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治疗 副作用(黑光治疗副作用)黑光治疗 副作用(黑光治疗副作用)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黑光治疗 副作用(黑光治疗副作用)

黑光治疗 副作用(黑光治疗副作用)

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专家预测:今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预计总体将重于去年。在2020年需要重点防治的病虫害类型中,有一种名叫草地贪夜蛾的外来害虫,需要咱们广大农民朋友应当特别警惕,因为这种害虫今年在我国具有越冬虫源基数大、北迁时间早、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防治难度大的特点,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检测、预防和防治,一旦造成虫害大面积的爆发流行,轻则会导致受害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重则会导致受害作物颗粒无收,尤其是西南、江淮、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更应当增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范治理意识。

由于草地贪夜蛾属于外来害虫,很多农民朋友也许不知道如何辨别这种害虫,更不知如何预防。下面,农技小背篓就从草地贪夜蛾是什么害虫、草地贪夜蛾的典型辨别特征、草地贪夜蛾的虫害特征、草地贪夜蛾的传播发展趋势、草地贪夜蛾为什么难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应对策略及防控方法等方面,具体向大家做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介绍,以供广大农民提前掌握、提前防范,以防作物种植因虫害而发生重大损失。

一、什么是草地贪夜蛾?如何辨别草地贪夜蛾害虫?它有哪些虫害特征?

草地贪夜蛾也叫秋黏虫,属于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杂食性害虫,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其原产地是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9年1月在我国云南首次被发现。

从草地贪夜蛾的虫体特征来说,草地贪夜蛾在虫态上可以分为卵、幼虫、茧蛹、成虫等不同形态,其中又以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性最大。正常情况下,草地贪夜蛾的卵一般多产在叶片及地表浅层土壤中,幼虫多为灰绿色且头部有倒“Y”形斑,成虫的前翅为深棕色、后翅为白色,其中雄虫前翅多为灰色至深棕色,雌虫前翅多为灰褐色或灰棕色。在草地贪夜蛾害虫的识别方面来说,草地贪夜蛾有两大典型特征,第一是头部有倒“Y”形纹斑,第二是虫体的第8腹接背面有4个正方形排列的大黑斑。

从草地贪夜蛾的虫害特征上来说,有翅能飞翔、迁徙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一年多代、生存能力强、虫口密度大、繁殖速度快、危害程度重,是草地贪夜蛾最显著的特点。

从草地贪夜蛾的危害范围及危害特征上来说,草地贪夜蛾可以寄宿或侵害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农作物在内的80多种常见植物,如玉米、水稻、高粱、花生、荞麦、小麦、大麦、谷子、大豆、棉花、甘蔗、烟草、甜菜、苜蓿、马铃薯、莴苣、红薯、甘蓝、甜菜、洋葱、萝卜、草莓、黄瓜、豌豆、菠菜、茄子、蓝莓、橙子、苹果、桃、葡萄、茼蒿、核桃、苜蓿、三叶草等,但它主要以侵害玉米、水稻、高粱、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为主,对粮食作物的危害最重;草地贪夜蛾的进食量非常大,它主要以蚕食作物的嫩茎、新叶以及牧草为食;草地贪夜蛾侵害到作物上后,作物上的叶片、茎秆、花蕾、生长点、果穗、果实等都会成为其取食和危害的对象,轻则会造成作物10-30%不等的减产,重则会导致作物有绝收的风险。

二、草地贪夜蛾有哪些虫害规律特征表现?

从卵期上来说,草地贪夜蛾具有非常强的繁殖能力,雌虫大多会在死亡前的4-5天时在作物叶片的背面进行集中产卵,每只雌虫每次产卵量大约在100-200粒左右,一只雌虫一生的产卵量大约在900-1200粒左右,而且一只雌虫一年内可以多次交配产卵且可以繁殖2-6代,代数与虫害发生地的温湿度气候条件有关;草地贪夜蛾的卵孵化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在适宜卵孵化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卵孵化速度越快,假如在25度左右的温度环境下,草地贪夜蛾的卵孵化期仅需要3天左右的时间。

从幼虫期上来说,草地贪夜蛾在幼虫期有6个虫龄期和7次虫体皮肤改色,正常情况下,草地贪夜蛾的幼虫期时长在2-4周左右;在适应温度范围内,草地贪夜蛾的整个幼虫期长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最短只需要2周,如果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幼虫期长可能会延长到一个月左右。从草地贪夜蛾对作物的危害程度上来说,幼虫期是草地贪夜蛾对作物危害最重的虫期,而且主要以蚕食危害作物的新叶为主。

