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脉冲(怀孕脉冲丛囊肿)怀孕脉冲(怀孕脉冲丛囊肿)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怀孕脉冲(怀孕脉冲丛囊肿)

怀孕脉冲(怀孕脉冲丛囊肿)

猪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MPS,猪地方性肺炎EPS)是猪的一种直接接触、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hyopneumoniae,Mhp),主要通过鼻腔接触和空气传播,在猪群密集、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有利于本病的传播。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特征性的病变:肺的尖叶、心叶、膈叶的尖端及中间叶呈现肉样或肝样病变。本病以慢性病例多见。

1 发病特点

1.1 品种敏感性以杜洛克、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及以大长、长大为主的杂交猪,杂交配套系对猪气喘病敏感性较低,仅表现轻度咳嗽,而对中国地方品种猪,尤以繁殖率高著称的太湖猪系列如二花脸、梅山猪、姜曲海等极易感,仔猪最早9日龄即可表现明显症状。

1.2 种猪场隐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猪为主要危害,尤以初产母猪为甚。

1.3 支原体可以改变表面抗原而造成免疫逃逸,导致免疫力较弱,高感染率种猪场仍以药物防治为主,免疫和生物安全措施配合,药物使用需根据猪场用药历史,种猪结构确定适当的药物,适当的用药程序比药物本身更重要。

1.4 MPS常与多种细菌、病毒及环境因素协同作用,引起猪呼吸道复合症(PRDC),多因子包括猪瘟(HC)、猪流感(SI)、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PRRS)、克雷伯氏杆菌、副嗜血杆菌(HPS)、猪圆环病毒(PCV)感染与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APP)、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Pmt)、萎缩性鼻炎(AR)、猪霍乱沙门氏菌等。PRDC临床表现为嗜眠、厌食、发烧、咳嗽。在18~20周龄育成猪发展到严重程度,临床表现明显,俗称“呼吸道病18周龄墙”,在我国常见的有MPS,APP,AR、SI、链球菌病、PR,Pmt等,近来,MPS与PRRS常混合感染,使致病性进一步提高,并破坏猪群的免疫功能,易导致猪瘟免疫的失败。PCV引起的PMWS和间质性坏死性肺炎(PNDS)是另一个重要的协同因子。规模化猪场PRDC,特别是其中的PRRS、PCV感染、链球菌感染为呼吸道病防制提出新课题。

2 抗猪气喘病药物

2.1 药物种类:

(1)盐酸土霉素(OxytetracylineHydrochlorid):按1000g/吨饲料添加,连用5~7d,效果显著,超过7d易产生抗药性。休药期为宰前7d。土霉素针剂可用于病猪治疗,如浓缩长效盐酸土霉素针剂(“得米先”)。

(2)泰乐菌素(Tylosin):饲料添加预防用量,1~3周龄仔猪:100mg/kg.bw,4~6周龄生长猪:40mg/kg.bw,育肥猪:20mg/kg.bw,一直到出栏止。与土霉素或金霉素联合应用可增加疗效。

(3)泰妙菌素(Tiamulin):以每天50mg/kg.bw拌料,连续2周,可使易感猪在73~86d不发病,复方“金泰妙”按每吨饲料加1.5kg“金泰妙”(含49.5g泰妙菌素,150g金霉素纯品)连续饲喂一个月对气喘病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以每吨饲料加4.5kg“金泰妙”连续饲喂10d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4)林可霉素:(Lincomycin):又称洁霉素,有特效。按50mg/kg.bw,5d一疗程,杂交猪2周治愈率可达88.67%,但对二花脸猪疗效较差,疗效与品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轻病群每吨饲料加入200g,连续喂3周。休药期为宰前1d。

(5)克林霉素(Clindamycinum):饲料添加建议剂量为林可霉素的半量。

(6)喹喏酮类药物:多用于针剂,口服时用量过大怀孕母猪易导致停食。四环素(tetracyclinum)、北里霉素(Kitasamycinum)、氟苯尼考(Florfenicol)等多种药物可用于MPS治疗,复方药物效果更好,如金西林(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青霉素)。中草药的使用正在推广,大蒜素、金银花、大青叶、蒲公英、麻黄等已用于配成散剂控制PRDC。

2.2 用药策略

种猪场为防范MPS发生,一般采取饲料或饮水中全群投药,药物投放的时间、种类、剂量、疗程应根据猪群状况确定不同的投药策略:

(1)预防用药:新引进猪在隔离期内,防止对新环境不适,全群发病经治疗病愈后为防止复发或临床上遇应激,在即将有大群发生趋势时使用,这比连续用药经济,并可收到最大投药效益。

