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乱画(宝宝乱涂乱画)婴儿乱画(宝宝乱涂乱画)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乱画(宝宝乱涂乱画)

婴儿乱画(宝宝乱涂乱画)

家有萌宝一枚,等他刚会握笔,家里的一切就都成了“画板”遭了殃。沙发、墙皮、书桌椅,总免不了要让小宝宝涂抹一番。

每当看到这种情形,宝妈都会皱着眉头在思索,“我的孩子,未来是个艺术家呢还是个捣蛋鬼?是该任由其乱画还是阻止呢?”

宝宝喜欢乱涂乱画,宝妈生气,宝爸却看出“艺术天赋”

同事家的孩子蒙蒙,如今2岁半,她最近总喜欢在家里“搞创作”,别管是眉笔、圆珠笔还是碳素笔,只要拿在手里就开始涂鸦,让宝妈不胜其烦。

可是爸爸对此却有不同观点,只见女儿用胖乎乎的小手,先是在不同的物品上肆意挥洒,慢慢地开始有了线条的雏形,最后还画了一个圆圈,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我女儿这是满满的艺术气息”,宝爸连忙为女儿申辩。

其实,2岁左右的孩子就会有类似举动,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拿着笔“随意涂鸦”,“画布”有沙子、水泥或者墙面等等,并不拘泥于白纸。

“宝宝涂鸦”有四个发展阶段,绘画对于孩子“意义深远”

美国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尔德,将幼儿的“涂鸦”分为四个阶段,从无序涂鸦(1.5~2岁)——线形涂鸦(2~2.5岁)——圆形涂鸦(2.5~3岁)——涂鸦命名期(3~3.5岁)。

在此过程中,儿童的动作协调性和控制感逐渐增强,动作更为复杂,并从简单的肌肉运动转向形象思维,是绘画能力和想象力的一大突破!

从涂鸦到绘画的转变,既是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化动作在生理上的大跃步,也有许多其他好处。

绘画可以提升儿童的创造能力,大胆的想象,是艺术创造、科学发明的重要因素。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能改变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

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时,通过观察不同的事物,通过调色、布局、整体加工等,将现实与想象力相结合,这就是创造力,还能因此锻炼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

绘画可以帮助孩子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情感,建立健全的人格。

对于幼儿期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尚未成熟,绘画就成了宣泄情绪,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我们可以从孩子的画作中,不同色彩和线条中来理解娃的情绪、感受,再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的心灵健康发展。

所以,并不是说或只有想成为美术家、艺术家的娃才需要美术启蒙,所有的宝宝都需要“美育”,感知世界之美,创造美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家长要如何去培养孩子的“美术天赋”?

一: 孩子画得不像?别有压力

一些家长会进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孩子所画之物“一点也不像”,根本没有画画天赋,要么对孩子冷嘲热讽,要么自暴自弃,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对于不同阶段的孩子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像或不像来作为判断标准,而是对孩子进行美育方面的熏陶,不强求精准造型的自由发挥,恰恰是激发孩子创造欲和想象力的一种途径。

二:带领孩子多多参观美术展、画展、艺术展等,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提高欣赏水平。

引领孩子融入大自然,多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验,在大自然中感受四季的变化,山川的壮美。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此言不虚。

三:为孩子“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护孩子的创作欲。看到宝宝涂鸦,家长不妨给孩子准备一个画板,鼓励孩子多多尝试。

对孩子的画作多一些正面的评价,平时和孩子多做沟通,了解孩子的绘画意图,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四:对孩子进行有趣的兴趣启蒙教育,发掘孩子美术天赋。

瓜瓜龙启蒙,专注于儿童兴趣启蒙教育,提供互动式、沉浸式的体验,充分发掘孩子的美术天赋。

比如学画一只九星瓢虫,从有趣的动画入手,将儿童的吸引力聚焦在“均匀分布”点上,引导孩子观察周围具有同样特点的事物,最后再讲如何去画“点”水到渠成。

讲解兼顾了跨学科知识和绘画技法的培养,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寓教于乐,适合3~8岁的孩子。

瓜瓜龙美术启蒙以12大美术知识模块和四维教学目标作为框架,夯实孩子美术教育基础,提高儿童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受到宝妈和小朋友的青睐。#有趣世界童真无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乱画(宝宝乱涂乱画)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