为臣,能使手太阴、足阳明所伏之风热,得以速解;苍耳子、蔓荆子为佐,祛风畅鼻,又上行搜风止痛;甘草、柳芽为使,调和众药,并引诸药逐风外出。为感受风热而患鼻病的基本方。临床使用,可以根据患者情况,灵活加减。



三、辛温燠鼻法


主要症候:鼻炎病程稍久,鼻塞难通,温敷则稍通。多鼻涕,头痛往往定时,或痛在颊,或痛在额,同时巅顶与太阳穴亦痛。嗅觉差,但一旦气通,则可知味。这些征象主要见于慢性鼻窦炎(多数是上颌窦炎)。主要是全身症状显寒象,且是较久之病。舌多白苔,脉多沉缓。证属寒气久凝鼻部。现在多见于南方地区,长期吹空调,冷风长期侵入鼻窍,很容易造成寒气久凝鼻部。

方药:辛夷,细辛,檀香,藁本,白芷,川芎,鲜松针,亦可加苍耳子。

加减;消化不好加橘红、藿香;

舌苔白厚加生姜;若痰湿重加苍术;

眩晕加天麻、荷蒂;头痛甚加独活;

若有血滞现象加当归须;

寒象显著又有肾阳虚、督脉虚之象者,可加鹿角片。

方解:寒气久凝鼻部,治疗原则主要是辛温燠鼻, 辛夷为君,辛温燠鼻;细辛、檀香为臣,协助主药温鼻宣窍;藁本、白芷为佐,祛风止痛,重点在于头面;川芎、鲜松针为使,可增强宣透作用。为寒气久凝鼻部的基本方。



四、排脓清窦法


主要症候:化脓性鼻窦炎,脓涕多,通气不好,面颊隐痛,咽后壁受脓液刺激,往往有慢性炎症,同时老痰亦多,躺着睡觉时鼻涕容易倒流。嗅觉常失灵,甚至有异味感,舌苔多粘滑,脉或滑或数。证属热毒聚于鼻部。


方药:桔梗,黄芩,天花粉,浙贝母,七叶一枝花(重楼),金银花叶,苍耳子,甘草节。亦可加金莲花

加减;头痛加白芷,止痛又兼排脓;

鼻窦有积脓加败酱草;

若自然通道受阻,加皂角针;

有血热现象加当归尾、紫草;

脓涕带血且鼻塞难通,加小蓟。


方解:热毒聚于鼻,易浓毒集聚,就需要我们清热排脓。桔梗、黄芩为君,排脓断涕,清颌走窦,排出更多的脓浊涕,促使通窍;天花粉、浙贝母为臣,清热化痰,祛脓向外,增强君药化痰的能力;七叶一枝花、金银花叶为佐,杜绝生脓并解脓毒;苍耳子、甘草节为使,清热解毒,又加畅鼻引经。为清血分解热毒的基本方。临床应用应辨证论治,临症加减。

此方服7~14剂以后,脓涕已转粘涕,量尚多者,或显体力虚、脾虚,可用苡仁、冬瓜仁、山药、白术、黄芪、党参等,制成药粉,主要是益气健脾,化湿排脓,调其善后,促进恢复。



五、清气肃鼻法


主要症候:主要表现为慢性单纯性鼻炎或儿童鼻炎,病程时间比较长,时好时差,或夏秋较好而冬春转差,病情严重时则气塞难通,平时每两侧交替不通,时常因通气不畅,脑部供氧不足而自觉头昏。感受风寒后则症状加重,粘涕多,下鼻甲虽大,但点药可以收缩,触之蠕软,有时亦影响嗅觉(慢性上颌窦炎窦腔粘膜厚者,亦可用此方加味治之)。舌苔、脉搏变化往往不大。证属鼻患日久,气失清肃。

方药:丝瓜藤,荷蒂,金莲花,龙井茶,甘草。

加减:头痛加菊花;

气憋加橘络;

胃纳欠佳,加荠菜花、菰米;

慢性上颌窦炎粘膜增厚,可加浙贝母、土贝母。

方解:丝瓜藤为君,清络肃鼻;荷蒂为臣,有升清作用,能清气分,可治头昏;金莲花为佐,清热解毒,对五官慢性炎症有良效;龙井茶叶为使,能引药力较持久地作用于高巅。此方轻可去实,为清气分治鼻炎的基本方。临床用药需辨证论治,临阵加减。

