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谐健康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家庭和睦)家庭和谐健康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家庭和睦)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家庭和谐健康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家庭和睦)

家庭和谐健康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家庭和睦)

本文字数5013,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作者 [美] 维吉尼亚·萨提亚,家庭治疗创始人,国际著名心理治疗师。


家庭关系怎么处理,才能和谐又健康?本书是一本处理家庭关系的实用指南,更是一本家庭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用书。作者深入研究家庭中各种相处模式,指明我们极易陷入的相处误区,清楚地分析了人在家庭所经历的成长和蜕变,从而探讨出“人如何建立自我价值”“家庭成员如何实现良性沟通”,以及“如何改善家庭生活模式”等问题的答案。

01、你拥有怎样的家庭


作者说,整个一个家庭就好像一艘大船,在水面上航行,当我们感觉到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的时候会让我们的家庭置于危险之中。


1、健康家庭的特点


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有四个要素:


第一,叫自我价值感,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被称作自我价值感;第二,叫沟通,我们把人们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叫沟通;第三,就是家庭系统。“人们遵循着他们应该如何去感受和行动的规则,这些规则最终发展成为我们所称的家庭系统。”一个家和另一个家是不一样的,每个家会有不同的规则和潜规则;第四,家与社会的联系。“


人们与其他人及家庭外的组织发生关系的方式,我们称之为社会的联系,家庭是一个人发展出这些特点的一个环境,成人扮演着塑造者的角色。”在每一个家庭里,成人的责任是构建一个健康的几天环境。


很多家庭都有一些问题,比如乱发脾气,这是一种自我价值感低的表现。再比如,沟通间接、含糊、不真诚。还有,规则严格、非人性化而且不可谈判、永恒不变。这种家庭往往会以畏惧、谴责的方式与社会发生联系,就是当谈到外部世界的时候,看到外人的时候,这个家里的人是担心的、紧张的、防范的。这是典型的有问题的家庭。


而健康的家庭是什么样的?“自我价值感很高;沟通直接、清楚、明确、真诚;规则富有弹性;又很人性化、恰当而且可变;与社会的联系是开放的、充满希望的,是在选择的基础上建立的。”


那么我们怎么给一个家庭做评估呢?作者说,你问问自己,你对现在的家庭生活感到满意吗?你觉得家里人都似朋友般亲切,彼此爱护、相互信任吗?作为家庭里的一员,你认为这是一件令人愉悦、令人兴奋的事吗?这些就是我们做自我家庭评估的最基本的三个问题。


那么如果我们的家庭不是一个健康的家庭怎么办呢?首先要承认自己的家庭并不完美;第二,原谅自己也原谅家人;第三,下定决心,能够把我的家塑造成一个不同的家庭;第四,做出一些具体的行动。

2、如何提升自我价值感


什么叫自我价值。作者经常会问别人:你的罐子满吗?罐子就是自己的内心,这个“满”是你心中有没有自尊,你觉得自己的状态是不是充满能量的,是不是满意的,你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有价值感的人,你有没有被爱。“被爱的人都对改变持开放的态度。”


而低自尊水平的人遇到批评时,第一反应是“恐惧”: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你是不是排斥我?你是不是想要离开我?然后是“筑墙”,筑起一道高高的墙,把自己封在里边:我要自我保护,我没有错,都是别人的问题。


比如,一个小女孩从外头回来,采了一大把花,如果是一个能够给孩子高自尊水平的妈妈,她可能会说: “哇,这些花好漂亮,太美了,你在哪儿采到这些花?告诉妈妈。”这是一个正常的表达,但是如果是一个特别警惕的妈妈,她生活得并不放松,她的压力很大,她看到孩子拿了一大堆花进来,她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你在哪儿搞的?你不会采的公园的花吧?你采了邻居家的花吗?”她总往坏的方向想,会给这个孩子很大的压力。其实你的内心,你的心理状况,已经决定了你脱口而出的那句话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作者说,请你静下心来认真听一下家人的说话方式,是鼓励的,还是指责的、怀疑的、挑剔的?这两种话会直接影响到这一个人的自尊水平。


“当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欣赏时,我就极有可能以一种高贵、真诚、勇敢的姿态,充满活力和爱心地来应对生活。”这就是拥有自信时候的状态和表现。“不珍视自己的人,通常想要从他人那里得到肯定,如妻子、丈夫、儿子或者女儿,这就会导致他总是想操纵别人,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通常会使双方都受到伤害。”


