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了恐龙而引起什么样(恐龙因为什么被曹操杀了)曹操杀了恐龙而引起什么样(恐龙因为什么被曹操杀了)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曹操杀了恐龙而引起什么样(恐龙因为什么被曹操杀了)

曹操杀了恐龙而引起什么样(恐龙因为什么被曹操杀了)

曹操重视人才,甚至到了只看才华不看人品的地步。

孔融才华横溢,幼年那一出让梨更是让他流芳百世。曹操,东汉末年人尽皆知的大枭雄,擅长军事、文学、书法和政治。位极人臣的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而先后多次颁布他亲自写的《求贤令》。他在《短歌行》里的那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达求贤之切的名句。

曹操求贤,是面向普天之下各类人才的招纳,而非只针对某个社会阶层。这样的举动,一改汉代察举制重名节的惯例,更进一步地做到了\"唯才是举\",且是真正只看重\"才干\"而不看出身门第和品性。

然而无论标准如何,曹操求贤,最基本的一条标准还是曹操和这人才合得来,这人才愿意为他效力。而显然,孔融是不符合这一条基本标准的。

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的父亲孔宙原为太山都尉,在孔融十岁那年被调回京,孔融也就跟着去了京城。孔融因为让梨一事,其高尚的品德为人熟知。不过他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才华和他的聪慧,相比之下却没那么有名。

孔融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机敏。当时河南尹李膺颇有名望,但以简重自居,只接待当世名人及与其交好家族的后人。然而年幼的孔融对他非常好奇,想要一看究竟,就前去拜访李膺。

孔融让门童通报,说和李家交好的家族之后前来拜访。李膺好奇这个小孩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便让孔融进门,问他:\"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结果孔融回答:\"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

孔子和老子有关系,孔融便说自己和李膺有关系,这听起来充满童趣的逻辑,恰巧展现了孔融过人的机敏。因而李膺大赞:\"高明必为伟器。\"

然而像孔融这样早慧的人,在性格上常常都有着自己的坚持,换句话说,孔融很难因为政局而违背自己的内心。所以当他和曹操有所牵连的时候,就非常直白地表现出了自己对曹操的不满。

当时袁绍和曹操正得势,而孔融正在为黄巾军头疼。他手下有人建议从袁、曹二人中选择一人投靠,然而\"融知绍、操终图汉室,不欲与同\",甚至怒杀手下。

其实,孔融并不是针对曹操,而是看不顺眼所有意图推翻汉室而自立的人。不仅袁绍和曹操被孔融拒绝过,刘表、曹丕也曾遭到孔融批评。孔融是个更加传统的汉室守护者,坚定地维护着汉王朝,因而与日益掌握朝堂的曹操冲突更多。

曹操曾想在民间闹饥荒,但是军队又在快速扩张的时候颁布禁止酿酒的禁令。然而孔融多次上书和他争辩,且言辞偏激,非常不敬。孔融还曾多次公开反对曹操\"雄诈渐著\",违背曹操下达的命令。他还曾搬出古时的\"王畿之制\",以阻挠朝廷对曹操封赏。

面对孔融的咄咄逼人,曹操也想将他撵出中央。但孔融在民间声望很高,曹操得不到这位贤才的支持,但是又不能轻易动他,也是十分头疼。不过曹操不能动手,他手下倒是有人站了出来。

山阳人郗虑因为一点点小罪就上奏弹劾孔融,然而大家对这背后曹操和孔融的冲突心知肚明。念及此,曹操也就大度地又放了孔融一马,还专程写信给孔融,表示对他的欣赏和激励。孔融也作了回信,表示希望两人的关系能够缓和。

然而对于曹操而言,孔融这么个极有才华和名望的人,若是不能为己所用,那将来必成大患。虽然孔融已表示愿意和曹操和平相处,也渐渐淡出政坛,但孔融\"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的状况还是不断加深了曹操对他的忌惮。

曹操虽然爱惜人才,但是更中意天下。面对孔融,未雨绸缪显然比放任更有利于曹家夺天下。所以曹操终究还是指使手下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让他上奏污蔑孔融。而在这封奏疏中,宾客常来拜访孔融一事,就被说成了孔融意图谋反。

曹操喜欢有才之人。孔融是有才之人。所以曹操喜欢孔融?这逻辑看起来没有大问题,可政坛哪有这么简单。从站队来看,曹操和孔融算是政敌。虽然英雄惜英雄,但还是利益更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曹操杀了恐龙而引起什么样(恐龙因为什么被曹操杀了)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