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寄生虫引起的败血症(猫寄生虫严重)猫寄生虫引起的败血症(猫寄生虫严重)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猫寄生虫引起的败血症(猫寄生虫严重)

猫寄生虫引起的败血症(猫寄生虫严重)

​导读: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多数致病原在室外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可以通过衣服或鞋子进入家中,即使是圈养在室内的猫也有患病可能。从猫的个体情况来看,一些因素可以增加感染风险,比如幼龄、应激、生病或衰老等,环境本身也是一个因素,群居的猫患传染病的风险更大。

猫流感

“猫流感”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原因起的上呼吸道和眼睛感染(结膜炎)。猫疱疹病毒Ⅰ型(FHV)以及猫杯状病毒(FCV)是最常见的致病原。此外,可引起猫流感的细菌病原有支气管败血性博德特氏菌、猫衣原体以及支原体。

猫流感十分常见,病原可以在猫之间直接传播,也通过摸猫后不洗手的人传播。还可以通过被喷嚏或泪液污染的碗、笼子、刷子等物体传播。

临床表现包括流泪、鼻涕、过度流涎、喷嚏、口腔溃疡、牙龈肿胀、嗓子红肿以及淋巴结肿大。部分猫还会出现跛行的症状,如果病情加重,还可出现咳嗽或胸腔感染。尤其是对幼猫而言,“猫流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嗅觉在猫的饮食中起着重要作用,鼻塞可能会使它们拒绝进食,口腔存在疼痛病灶也会导致厌食。

猫杯状病毒以多种毒株的形式存在,可能会多次复发:类似于人的反复感冒。猫一旦感染FHV,便会终生携带它。

这种病毒隐匿于神经,随着猫受到应激而再次发作。所有疱疹病毒都具有这种特征,人类口腔疱疹病毒也不例外。但是,这类病毒都具有物种特异性,即猫疱疹不会引起主人的感冒。

tips:针对猫流感病毒的免疫接种有助于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使猫从病毒感染中更快恢复。


猫细小病毒

猫细小病毒又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以及潜在的致命性。在宠物猫中广泛的免疫接种可以很好地控制这种病毒的传播,但在收容所猫群及野生猫群中,该病毒可爆发传染病,造成高死亡率

临床症状包括猝死、发热、沉郁、呕吐、腹泻(常见便血)、疼痛以及脱水。

在发病前几天,随着病毒破坏了具抗感染功能的血细胞,猫的免疫力受到抑制,引起继发感染,例如败血症。在妊娠期感染病毒的母猫,可能会中途流产、产下死胎或生下脑部发育畸形(小脑发育不全)的小猫。

tips:给所有猫接种FPV疫苗。



猫白血病毒

猫白血病毒(FeL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与HIV病毒属于同一大类,但不传染给人,健康猫的传染率不足1%。

猫白血病病毒在猫相互梳理毛发、共用猫碗、亲近嬉戏时通过唾液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其他体液,即血液和乳汁进行传播。该病毒可以引发渐进性感染,病毒在各个靶器官部位呈现多种疾病症状,包括贫血、免疫抑制疾病、癌症、白血病、多器官炎症、繁殖疾病,还会引起小猫逐渐虚弱并最终死亡。

猫白血病病毒可以潜伏于体细胞之内,从而将自身DNA(基因密码)嵌入猫的DNA中去。这种病毒可以复苏,并在距离初次感染很久后再次致病。猫可能在发病期间很快死亡,但通常的疾病病程会持续3年。

作为一种绝症,尚无痊愈性的治疗方案。所幸疫苗接种有助于预防反复性感染及致死性病症。


猫免疫缺陷病毒

猫免疫缺陷病毒(FIV)相当于猫中的HIV病毒,但不传染给人。约有1-5%的猫感染有FIV。一旦感染,就会终生感染。FIV可在打架和撕咬中传播,因此这种感染在自由去到室外划分领地的、未绝育的年轻猫中更为常见。

与HIV一样,FIV可以通过输入未经筛查的血液进行传播。这种疾病发展缓慢,随着病毒破坏白细胞,猫会失去抗病能力。猫的免疫功能受损,会出现继发性感染,常规疾病的恢复时间延长。

患病猫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发热、感染、神经性疾病或癌症。感染FIV患猫不是实施安乐死的理由,但是应当采取明智的健康预防措施,不应任由猫闲逛,会导致其他猫被感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猫寄生虫引起的败血症(猫寄生虫严重)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