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空气质量不好是怎么回事(家里空气质量不好怎么办)家里的空气质量不好是怎么回事(家里空气质量不好怎么办)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家里的空气质量不好是怎么回事(家里空气质量不好怎么办)

家里的空气质量不好是怎么回事(家里空气质量不好怎么办)

东方网通讯员孙国根5月24日报道: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和陈仁杰教授、北京大学曾毅教授、新加坡大学冯秋石和封磊教授、湘潭大学陈华帅教授、青岛大学谭兰教授等多位国际及国内知名学者,针对细颗粒物(PM2.5)、地面臭氧和二氧化氮三种最常见空气污染物在不同时间窗口暴露浓度的风险效应进行研究,首次证实长期暴露于PM 2.5 会显著加速认知功能恶化,空气污染高暴露的居民其脑内可过早发生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改变,从而导致认知障碍的发生。因此,持续减少空气污染暴露或可大大减轻痴呆疾病负担,这应在公共卫生政策决策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初级预防中予以考虑。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上(影响因子:13.382)。

郁金泰介绍,2019年全球在死于污染的达900万人(相当于全球死亡人数的六分之一)中,我国约200万,其中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占近75%。由此可见空气污染势必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率亦逐年升高,但受限于脑脊液等关键生物样本的稀缺性,空气污染对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形成的影响并未得到最佳诠释。

为此,郁金泰团队利用我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社会科学调查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队列,并应用其牵头建立的国内大规模神经生物学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和生活方式(CABLE)研究数据,对上述问题系统开展了多层次研究。该研究共纳入31573名CLHLS参与者(其中随访了5878名,平均随访时间5.95±2.87年),以及对1131名CABLE参与者均进行了AD 脑脊液核心病理生物样本测量,并采用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发现,PM2.5暴露量每立方增加20µg, 认知功能减退发生风险可增加10%。生活在PM2.5较高暴露值地区的个体,总体认知能力较差,其反映总体认知功能的量表评分变化率显著增加,体内反映AD核心病理的淀粉样蛋白高负荷的指标明显异常。本研究还发现,PM2.5长期暴露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可能是受反映AD核心病理的淀粉样蛋白异常介导的,中介比例在17%至22%之间。此类似,暴露于环境中臭氧和二氧化氮污染的居民有很大可能性发生认知功能恶化,尽管两者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郁金泰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PM2.5环境空气污染的居民其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比低污染区个体明显增高,且高暴露的群体其脑内可过早发生AD病理改变,从而加速认知减退的进程。

郁金泰指出, 本项目研究的关键贡献是首次使用CABLE队列的大规模人群生物样本分析,提供了PM2.5通过脑脊液淀粉样蛋白损害认知功能的分子流行病学证据,为建立大气污染引起认知功能减退的因果关联提供了关键的生物学合理性依据。

郁金泰、谭兰强调,应加强对环境空气污染的管理和控制,倡导个体应生活在合理控制污染物的“舒适区”,避免在空气质量不佳的场所长期作业。该发现具有政策意义,减少空气污染物(尤其是PM2.5)的暴露,对产生可观的健康社会效益有重要意义。

来源: 东方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家里的空气质量不好是怎么回事(家里空气质量不好怎么办)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