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闪一下又来了是怎么回事(电闪了一下又来了是什么情况)电闪一下又来了是怎么回事(电闪了一下又来了是什么情况)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电闪一下又来了是怎么回事(电闪了一下又来了是什么情况)

电闪一下又来了是怎么回事(电闪了一下又来了是什么情况)

2022年5月8日下午,云南曲靖富源县发生雷击事故导致当地农民一死三伤。雷击伤人事件频频发生,有人认为是“天灾”,也有人认为是“人祸”。

那么,雷电为何会劈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避免遭受雷击呢?

为何人会被雷劈?

首先来说说,人为什么会被雷劈,抛开古人常说的“无恶不作的人才会遭雷劈”不谈,我们用科学的解释来证明一下。

人这一辈子被闪电击中的概率只有60万分之一,难度系数堪比中彩票。而要在被闪电击中后活下来的概率约为90%,算是比较高了。不过有一位名叫Peter McCathie的加拿大人,在被闪电劈中幸存下来以后,居然还真的中了100万美元的大西洋彩票,专家算出,这样的概率是2.6兆分之一。

被雷击幸存后中彩票的加拿大人

看似被闪电击中是一个看运气的事件,实际上呢,如果了解了闪电的原理,这样的“运气”就不太可能眷顾你了。

在出现雷雨天气时,天空中的雷暴云里会形成大量的电荷,雷暴云的上层一般为正电荷,而中下层多为负电荷,最下层还有一层薄薄的正电荷可以忽略不计。

云团与地面电荷分布情况

在垂直向上的大气电场的作用下,地球上所带的正电荷会向地表聚集,也就是说空气和地下的电荷也会涌向地表。而处于尖端部位的部分会带更多的正电荷,比如高楼、避雷针这些突出的地方,电场强度也会更大一些,也就更招雷劈。

当雷电放电时,闪电总是以最容易电离的路径发展,于是雷电更容易被尖端电荷团吸引,形成通路,大量正电荷顺着这个放电通道向上涌入雷暴云中,形成雷电流,并产生极强的光亮。

当人站在空旷的地面时,就相当于一个汇聚了大量电荷的尖端部位,所以被击中的几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比如:2018年的时候,恰好也是5月8日下午,在四川南充南部县,一名50多岁的老伯就被雷电击中。从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老人当时正在水田里插秧,附近还有几名村民,有的在路上行走,有的也在田里干活。周围因为都是农田,所以十分空旷,几位农民是里面最高的,相当于避雷针。这样大大增加了他们被击中的风险,至于为什么雷电只击中这位老伯,这就是一个概率性事件了。

“人肉避雷针”一生被劈七次

以上说的是农民是被闪电击中的事故高发人群,因为他们经常在空旷的田地里干活。而在美国还有一位名叫罗伊·沙利文的老人,他一生被闪电击中了7次,是世界公认,被闪电击中次数最多的人,有着“人肉避雷针”之称。

罗伊·沙利文和被雷击穿的帽子

当然了,获得这么尴尬的称号也并非完全是“运气”因素。因为沙利文本身的工作就非常“招雷劈”。

1936年,25岁的沙利文在弗吉尼亚州的一处国家公园,找到了一份护林员的工作。本来山林就是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加上当地气候湿润,夏季多雷雨,一年的雷雨天总数大概有30-45天左右。而且这种雷暴天气几乎是说来就来,从不给人准备的时间。

比如1942年,这是沙利文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危险性。当时他正在外巡逻,结果天气突然变化,下起了暴雨。于是,他就躲进了附近的一处防火监视塔里。结果这座监视塔并没有安装避雷针。

防火监视塔

当天空雷鸣大作的时候,这座高塔就成了显眼的目标,被雷电击中了数次。在里面的沙利文惶惶不安地躲避着,结果还是没能躲过去。闪电最终击中了他的鞋子,在大腿上留下了一条15厘米长的伤痕。

经过这件事后,沙利文虽然心有余悸,却十分敬业地没有放弃这份工作,结果在上世纪70年代前后,他又陆续在这片国家公园的不同地方遭到了6次闪电的袭击。令人唏嘘的是,这个被雷击7次都没死的男人,最终却因为情伤自杀了。

雷雨天开车会不会被雷劈?

通过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雷雨天气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们站在高处或者比较空旷的地区都很有可能变成雷电的活靶子。那么,如果在雷雨天气,有人开着汽车在空旷的高速公路上行驶,会不会更容易引雷呢?

2021年7月9日,在浙江一片空旷的大桥上,就有一名女子在骑电瓶车的时候被雷电击中,瞬间倒地当场身亡。从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周围其实也有其他车辆往来。那么,为何雷电没有劈到其他人,偏偏就击中了这名女子呢?

我们可以看到,画面里的女子周围出现的车辆均为汽车,只有该女子一人骑着电瓶车。为什么雷电专门劈向电瓶车,而不劈汽车呢?

这其中有一个科学原理,名叫法拉第笼,先来看一个小实验您就明白了。如果将一个人放入一个全是金属网做成的笼子里,再用高压电对笼体进行放电,你认为笼子里的人会不会触电呢?

法拉第笼实验(危险操作,请勿模仿)

答案是不会。这是因为整个笼体都是等电位,人在其中也就和金属笼的电位相通了,因为人和金属笼之间没有电位差,电流无法流经人体,自然也就不会受伤了。

实际上,汽车就相当于一个法拉第笼,所以汽车在高速上行驶时,虽然容易吸引电荷,但是电流却只会从汽车周围流过,无法伤害汽车和车内人员。但是电瓶车在汽车周围就比较危险了,因为没有法拉第笼的保护,周围又聚集了很多电荷,所以更容易成为闪电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防范雷击?

一般来说,当室外出现雷雨天气的时候,我们是很少外出的,即使外出也会乘坐比较封闭的交通工具,所以几乎没有被雷击的风险。不过,也存在一个隐患。

我们在上文中提到了汽车是一个法拉第笼,在雷雨天气时能够防止雷击,但是也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尽量不要打开车门和车窗,一定要等到远离了旷野,来到楼房附近再开车门。

因为只有密闭的汽车才能算是一个法拉第笼,而贸然打开车窗更容易成为雷电的目标。

比如:曾经被雷击7次的沙利文,在1969年的时候,就恰好是在雷雨天开车,但是因为没有关好车窗,所以闪电先劈中附近的树木,然后突然转向敞开的车窗。沙利文恰好被击中,并立即失去知觉。卡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撞向了石头,最后有惊无险地在悬崖边缘停了下来。

事后,他的头发、眉毛、睫毛等都被烧掉了大半。头发也只剩下帽子盖着的一圈。

另外,在雷雨天气,仍然需要外出的人群中,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为了有一个好收成,农民们往往会在春夏之交,在水田插秧,因此就很容易成为受害者。对此,农民朋友一定要多关注天气预报,当地村委会也要做好通知,避免村民雷雨天气外出。

如果在户外突然看到天空中突发闪电,也要记住首先应该注意降低身高,快速蹲下,避免3秒后的雷电锁定自己。

等这一阵雷过后,还要注意:

1.应尽快远离水面返回家中,避开旷野上孤单的树木;

2.不要在此时打电话、撑铁柄雨伞、扛铁制锄头等;

3.不要快速奔跑和骑车;

4.避雨的时候要观察周围是否有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或电力设备,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

5.在雷雨天穿上一双胶底鞋,不仅能降低被雷击的风险,还可以提高被雷击后的存活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电闪一下又来了是怎么回事(电闪了一下又来了是什么情况)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