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引起真性球麻痹如何治疗(脑梗真性球麻痹能否治愈)脑梗引起真性球麻痹如何治疗(脑梗真性球麻痹能否治愈)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脑梗引起真性球麻痹如何治疗(脑梗真性球麻痹能否治愈)

脑梗引起真性球麻痹如何治疗(脑梗真性球麻痹能否治愈)

神经内科的医生,习惯把脑供血的动脉分成前循环和后循环。


何为前循环?何为后循环?这些分区又有何意义?


事实上,全脑的血液供应来自二个动脉系统,包括颈内动脉系统以及椎基底动脉系统。


前循环,即颈内动脉系统血供区域,包括大脑半球中的额叶、颞叶、顶叶以及基底节等区,双侧颈动脉相加共占全脑约3/5血流量,其中包括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眼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等。


后循环,即椎基动脉系统供血区域,包括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及部分间脑,因在脑后部,故又称后循环。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相加的血流量,可占全脑灌注约2/5的血流,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大脑后动脉等等。



大脑各个血管分区供应颅内脑组织,组建了一个健康的大脑供血血管系统。


而脑梗死,就是分管各区的某根血管出现了闭塞,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和吞咽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类后循环梗死性疾病。


脑后循环缺血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肢体和头面部的麻木无力、复视、皮质盲、短暂性意识不清还有球麻痹等等。


前面所说的叫“球麻痹”的症状,就是今天要讲的和吞咽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类症状群。


延髓麻痹,因延髓又称为“延髓球”,所以把延髓麻痹叫球麻痹,又称为真性球麻痹。


当延髓内的运动神经核团出现了问题,即出现进食、进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头晕等症状。



接下来就这一份延髓梗死的病历,来给大家科普下后循环梗死之后,球麻痹-吞咽困难是怎样一种疾病!


老朱,63岁,刚刚退休3年的他,喜欢出去旅旅游,有爱人和朋友们的陪伴,退休生活安排的满满的,非常的幸福。


在新冠疫情前,他们喜欢出国游,每每到达一个国家,总会拍下很多照片留念。新冠疫情后,出国变的很困难,但中国完美的疫情控制,也让老朱这种喜欢旅游的人,没有留在家里,国内旅游同样精彩。


他们去过冰天雪地的东北,去过四季如春的海南,去过绵延千年的敦煌,也去过文化古都北京......


爱旅游同样有健康弊端——不规律的饮食,不同的睡眠场所,不熟悉的医疗环境,也让有糖尿病的老朱的血糖控制的并不是很理想,服药不规律,不监测血糖等情况时常发生。但不仅仅如此,真正状况出现在2021年3月在西安旅游的一天。


2021年3月28日中午,刚刚吃完中饭,老朱突然感觉一阵眩晕上头,口水咽也咽不下去,流涎,咳嗽、说话声音也出现了改变,变的嘶哑,言语费力。老朱比比划划,慢慢的把自己的情况和老伴说了下,老伴赶紧叫来导游和同行的朋友,将老朱送到了附近医院。


医院里,老朱经过核磁共振的检查后,得到了确诊,右侧延髓梗死。



老朱的延髓出现了梗死病灶,梗死灶造成球麻痹,直接表现出来的症状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头晕等。


按老朱自己的话说,“我吞咽障碍了,吃饭成了大问题”。


确实如此,老朱的吞咽有障碍,不能自己吃饭,每日的营养也必须要补充,该怎么办呢?


通常在临床上,为了解决吞咽问题,医生会建议给病人留置鼻饲管。



接下来和大家科普下,脑梗死后球麻痹病人的饮食、喂食指导。


01

球麻痹后尚保留部分吞咽功能的病人可以尝试由口进食,应该尽力给病人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尽量避免被其他人打扰,让病人认真进食。在坐姿下,从小量食物逐渐开始,以厚糊状食物为主,让病人先吸气,屏气,给食物咽下后再呼吸。


给下一口食物后,观看口腔内食物是否滞留,尽量避免食用干粉状,或水状食物。


床边备用吸痰器,以备误吸后急用。

02

鼻饲饮食病人不能由口进食,应注意患者心态及对鼻饲管的态度,医护人员应该细心、耐心对其宣教鼻饲管的重要性。


针对营养、饮食性价比、疾病恢复等,综合各个方面对病人进行宣教和鼓励。


平卧位病人每次喂食量应该不超过150ml,否则会增加肺部感染机会,重者会引起因吞咽功能障碍而导致食物反流误吸后死亡。

03

流质食物的加工,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胃肠道情况,活动量等计算热卡,一般蛋白质占总食物量的15%-30%,脂肪为25%-30%,碳水为55%-60%。


将食物在搅拌机内加工成厚糊状,不能太过于稀薄,以防喂食后反流,导致病人窒息,肺部感染等情况发生。


写在最后



老朱在药物、鼻饲管、护工、家属无微不至照顾下,逐渐恢复了吞咽功能,住院3周后拔出鼻饲管,虽然时有呛咳发生,但也基本掌握部分吞咽障碍的饮食方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的吞咽功能会完全恢复,健康的他一定会继续去各地旅游,各个景点拍照留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脑梗引起真性球麻痹如何治疗(脑梗真性球麻痹能否治愈)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