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案(猪蓝耳病最佳治疗方案)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案(猪蓝耳病最佳治疗方案)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案(猪蓝耳病最佳治疗方案)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案(猪蓝耳病最佳治疗方案)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猪“蓝耳病”。PRRS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在美国和欧洲发现后,迅速在世界各地流行与传播。1996年后在我国流行起来,曾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该病发病过程中会出现皮肤发红,耳部红紫的现象,所以俗称“蓝耳病”。病猪一般表现为高热(40~42.5℃)、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耳尖发绀等症状。妊娠母猪出现这些症状并确诊后,会出现流产或早产,产下木乃伊胎、死胎以及病弱仔猪。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蓝耳病的防治已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国于2017年正式取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强制免疫措施。

1 蓝耳病发病原因

虽然猪蓝耳病防治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猪蓝耳病传染性极强,一些地区仍时有一些病例发生。PRRSV(蓝耳病病毒)特性、猪场圈舍环境、所使用的疫苗质量和免疫程序等都与蓝耳病的发生有关。

1.1 病毒特性

猪蓝耳病的病原体为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该病毒是一种动脉炎病毒,单链,易出现基因突变,从而导致不断出现新的病毒变种,给免疫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该病传染性非常强,可通过空气、接触、精液、胎盘、血液及运输等多种途径传播。

1.2 圈舍环境与管理

猪场圈舍内卫生质量较差或者管理不到位很容易使圈舍孳生大量细菌,给疫病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此外,若养殖场曾暴发过蓝耳病,那么在再次养殖前一定要做彻底的消毒和防疫处理。

1.3 疫苗质量

疫苗质量是影响蓝耳病防疫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疫苗运输、保存中是否严格按要求管理,是否因运输或储存人员的不当操作而影响了疫苗质量或缩短疫苗有效期。再次,对疫苗的使用情况和接种情况记录有错记、漏记等问题,均会影响疫苗使用效果,导致发病。

1.4 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出现问题也会导致蓝耳病暴发,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时,要严格按接种要求和免疫程序进行操作。如:种公母猪要在配种前接种1次;商品猪每半年注射1次;仔猪一般在25日龄左右时进行疫苗注射。另外,在注射疫苗后要进行必要的检测。需注意,猪蓝耳病疫苗不能安排在猪瘟和猪口蹄疫疫苗之后注射。

2 蓝耳病临床症状

患病猪体温会在短时间内升高至42℃左右,食欲下降,大部分时间昏睡,体型消瘦,耳尖发绀;少数母猪(1%~5%)乳头、外阴、尾部发绀;呼吸系统会出现急促呼吸、咳嗽的现象,体质较弱的猪只会在短期内死亡。公猪患蓝耳病的概率较小,当公猪患蓝耳病之后,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体重降低,精液品质下降等症状。

3 常见检查诊断方法

3.1 临床症状观察

病猪在发病期间会出现体温升高, 同时还存在着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皮肤泛红、耳尖发绀等现象。患病后3d左右猪体的腹部、四肢以及尾部都会逐渐变为紫红色,而且部分病猪背部毛孔出现铁锈色出血点。

3.2 病理剖检

病猪的某些部位如腹股沟、肠部系膜等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出血点较多,肺门淋巴结出现类似大理石的花纹;泌尿系统中的膀胱由于积攒了大量的尿液,比较充盈,黏膜有出血的现象;肾脏表面有出血点,质地较脆,其表面也比正常肾脏较容易剥离;胃部较小,出血点易出现在胃底部;胸腔内出现较多渗液,肺部有炎症;心脏和心内膜出血点较多;胸部淋巴结和胸腺也有肿大和增生的情况。

3.3 实验室检测

3.3.1 细菌检查

无菌采集病猪少量的肝脏、脾脏、淋巴结和肺脏样品,将其制成触片并用革兰氏染色方法进行处理,镜检结果是未发现致病菌的存在。然后,将样品在琼脂培养基培养24h后镜检,未发现有细菌生长。

3.3.2 血清学检查

通过无菌方法收集患病猪只心脏血液5mL左右,分离后得到血清进行蓝耳病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盒检查,如果显示阳性,则确诊患病。

3.3.3 病毒检测

收集疑似患病猪的病料并低温保存,将病料送到相关检测机构,进行PCR实验,以检测是否有蓝耳病病毒。

4 预防及治疗措施

4.1 饲养管理

4.1.1 加强管理

养殖场封闭式管理,并严格执行卫生消毒程序。通常采用喷洒消毒,可以使用稀释到0.78%的戊二醛溶液喷洒消毒,每周喷洒2~3次。严格执行出入养殖场的疫病消毒管理制度,外来车辆和人员严禁进入猪场,本场内车辆严禁离场外出,所有货物进场必须由本场车辆负责转运,而且要对货物进行严格的消毒。本场员工外出后回场要隔离72h,衣服及物品不得带入猪场,洗澡消毒后方可入场,以此来切断养殖场的疾病传播途径。

4.1.2 注重饲料质量

优质的饲料是猪群营养的保证。有条件的猪场可以自行调配饲料,无条件的猪场也要选择品牌或声誉好的厂家作为供货商,以确保饲料质量。加强微量元素的添加,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猪免疫力和降低患蓝耳病的几率。