荠菜花:味甘,性凉。入肝、脾经。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主治:崩漏,尿血,吐血,咯血,衄血,小儿乳积,痢疾,齿白带下。



六、消肿阔鼻法


主要症候:肥厚性鼻炎,鼻甲增大,粘膜肥厚,点药不能收缩,通气差,嗅觉欠灵,常张口呼吸。若痰多者,脉多显滑象;若血瘀者,脉又多呈涩象;舌质多青紫,舌苔多白色,痰多者则粘厚,证属恙久而血凝气滞,故局部僵化不消,以致吐纳有碍,肺失清肃,痰浊难化。

方药:芙蓉叶,丝瓜叶,浙贝母,马勃,路路通,红花,菖蒲,苍耳子。

加减:中隔肥厚而全身症状无热象者,加鹿角;

痰多者加陈皮、半夏;

气憋加橘络,或郁金;

僵肿加山慈姑、土贝母;

若须增强和血作用,可加当归。

方解:芙蓉叶、丝瓜叶为君,清肺消肿阔鼻;浙贝母、马勃为臣,协助主药发挥更好作用;路路通、红花为佐,通气活血,消肿散结;菖蒲、苍耳子为使,通窍畅鼻。



七、滋阴润鼻法


主要症候:像慢性干燥性鼻炎,鼻腔粘膜干燥,粘膜之上往往覆盖一层痂皮,自觉发干,有时发痒,或有灼热感,常因此种刺激而使患者擤鼻或挖鼻,以致鼻腔易出血。检查中可见鼻中隔前下部、下鼻甲、中鼻道前端的粘膜表面干燥,甚至发亮,有小片薄痂附着,若强行去除,则每见少量出血。若日久而症情较重者,鼻中隔可见溃疡。每伴有口干喜饮、皮肤干燥等现象。舌干苔少,脉多细数,亦有寸大而尺微者。证属肺燥阴虚,津液难以上承。

方药:天冬,麦冬,肥玉竹,黑芝麻。

加减:若见肾阴虚现象,可加女贞子、干地黄;

若兼见肝阳亢现象,可加绿萼梅花、菊花;

若常有燥裂出血现象,可加旱莲草、仙鹤草等。

煎煮方法参照第一法,但须微火慢煎,最好先用芝麻煮汤,捞出芝麻,用汤煎药服。

对于萎缩性鼻炎,可再加南沙参、黄精、生地黄、川贝母、当归等;尚可再加冬虫夏草、肉苁蓉等润肺而兼补肾,对萎缩性鼻炎可以改善症状,使患者减少痛苦。

方解:肺燥阴虚,就需要滋阴润燥。天冬为君,滋阴润燥、清金降火、肃降升清作用;麦冬为臣,协助主药,加强润燥清金作用;肥玉竹为佐,养阴生津,有强壮作用;黑芝麻为使,既有润养作用,且能协同诸药,使其作用持久,缓缓生效。



八、御风健鼻法


主要症候:过敏性鼻炎,吹冷风后容易喷嚏,鼻痒,流清鼻涕,甚至流泪,常一过性地影响嗅觉。鼻粘膜多呈苍白色,患者体质多虚,易感冒,易出汗,易头痛,脉多呈虚象,或呈濡象,舌苔变化往往不大或现白苔。证属卫气虚不能抵御外风。

方药:苍耳子,蝉衣,防风,白蒺藜,肥玉竹,炙甘草,苡仁,百合。

加减:表现气虚之象者加黄芪、白术(其人多怒者,黄芪应少用或免用),亦可再加党参、山药;头痛加白芷;

若嚏时涕泪俱下,且头额有紧束之感加蔓荆子;

鼻痒者加重蝉衣;

若表现血瘀之象,如局部苍白,且现青蓝之色者,可加当归;

若表现肾虚之象者加肉苁蓉;

若顶门发冷畏风,遇外风或受寒则更重,且腰脊酸者,加鹿脊髓或鹿角,亦可用羊脊髓加作料煮熟以作食疗。

方解:苍耳子、蝉衣为君,祛风脱敏;防风、白蒺藜为臣,协助主药,发挥御风作用;肥玉竹、炙甘草为佐,强壮体力,振作自身的防御力量,兼能缓和苍耳之毒;苡仁、百合为使,二者均能保肺,百合又有制止涕泪的作用。