从蛹期上来说,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大部分会在表土下1-8公分的浅层土壤中缠茧化蛹,蛹大多为红褐色的椭圆形。在墒情土质及温湿度的影响下,草地贪夜蛾的蛹期一般在1-5周左右,如果蛹化期是在温度较高的夏季,草地贪夜蛾可能只需要8-10天左右便可以由蛹羽化为成虫。

从成虫期上来说,草地贪夜蛾由蛹羽化为成虫而出土,成虫的平均寿命时长一般在10-12天左右;草地贪夜蛾的成虫不仅具有非常强的飞行前期能力,而且具有具有白天潜藏蛰伏、夜间活跃危害的特点,对作物的危害性比较大。

此外,草地贪夜蛾最适合在12-30度范围内间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其中在28度的温度环境下,仅需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代的正常繁殖,但草地贪夜蛾不耐低温,更不能在0度以下的环境中顺利越冬,幼虫主要以蚕食禾本科、豆科、菊科、十字花科等作物的鲜嫩茎叶、花器、果穗等为食,有时还会扑食同类中个体较小者幼虫,成虫主要以吸食作物花器中的花蜜为生,同时也会蚕食作物的嫩叶嫩茎。

三、草地贪夜蛾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为什么说它难防且要应当早防、严控、重治?

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的草地贪夜蛾,在2016年前危害地仅局限于美洲,2016年开始传播扩散到非洲,2018年从5月到12月又先后传播扩散到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等国,2019年初该种害虫侵入到我国。从2019年1月在云南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后(有缅甸传入我国),5月份便开始在我国各个省份开始大肆传播,从1月在我国境内被发现到9月份传播到锅内20个省份,仅仅只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并导致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作物大范围受害,可以说草地贪夜蛾来势汹汹。截止到目前,西南、华南、西北、江淮、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虫害。

一方面,因为草地贪夜蛾不适应低温环境,而我国2019年2019年冬季属于暖冬气候,非常有利于境内的草地贪夜蛾大量产卵蛰伏越冬,同时随着春季回温季节的到来,我国的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温湿度增加,此时大量的草地贪夜蛾虫卵开始大范围的成倍繁殖,且生长发育速度会加快,从而导致今年我国境内越冬的草地贪夜蛾虫害较早的繁殖较多的虫源、较早的大面积扩散传播危害,再加上境外草地贪夜蛾不断的输入,不仅直接对我国春夏农作物造成虫害爆发流行的威胁,而且也为我国草地贪夜蛾虫害过早的北迁扩散提供了充足的虫源。

据预测,今年我国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时间和北迁时间比去年要早三四十天,而且今年的整体虫害情况要比去年更加严重,同时,今年草地贪夜蛾将会对黄淮海地区种植的夏玉米、北方地区种植的春玉米,黄淮地区、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种植的小麦,以及西南、华南地区种植的高粱、甘蔗等,带来较为严重的虫害威胁,而且会按照由南向北的次序逐步扩散危害。

另一方面,由于华南、西南、江南等地草地贪夜蛾越冬区虫害的持续大量繁殖,以及缅甸、越南、老挝等国外草地贪夜蛾的持续迁入,2020年我国境内草地贪夜蛾的虫源基数在总量上要比2019年增加很多;正是由于虫源基数大、北迁时间早、次代繁殖叠加等原因的影响,所以才会大幅增加2020年我国大面积发生草地贪夜蛾虫害的风险。

再一方面,上面刚才已经介绍过,草地贪夜蛾具有十分强的环境适应生存能力(杂食性,可以侵害80多种植物)、长距离迁徙能力(成虫每晚可飞行100多公里)、次代产卵繁殖能力(每年繁殖2-6代不等,每只雌虫一生可产卵1000粒左右)、破坏力强(大量蚕食作物的嫩茎、新叶、果穗等)以及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再加上今年我国虫源基数大、北迁时间早等原因,草地贪夜蛾将对国内很多地区的农作物带来重大威胁,而且彻底防治难度比较大;为了预防作物因虫害而减产,咱们农民朋友要应当早防、重防、严防草地贪夜蛾这种害虫。

为了更好的防控草地贪夜蛾这种重灾性外来害虫,国家农业农村部也专门成立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指挥部,并制定了“确保虫口密度达标区域应防尽防,确保发生区域不大面积成灾”的两个“确保”防控目标,国家财政部更是于2020年2月20日专门划拨4.9亿草地贪夜蛾专项防控资金,用来支持包括云南、广西等在内的21个省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要把2020年国内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处置率实现在90%以上,草地贪夜蛾的总体危害损伤降低到5%以内,直接及间接保护我国农田共计3亿亩。