一个人越是自尊水平低,他越希望能够掌控别人,所以他会给别人带来特别强的被操纵感,结果是事与愿违,别人会逐渐远离他。


02、如何改善家庭内部沟通方式


作者将交流看作一把巨大的伞,它覆盖和影响着人类社会发生的一切。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她)的沟通能力就成了决定其人际关系和生活状况的最重要因素。我们如何生存,如何发展与人的亲密关系,如何让自己活得有乐趣、有意义,如何与自己的内心沟通,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沟通技巧。


当然,我们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绝不仅仅是通过语言。还包括身体、价值观、经验、感官、语言、头脑、情感等等。


1、如何增强沟通


萨提亚的培训当中有很多的游戏,来帮助我们增强沟通,我们简单的介绍两个。


第一个:“头脑照相机”:你拉你的妻子一块儿玩,你们俩坐在那儿互相看着,一方可以说话,另外用大脑给他照一张相,认真地看着他的脸,盯着他,仔细地看他,留下这个印象。然后你可以告诉他,你在我的心目中像谁,你是长了一个什么样子,你是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态度,你把他的那个形象描述出来。如果你们不这样认真地看对方,不这样跟对方解释,双方都不知道自己在对方心目当中到底是什么样子。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看到的对方,都是我们心里投射的结果。我们经常会从对方身上看到别人的影子,可能是你期待的那个影子,可能是你内心当中长期有缺憾的那个影子。当你用这个“头脑照相机”的方式去认真看对方的时候,你可能读出更多对方传递给你的信息。


第二个:“澄清一件事”,注意不要搞成对峙、辩论。两个人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说:好,今天我要澄清一件事,之前咱们有一个误会,实际上我是这么想的,当时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

2、沟通陷阱


沟通陷阱有很多,我们说说其中两个。


首先,“暗示法”。比如,老公不知道为什么在那摔东西,一会摔一下书本,一会把笔“砰”弄一下,你跟他说话他不理你,你心里犯嘀咕怎么回事?他就是不说。这叫“暗示法”,他希望你自己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其次,“读心法”,就是猜对方想什么。比如你买东西为什么不告诉我,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要不然你为什么不跟我打招呼?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自己轻易地做出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都会使得家庭当中矛盾重重。


3、错误的交流方式


作者提出我们处理压力的时候,有四种错误的沟通方式。


第一,“讨好型”。讨好型是单膝跪地,然后一只手向上,看着对方,这个姿态叫“讨好型”。一个家庭当中如果有讨好型的人,这个人的内心的独白是什么呢?就是“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没有你,我已经死了,我没有任何价值”。所以当一个人长期是乞讨的姿态的时候,其实是一种逃避,他在逃避沟通所带来的压力。


第二,“指责型”,一只手叉腰,一只手非常凶地指着对方。指责型的人看起来很强悍,但是他的内心的独白是什么呢?叫“我觉得孤独而失败”。比如,干什么都习惯骂人,他觉得谁都靠不住。


第三,“超理智型”。超理智型人坐在那儿,身体很僵化,跷着二郎腿,把自己保护的很严实。超理智型的人最常说的话是“这事问我的律师”,他全部都是用这种超理智的方式来回应事实,无论别人出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发生什么样的状况,他都没有情绪上的反应,他都是以超理智的方式来对待。超理智的人的潜台词是“我感觉很脆弱”。他表现出来的是我很冷静、镇定,但是他实际上内心的独白是“我感觉到很脆弱”。


第四,“打岔型”。打岔型的人身体姿态是扭曲的。遇到什么事他都喜欢打岔。打岔型的人内心独白是“没有人关心”“这里没有我的位置,没有我的空间”“我在这儿完全不重要”。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几种不同的应对压力的方式呢?来自小时候的教育。


比如,如果你小时候经常听到父母要求你别影响别人,跟你说为了自己而向别人提出要求是自私的,当我们整天受到这种影响,整天就是“你要牺牲自己”“为了别人你不能整天提出更多的要求,你已经要得太多了”,那么这种父母影响孩子的方式,就强化了孩子的讨好型。