4.1.3 坚持自繁自养

有条件的猪场最好自繁自育,规模化饲养。如果种群出现退化,必须引种。首先需要对引进种猪的猪场是否暴发过疫情进行调查,防止引进携带病毒的猪。其次需要做好对引进种猪的观察、隔离和检测工作,对引进猪做血清学检测并隔离21~35d,只有血清学检测为阴性,隔离期间无特殊情况的健康猪,方可混群饲养。

4.2 适时免疫

仔猪断奶后一般可进行蓝耳病疫苗注射,如果该地区出现过蓝耳病疫情,则可以在初次注射疫苗后的4周后再注射一次进行巩固。母猪一般在配种前4周注射疫苗,配种后4周左右再注射疫苗进行强化处理。公猪一般在配种前3周进行疫苗注射。疫苗的注射剂量可以根据疫苗的种类进行调整。

如果猪场出现疫情,可以对未出现症状的猪只进行紧急接种。根据猪只体重和身体状况,剂量可以适度提高。

4.3 药物治疗

目前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在治疗蓝耳病方面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通常采用黄芪多糖与抗菌消炎药物配合使用,一般采取肌肉注射方式进行。常见的治疗还有使用双免增效剂,据临床研究表明,该剂对蓝耳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如果使用中草药治疗,可以选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如蒲公英、连翘、大青叶等煎汁放凉后给病猪服用。

5 实例

5.1 病例来源

2020年7-9月,笔者接触安徽宿州某猪场病例。据工作人员介绍,猪场在饲养过程中已免疫过猪瘟、蓝耳病等疫苗。7月15日发现2头待配经产母猪(15月龄左右,约270kg)出现疑似蓝耳病症状,工作人员随即对患病猪进行隔离和治疗,并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安排专门人员对相邻猪舍猪群进行紧急免疫和密切观察。

5.2 临床检查

经过临床检查发现病猪的体温升至42℃,精神萎靡,嗜睡,食欲不振,食槽有饲料剩余,皮肤发红,耳尖发绀,呼吸急促,打喷嚏,尿黄而少,便秘。

5.3 血清检测

无菌条件下采集病猪心脏血液10mL,分离的血清用蓝耳病快速检验卡(杭州恒奥公司)进行检测,结果为阳性,确诊为感染猪蓝耳病。

5.4 诊断结果

据临床检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确定为猪蓝耳病。

5.5 治疗过程

发现病猪当天:隔离猪舍并封锁养殖场,禁止场内动物产品向外出售并禁止内外人员出入以扩散疫情,将病猪所在猪舍隔离,病猪舍全面消毒,并将患病猪带至专门的隔离猪舍给予治疗,严密观察猪场中其他猪的情况,并对这些猪紧急免疫及加强营养,全场每天进行喷雾消毒。

发病第1-3天:肌肉注射(不同部位)黄芪多糖(蓝耳康)53mL、猪白细胞干扰素5mL、维生素B12(400μg/次)、地塞米松(8mg/次);拌料饲喂阿莫西林(450mg/kg)、泰妙菌素(200mg/kg)。经3d的治疗,母猪病情已经趋于稳定。

第4-7天:取消了黄芪多糖和猪白细胞干扰素的注射,继续肌肉注射维生素B12(400μg/次)、地塞米松(8mg/次)以及拌料饲喂阿莫西林(450mg/kg)、泰妙菌素(200mg/kg)。经7d的治疗,母猪病情已经基本痊愈。

第8-15天:主要以防止细菌感染和增强免疫能力为主,阿莫西林、泰妙菌素和地塞米松的药物剂量分别适当减少至400mg/kg、150mg/kg和6mg/次,维生素B12仍为(400μg/次)。

6 体会与总结

本次病例中病猪年龄正值生理盛期,身体素质较好,经过注射与饲料拌喂相结合后,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病情得到控制。相邻猪舍母猪经过紧急免疫与加强营养的手段也未发现蓝耳病的传播,疫病得到了控制。可见,肌肉注射黄芪多糖和猪白细胞干扰素以及与阿莫西林、泰妙菌素的拌料饲喂相结合对于患病较轻的成年母猪有一定治疗效果,也验证了紧急免疫和加强营养有助于增强猪只对蓝耳病的抵抗力这一做法的可行性。但是,由于病例有限,此治疗方法对于育肥猪、仔猪的治疗效果还有待于研究。

猪蓝耳病作为国家一类疫病,传染性非常强,传染途径多样。猪场内发现疫情后,如果控制不力,整个猪场都会遭殃,甚至会殃及周围养殖场。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首先应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如科学管理和定期防疫、消毒打扫等。一旦猪场发生蓝耳病疫情,应严禁人员外出,同时立即上报当地畜牧管理部门,并隔离病猪,以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失。若出现死猪,应对死猪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总之,对于猪蓝耳病要执行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策略,谨防疫情发生。

来源:今日养猪 作者:高 峰等;版权归属原作者,在此向转载平台与作者致谢,文章主要供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兽医资讯syzx-news”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案(猪蓝耳病最佳治疗方案)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