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正常一运动心慌(血压脉搏正常有时心慌)血压正常一运动心慌(血压脉搏正常有时心慌)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血压正常一运动心慌(血压脉搏正常有时心慌)

血压正常一运动心慌(血压脉搏正常有时心慌)

健身是一项对人体很好的运动,不管你是出于何种目的,健康,增肌,减脂,还是练出好身材,健身都能帮你达到目标。健身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过度健身就可能不是在健身,而是在伤身了。在健身的过程中,不管处于什么水平的健身者,都可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就是在健身时,有时会出现心慌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健身有时为什么会心慌?

一般有经验的专业健身教练,本着为会员的健康负责任的态度,都会让原来没有健身经验的人,先去医院做个体检,才能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会员的身体状况,一是可以根据会员的具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二是为了防止在健身时出现问题,提前预防,做到心中有数。

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健身有时为什么会心慌,原因可能也大不一样。


一、心肺功能不足

正常人体的心脏是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的,人体休息时,迷走神经主导,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人在健身时,交感神经主导,血压上升,心率加快。


心肺功能不足

如果一个长期缺乏锻炼,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心脏功能一般较差。

如果突然开始健身,此时需要的血液,氧气增多,导致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强,呼吸频率增加,心率起伏过大,脑供血不足,身体一时无法适应,就可能造成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心慌。


二、空腹健身

健身前没有及时补充碳水和蛋白质。一般在健身前,需要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为机体提供能量,才能可以增强运动的效果。

比如:吃点香蕉,香蕉可以为人体补充钾元素,同时还可以增强肌耐力,让运动更有持续性。

喝点咖啡,适量的咖啡因可以减轻肌肉疲劳,提高运动表现。


空腹健身

如果是健身前什么东西都没吃,在健身时,又消耗了过多的糖分,电解质。出汗过多就会导致缺水,大量排汗会使身体中的铁元素大量排出,形成缺铁性贫血,低血糖现象,也有可能造成心慌。

所以,健身前后都应及时补充维生素A,运动中及时补水。


三、健身前不热身

健身前热身,能增加体温,减少肌肉的黏滞性,增加肌肉的血流,减少受伤的几率。激活目标肌群,解除身体惰性,增加健身效果。

而拉伸的主要作用是增大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疼痛,降低运动受伤的风险。


没有热身和拉伸

有些人健身前没有热身的习惯,长期身体没有经过过度直接进入高强度,大重量训练时,就容易造成身体过度疲劳,增加受伤的风险。


四、运动量过大

健身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健康,如果运动强度过大,或者运动量过大,导致受伤就得不偿失了。

运动量过大的一般表现为口渴,心慌,头痛,头晕目眩,精神疲惫,四肢无力,过度疲劳、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情况。

运动一般伴随着出汗,如果运动过度出汗,同时伴有气短,气喘,则可能是心脏或肺部受损的信号,此时应立即停止剧烈运动。

运动量过大

正确的健身方法都应该是先从小运动量开始,然后再循序渐进加大运动量。

平时健身最适宜的心率范围是最大心率的60%-85%,一次健身时间最好在1小时以内完成,超过1小时,有可能导致皮质醇增多,不但不利于长肌肉还可能消耗肌肉,反而降低了健身效果。


五、健身后不放松

健身后身体会很兴奋,特别是剧烈运动时,心跳加快,肌肉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如果健身后突然就停下来休息,不做放松活动。肌肉收缩突然停止,肌肉中的血液由于不能顺利流回心脏,就会造成血压降低、脑部暂时缺血,可能导致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甚至休克的现象。


健身后不放松

健身后,做做肢体的放松活动,能帮助身体逐渐缓和压力,避免出现肌肉酸痛等不适。


六、器质性病变

还有就是器质性病变,比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等引起的心慌。

这些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引起心慌的原因。


器质性病变


身体是最好的老师

健身时遇到心慌,一般是正常情况下,这是身体不适对你发出的警告,你只需要暂时休息就好,看看是不是运动量过大了。如果休息很久,心慌的情况都不能缓解,就需要及时进行脑血管系统或颈椎方面检查。

身体感受是最好的老师,健身时状态不佳或者生病,最好暂时停止健身,千万不要因为运动过度,忽视了身体对你发出的警告信号。


身体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健身多年的老鸟,都非常重视身体感受的,常常会根据身体状态随时调整训练计划和强度。

只有在身体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健身才最有效率。

如果训练时发现状态不佳,有时做做热身,活动一下就草草了事也不是奇怪的事。

毕竟健身是一个需要长期打磨身体的过程,过犹不及。

健身时出现心慌的情况,最好都先休息,观察自己的身体,关心自己的感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血压正常一运动心慌(血压脉搏正常有时心慌)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