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三十天黄疸值9.5正常吗(宝宝三十天黄疸9.1)婴儿三十天黄疸值9.5正常吗(宝宝三十天黄疸9.1)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三十天黄疸值9.5正常吗(宝宝三十天黄疸9.1)

婴儿三十天黄疸值9.5正常吗(宝宝三十天黄疸9.1)


新生儿出生后,在产科病房,我们每天早上查房都会看新生儿的面色,皮肤,巩膜,如果明显变黄,会追查新生儿的黄疸指数,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黄疸问题,那么黄疸是怎么样形成的,又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么来预防和治疗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血肉眼可见的黄疸。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可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永久损害,严重者可死亡。

新生儿黄疸的形成

新生儿期,多数胆红素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经过转化后形成胆红素。新生儿每日生成的胆红素明显高于成人,因为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相对短(早产儿低于70天,足月儿80天,成人120天),血红蛋白的分解速度是成人的2倍,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即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血浆白蛋白连结胆红素能力不足,刚分娩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可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故而能联结的胆红素的量也越少;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与Y、Z蛋白结合,而新生儿出生时干细胞内Y蛋白含量极微(出生后5-10天达正常),UDPGT含量也低(生后1周接近正常)且活性差(仅为正常的0-30%),因此,生成结合胆红素的量较少,出生时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降低;新生儿肠道蠕动能力差,同时倡导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而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酐酶活性相对较高,可将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再通过肠道重吸收,导致肠-肝循环增加,血红素水平增高。


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时排除性诊断,特点是:1.一般状态良好;2.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4.血清胆红素值尚未达到相应日龄肌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

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相对生理性黄疸儿言是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或胆红素增高性质的改变。具备以下其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血清总胆红素值已达到相应日龄肌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34 umol/L(2mg/dl).


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最严重的并发症,单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透过血-脑屏障,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不经治疗,可造成永久性损害。因可造成相应神经核黄染,故又称为核黄疸。主要见于:1.血清总胆红素>342umol/L(20mg/dl)或(和)上升速度>8.5umol/L•h(20mg/dl•h);2.胎龄>35周新生儿;3.低出生体重儿甚至在171-239umol/L(10-14mg/dl)也可发生;4.多于生后4-7天出现症状。

母乳性黄疸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不清楚,其黄疸特点: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集中,胆红素可达10-30mg/dl,如果继续哺乳,黄疸在奥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母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溶血性黄疸

最常见是ABO溶血,以母亲血型为O型,新生儿血型为A或B为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类型造成的黄疸较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ABO血型不合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其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感染性黄疸

由于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的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遗传性疾病

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在我国南方多见,核黄疸发生率较高,其他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乏、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


治疗

一般生理性黄疸不需特殊治疗,可增加喂养,多排大小便。病理性黄疸则需要以下治疗。

1. 光疗:是最常用的有效又安全的方法;

2. 换血疗法: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已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者;

3. 药物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三十天黄疸值9.5正常吗(宝宝三十天黄疸9.1)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