九、解毒拔疔法


主要症候:鼻疔(亦称白刃疔,认为是毒热发于肺经)。初期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成熟期可见脓头,鼻外及唇颊往往有肿胀疼痛。舌上少苔,脉多浮数。证属肺中火热上炎,热毒凝聚鼻部。


方药:鲜菊叶,苍耳草,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黄芩,金莲花,甘草节。

加减:若有高热,可加金银花、连翘;

肿胀疼痛明显 ,加蒲公英;

毒势散漫者,加半枝莲;

脓不易出,加天花粉、浙贝母;

血热重、舌赤而兼便秘者,加紫草;

兼有咳嗽、呼吸气不平者,加桑叶、马兜铃。

方解:热毒凝聚鼻部,要求我们清热解毒,此方均为清解热毒之品,合之能排脓拔疔,分之有一般解毒拔疔者,亦有专门入肺走鼻治疔者。



十、泻白靖鼻法


主要症候:鼻前庭炎,患者常感鼻部刺痒或疼痛不适。鼻前庭内皮红肿,常有表浅之糜烂或裂缝,甚至有湿疹样变化,鼻前庭内覆有脓痂,剥落痂皮常引起出血。其全身症状,每显肺火之象,舌红、苔粘腻,寸脉每大。证属肺经蕴藏湿热,兼有外来感染。

方药:桑白皮,地骨皮,菊花,金莲花,黄芩,马尾黄连,甘草。

加减:有脓性分泌物,加天花粉,金银花;

兼痰多加浙贝母,桔梗;

便秘加麻仁。

方解:湿热蕴肺证,需要我们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桑白皮、地骨皮为君,旨在泻肺火,去肺经湿热;菊花、金莲花为臣,协助主药,又清热解毒;黄芩、马尾黄连为佐,泻火燥湿;甘草为使,协调众药,又能清热解毒。



十一、清火止衄法


主要症候:鼻中出血,血色鲜红,或出血深红,出血量多而难以自止,伴鼻甲干枯,鼻腔灼热,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质偏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证属肺火上炎,熏灼鼻窍。


方药:白茅根,黄芩炭,栀子炭,丹皮,赤芍,大小蓟各,荷叶炭。

加减:

若显示肺火重现象,寸脉大者,黄芩可增量,再加桑叶;

若心火重者,舌赤心烦,脉大而数,加连翘,或犀角(现在用水牛角代替)适量;

若胃火重者,脉多洪大,舌赤苔黄口渴,可加生石膏;

若便秘腹满,脉实,舌苔焦黄,可加枳实、生大黄;

肝火重者,脉弦,目赤,面部青筋突起,加龙胆草、茜草;

小便黄赤,舌苔粘黄,加车前子,或木通,以导热下行。

方解:白茅根为君,清热止衄,并引热下行;黄芩炭、栀子炭为臣,黄芩清肺火止血,栀子既清肺火,且泻三焦火,复能止血,与主药相伍,能增加引热下行之力;丹皮、赤芍为佐,止血而兼凉血;大小蓟、荷叶炭为使,可增强止衄作用。


十二、育阴止衄法


主要症候:鼻衄断续发生日久,头眩耳鸣,目昏心悸,体疲乏力,鼻、咽、口、舌均作干,甚至有干咳。舌质淡红少苔,脉多细数。证由阴虚藏统失职,以致频频作衄。


方药:仙鹤草,血余炭,南北沙参,干地黄,白芍,当归头,旱莲草,藕节。

加减:

气阴虚者加玉竹;

血虚者加阿胶;

肺虚者加天冬;

胃阴虚口渴甚者加石斛;

肾阴虚而有咽干、手足心热者加元参、地骨皮;

出血不止者加三七末和服,或白芨;阳浮于上,面现潮红,加牛膝;

消化不好加荠菜花;

若有外伤,可用云南白药另服。

方解:仙鹤草、血余炭为君,益阴止血;南北沙参、干地黄为臣,以补阴为主;白芍、当归头为佐,敛阴和血止血;旱莲草、藕节为使,收涩止血而兼益肾。合之,可起育阴作用。


耿鉴庭先生的上述治鼻炎十二法,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必须辨证论治,灵活变通,随症加减。耿老先生在《中医中药防治鼻病》一书中指出:“有的慢性病症,有时也需采取阶段治疗,初入手用一法,使用一个阶段,达到一定的目的以后,根据病情的变化,不妨再转一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请大家尽量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健康科普排位赛##中医##慢性病那些事##鼻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中国健康网鼻炎的治疗方法(中国鼻炎治疗指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