这四种做法都不对,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心口不一”。他想要表达孤独,他想要表达无助,表达不出来,他表达的是愤怒;想要表达和解,想要表达做贡献,可是他表达出来的是讨好。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作者说,“一致型的表达”。一致型的表达就是我的内在、我的外在,我所说的语言、我身体的姿态,给你传达的信息是一样的。


真正的有效的表达方式是一致的。比如,有一个人不小心撞了你一下,指责型会说:“天哪,我怎么会碰到你的胳膊,下次你把胳膊收好,这样我就不会碰到了。”而一致型的人会看着对方说:“我撞伤了你,非常抱歉。”


4、构建家庭系统


作者认为,家庭系统要想健康,就要有真正的私人空间。只有尊重个人的私人空间,家庭系统才越开放。家庭中通常存在两种系统——封闭的和开放的,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变化的反应。


封闭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呢?“他的基本信念认为,人们从本质上来说是邪恶的,必须持续受到控制才能表现得好;关系必须通过强制的力量或者对惩罚的恐惧而得到规范;有一种正确的方法,并且由最有权力的人拥有它;总有人知道什么是对你最好的。”


“在封闭的系统当中,自我价值次于权力和成就。”自我价值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权。“行动受老板的心血来潮支配”。“变化受到抵制”,要发生什么变化,如果不是老板自己来推动,那我都不接受,外部的世界的变化、客户的变化,这些都不重要,我只听老板的指令。


那么开放系统是什么样的呢?“自我价值是首要的,权力和成就是次要的。”开放的系统,家庭成员会开心,会相互尊重,会有成长。所以在一个家庭系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奉献,而是成长。

每个家庭都会面临10次危机,这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有很多危机你根本就没感觉,因为有可能很顺利就过去了。


第一个危机是受孕,怀孕和第一个孩子出生,你需要从处理两人关系上升为处理三人关系,这是很多家庭的第一个危机。


第二个是随着孩子开始使用智慧的语言而到来,很少的人意识到这需要采取多大的调整。原来这个孩子只会咿呀乱叫,只会哭,等他突然学会说话了,能够参与你们的讨论了,就会出现第二次挑战。


第三个来自孩子和家庭外部世界产生正式的联系,也就是上学的时候。这会把学校的世界带入家庭当中,并为父母和孩子带来一个陌生的元素,老师通常是父母的延伸,即使你欢迎,这种情况你仍需要做出调整。


第四个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


第五个是当孩子长大成人,并离家寻求独立的时候,这种情况往往会让人产生巨大的丧失感。


第六个是当年轻人结婚的时候,配偶将作为一个陌生人的元素被家庭所接受。


第七个是女性绝经期到来的时候。


第八个更年期,“涉及男性的性活动水平的下降,这不是一个生理的问题,他的危机似乎和他有种丧失能力的感觉相关”,那种丧失感是一种挑战。


第九个成为祖父母,充满了特权和陷阱。


最后就是当死亡降临到配偶中的一方,然后是另一方。


这就是一个家庭系统的生长的一个规律,我们将会面临这10次挑战。作者说:“我想强调的是,这些都是正常的自然压力,它们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可预测的,请不要将它们误解为是异常的。”我们需要坦然地面对和接受。最核心的方法就是保持每个人的高自尊水平,以及充分地沟通。


当然你还需要构建一个家庭蓝图。而阻止我们实现蓝图的首先是无知,就是大家根本不知道这些知识,也不知道什么叫家庭系统,什么叫自尊体系以及沟通的重要性。然后是无效的沟通,还有不确定的价值观。


比如,上大学之前叮嘱说不要谈恋爱,好好地读书,然后大学刚一毕业,赶紧催谈恋爱,抱怨说这么晚都不谈恋爱。这个家长的要求都是变化不定的,因为他没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


那么真正好的蓝图是什么?好的蓝图的核心是发展。比如,我们的蓝图是希望家庭的个体的自尊水平都高;希望人和人的关系和谐,我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反应是有爱的;然后希望我们对外界资源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调整好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以及我们对死亡的看法。蓝图应该是来自心灵的成长,来自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改善。


我们始终应该保持对人的尊重,对个体的独特性的敬畏和尊重,而不是因为他(她)身上贴了一个母亲的标签,孩子的标签,或者祖父祖母的标签,我们就应该让对方做这样的事,这么做只会让整个家庭系统混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家庭和谐健康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家庭和睦)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