三、草地贪夜蛾的应对防控思路

在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布局上,要坚持早统筹、早预测、早筹备、早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的方法,而且南方地区防控虫害的核心是“治”,北方地区防控虫害的核心是“防”。

一方面,全国各地区要加强草地贪夜蛾虫害的检测,潜在重点虫害区要配备高空预报等,以便能够及时准确掌握虫害的发展动态,各地植保单位要及时发布虫害趋势预报和防控技术,以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做好提前防备与科学防治工作;

一方面,要根据草地贪夜蛾重点危害玉米、小麦、甘蔗、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的虫害规律特征,潜在重点虫害县区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民用户加强田间检测,尤其是在玉米的苗期、大喇叭口期、穗期等更要做到每2-3天检测一次,以便及时根据虫害发生情况来确定虫害防治的重点区和关键期;

一方面,各个地方要做好虫害分区、分时的检测防控管理:对于西南、华南等虫害周年繁殖区,应当再2-3月份以重点灭杀境外迁入虫源、减少外迁虫源基数为主,同时要在4-12月份重点做好玉米、小麦、高粱、甘蔗等作物上的虫害监测与综合防治,对于江南、江淮等虫害北迁过渡区,应当在4-6月份以灭杀过入境与过境的虫源、防控玉米与小麦虫害危害为主,以此来减少北迁虫源数量、保护农业正常生产,同时要在7-10月份做好夏秋禾本科作物上的虫源防控管理,对于黄淮海和北方地区,应当以防控玉米虫害为主,既要在4-6月份做好春玉米上的虫害监测与防控管理,又要在7-10月份及时做好夏玉米的虫害检测与防控管理,以此来保护玉米生产、降低虫源南迁的数量。

四、草地贪夜蛾的具体防治措施

任何病虫害的防控治理,都要先充分结合病害、虫害发生的规律特征,然后“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同时综合使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举措,抓住防治关键期进行全面防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法也是如此。

在农业防治管理上,广大农民朋友要提高田间管理的管理水平,通过科学化的浇水施肥、合理化的调整作物播种期或通过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茬、间作的种植模式,以此来健壮作物长势、增强作物的抗虫害性以及使作物错开虫害高发危害期,从而减少草地贪夜蛾对作物的危害性。

在化学防治管理上,要做到草地贪夜蛾的蛾卵、幼虫、成虫全面喷药灭杀,特别是要抓住低龄幼虫的关键防治期进行防治。在蛾卵防治管理上,可以使用灭幼脲、丁醚脲、氟铃脲、氰戊酯等杀卵性药物进行喷药灭杀,也可以在卵化期用生物药物(如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等)进行喷施防治,在幼虫防治管理上,要抓住幼虫3龄前的防控最佳时机,在清晨或傍晚时用药物重点喷打作物的新叶、花穗、幼果等幼嫩部位,在成虫防治管理上,因为成虫具有较强的抗药性,所以进行药物防治较大虫龄或成虫时,应当选择复配类药物来提高杀虫效果。

在草地贪夜蛾防控的药物选择上,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高效低毒性的有效药物使用,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氟苯虫酰胺等单剂药物,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虱螨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除虫脲•高效氯氟氰菊酯、氟铃脲•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铃脲、氟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氧虫酰肼•茚虫威等复配药物,或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草地贪夜蛾性引诱剂等生物药物。

在用药防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注意选择清晨或傍晚时用药;②要注意重点喷施作物的心叶和穗部;③要注意选择高效低毒性药物且进行交替使用;④要注意重点加强低龄幼虫期的药物重点防治;⑤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药物特性适量加入(如矿物油等)助药剂进行喷施使用。

在物理防治管理上,建议在草地贪夜蛾的高发期时或虫口密度比较大时,通过在田间使用高空诱虫灯、黑光诱杀灯、性诱捕器、食物诱杀剂等,既能诱杀草地贪夜蛾的成虫,又能减少田间产卵数量,而且还不必担心药物残留污染。

在生物防治管理上,可以通过在田间释放或保护诸如蠋蝽、益蝽、姬蜂、茧蜂、夜蛾黑小峰、螟黄赤眼蜂等草地贪夜蛾的天敌,以此来灭杀田间作物上的草地贪夜蛾数量。据试验,每只蠋蝽成虫在24小内可以消灭掉25—30头的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或2—3头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计划使用天敌的方法灭杀草地贪夜蛾,应当避免在田地与作物上使用高毒类农药,同时在释放天敌15天前不可喷打农药。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农业技术知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黑光治疗 副作用(黑光治疗副作用)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