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如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如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如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如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

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中小学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特别是心理健康素质,社会各个方面和教师个人都应当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保健知识

  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卫生工作在我国一直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由于受我国“重体轻心”的传统文化的严重影响,我们长期无视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将心理障碍视作“思想问题”或“意志不坚定”的表现。我们应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保健知识,让中小学教师都能够掌握和应用这些科学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不断地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帮助教师学会科学用脑,调适生活节律,按照正常的生活节律妥善安排生活;要合理组织教学,讲究工作方法,使工作、学习、生活紧张而有秩序,规律而有节奏。在工作、生活中要保持一种平常心,不急不躁,按照预定计划循序渐进。其次,要有“自知之明”,清楚的认识并接纳

自己,悦纳别人,为自己确定现实的生活目标,在工作中要“为而不争”。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掌握交往技巧,增强与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的交往,在家庭和社会上敬老爱幼,与亲戚朋友和睦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沟通感情,交流信息,促进彼此心理相容,进行心理置换,珍惜、发展友谊,并注重个性锻炼。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不断地陶冶情操,优化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当只是针对学生,而应当针对全体师生。

  二、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健康是诸多心理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综合体现。心理健康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使自己经常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的一部分,指个体内在的、基本的和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它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因此,中小学教师应当带着教师的使命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优化和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有了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一个人便能够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对各种精神压力拥有耐受力,便能够使自己经常处于心理健康状态。

  为了保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我们建议对进入者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以便筛除那些不适合者;我们也建议加强对师范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便帮助他们尽可能早一些作好准备,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质。

  三、采取措施,减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

  目前,过于强烈和持久的精神压力是造成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压力。减压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要为教师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减轻教师心理负荷;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引导教师学会一些能够有效帮助自己减轻压力及其压力对自己影响的方法,例如各种松弛技术;或者通过自我防御机制(如理智化、代偿、升华、合理化等)来宣泄、缓解压力对自身的冲击和伤害。从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应当合理安排教学工作,提高教育和教学的管理水平,明确各级教师的工作职责,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学校应当尽可能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也要为教师定期地安排可以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的休息和娱乐活动。

  维护和增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形成对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他们处理各种偶发性的事件;学校管理者应当像关心教学质量一样地关心教师的健康,教师的身心健康是搞好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如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