(2)定时用药:哺乳母猪分娩前14~20d投药,仔猪出生后和哺乳期间分别用2~3针注射,仔猪断奶前后5d投药控制PRDC、猪痢疾、疥癣等。

(3)连续用药:用于有疫情的流水线生产的猪群,须注意成本、药物残留和抗药性的产生。

(4)脉冲用药: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预防用药,通过间隔短期给药,降低肺病变指数或使猪群康复产生免疫力,如保育期2~3d给药,5~10d停药间隔,重复进行,育肥初期5d给药,育肥后期和怀孕母猪5~7d给药,其他时间停药。本方式会大大提高猪群健康水平,改善饲料转化率提高日增重。

3 疫苗免疫与评价

猪气喘病的康复猪对强毒感染有抵抗力,这种免疫力与血清IgG抗体水平相关性不大,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上呼吸道和支气管分泌物IgA(SIgA)。MPS免疫机理决定了MPS产生免疫的能力相对较弱,以产生体液免疫为主的灭活疫苗免疫能力更弱。目前有两类MPS疫苗:一类为弱毒苗,有江苏省农科院研制的168无细胞培养弱毒株和中监所研制的乳兔继代弱毒株,另一类为灭活苗,由英格尔宝灵曼、辉瑞、仙灵葆雅、英特威、富道公司生产。

弱毒苗免疫保护率在78%~85%,168株采用“苏气”穴肺内免疫,即在肩胛骨后缘(中上部)25px处肋间隙,用9号短针头快速注射一头份0.5mL,操作与肌注一样简便。首免在5~7日龄,一般一次免疫即可,一个月产生免疫力,免疫期9个月以上。弱毒苗免疫后一周内避免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但可用阿莫西林、青链霉素、红霉素。

灭活苗仔猪7~12日龄首免1~2mL,14d后再二免2mL。

MPS的免疫要点:⑴总体上,弱毒苗、灭活苗免疫力有限,免疫时控制同圈感染致关重要;⑵多胎母猪或种公猪可以通过药物使其成为具有抗感染能力的康复猪,或用灭活苗提高其免疫力,以降低带菌率,但通过免疫重胎母猪,希望以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尚须商恰。

4 生物安全与饲养管理要点

建场初引入单一来源的无MPS的后备猪群,并采取严格措施,防止与其它猪群直接或间接接触;采取自繁、自养、自育和全进全出;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通风减少尘埃,人工清除干粪可降低猪舍氨浓度;断奶后10~15L内仔猪环境温度应为28~30℃,保育舍温度应在20℃以上,最少不低于16℃,保育舍、产房还要减少温差;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饲养密度降低利于有效地控制呼吸道病;尽量减少迁移,降低混群应激;避免饲料突然更换,饲料要求营养全面、新鲜;建立每天定期消毒及猪舍腾空消毒净化制度,冬天产房和保育舍以双氧水、过氧乙酸消毒有特别益处。

(1)怀孕母猪分娩前14~20d以支原净、利高霉素或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甲砜霉素等投药7d。

(2)仔猪1日龄口服0.5mL庆大霉素,5~7日龄免疫气喘病弱毒苗。如教槽料中抗生素含量较高,则可对吮乳仔猪应用5~7日龄首免、15~20日龄加强免疫弱毒苗的早期免疫程序或7日龄、21日龄2次免疫气喘病灭活苗。

(3)仔猪15日龄、25日龄(15~20日龄加强免疫弱毒苗的仔猪注射阿莫西林)注射恩诺沙星一次,有腹泻或PRDC严重场断奶前后定期用药,可选用支原净、利高霉素、泰乐菌素+土霉素、氟苯尼考复方。

(4)保育猪、育肥猪、怀孕母猪脉冲用药,可选用1000ppm土霉素,110ppm克林霉素。

(5)根据猪群背景要求免疫APP、AR、PR灭活苗(育肥猪可用PR弱毒苗)、链球菌弱毒苗/灭活苗,以控制PRDC。

总之,猪气喘病的综合防制技术关键是:⑴怀孕母猪尤以初产母猪隐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的药物控制;⑵仔猪尤以后备母猪普遍进行早期免疫;⑶及时检疫、立即隔离发病猪;根据猪群具体情况采取定时用药、预防用药策略;⑷加强猪场领导管理。无论是药物治疗或猪场更新血缘,猪场领导的决心和重视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能否建好无MPS健康猪场的关键;⑸推行人工授精可以减少种母猪直接与公猪接触传播的机会;⑹科学管理,有计划进行卫生消毒。采取全进全出和SEW、MEW技术,从系统观念上提高生物安全标准,是建立和保持无气喘病净化场的保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怀孕脉冲(怀孕脉冲丛囊肿)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