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扬扬导读】六一儿童节又到了。每一个人都在怀念和憧憬曾经的童年。2500年前,老子在他那部著名的哲学经典《道德经》里,有一段说给大人的话,赞美孩童的哲学诗篇。我们一起来分享作家的解读,说说你的童年憧憬和愿望。

本文作者为四川正道文化特约作家。

老子说给大人的话: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曹蓉 /文

让我们闭上眼睛推想一下:假如你回到童年……你是一个婴儿,坐在摇篮里,脸上绽放纯真的笑容,一双如星子的眼睛,充满对这世界的惊奇;或者,你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手举着风筝,在河边的草地上奔跑,与小伙伴嬉戏。你天真无邪,快乐无忧。时而笑,时而哭,像惹哭了一天的云,一转眼,一抬头,挂着泪珠的小脸已是晴天。当你到了花季少年,那只小鹿莽撞地偷去你的心,青春开始悄悄地萌动。而你,不会担心容颜老去,不会害怕白发苍苍,不会恐惧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老态龙钟,行动不便。不会想到衰老、危险、死亡等越来越近了。你有无穷的活力,健康、强壮、生机,像春笋不断地拔节生长……

这是一个有趣的假设,而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种对儿时的憧憬和重温,岁月无法让我们回到童年。红尘不可流转,我们回不去了。

但是,老子告诉我们,虽然无法回到童年,我们的心灵却可以回到童年的状态,回到生命最初的样子。你可以活得像个孩子,完全可以。

我们怎么可以活得像孩子呢?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不管这个世界如何云波诡谲,人心如何复杂,如何贪欲扩张,但只要你与恒久的德性同在,保持浑朴、真纯、柔和的内在品质,就会回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单纯,还包含没有心机,没有城府,没有计较,没有自私的品性。老子在《道德经》的篇章中多次提及:“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含德之厚,比如赤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老子是一个童颜鹤发、长须如雪、仙风道骨的形象,骑着一只青牛飘然而来,飘然而去。因为老子心里住着一个小孩,他的人生便活得潇洒,活得超脱,也当然长寿,当然快活似神仙。圣人皆是孩子。

老子所说的婴儿是混元初生的赤子,是天真未凿的幼儿,是素朴简单的孩童。婴儿单纯、自然、天真、率性、守柔,近于道法自然的道,也是德的映现。复归于婴儿,便是复归于道,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让生命向内走,向“德”升华,向“道”靠近。老子认为,回到婴儿单纯自然的状态,是最高的人格理想,是崇高境界的生命状态,是内心的深厚修养。婴儿柔弱无为,却至为强大,如水一般,看似柔弱,却有着最强大的力量。婴儿天性至善至真,自在快乐,是我们生命的终极意义与心灵的回归。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长大,都会老去,会逐渐离开婴儿的状态,进入成人世界。我们的心灵也在发生变化,欲望、名利、算计、险恶、复杂……开始侵袭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变得焦虑、浮躁、不安。智慧的老子看到了与婴儿相对立的生命状态,于是谆谆告诫我们,要常德不离,要保持单纯、专一的赤子之心,要活得像个孩子,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丰盈,心灵充实,使我们的人生变得快乐,这是深刻的生命哲学和人生智慧。

孩童单纯自然、简单快乐的天性,是造物主赐予我们生命弥足珍贵的礼物。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不朽的征兆》写下这样的诗句:“成人应以孩童为师,希望我的岁月里,贯穿着对天性的虔诚。”

这位“湖畔诗人”所向往的复归童年,正是对人类天性永存的坚守和无限憧憬。

今天成年后的我们,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保持婴儿般本初的样子,在浮躁的尘世中,更是值得一生的修炼。单纯,不是不要成熟,深沉的天真,恰恰是成熟、睿智的人性完善的表现。

为什么相爱的两个人看上去很美好?便是因为他们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他们将没有随岁月流逝的天性,不加任何掩饰发挥到极致。在爱人面前,是一尘不染的快乐,只是去爱,去爱。

我说不出来为什么爱你,但我知道,你把我宠成孩子。在爱情中的女人,有一个男人把你宠成孩子,你在闹,他在笑。你在哭,他在哄。恭喜你,你是幸福的女人。

而在爱情中的男人,把女人宠成孩子,这样的男人,一定是哲学家和诗人,也一定是不失天性的大孩子。而那个心里住着孩子的女人,必然是你的天使。

在成人世界里,如果你不忘记编织童话,如果你还有梦,那就像孩子一样,保持生命最初的样子。去爱,去爱这个世界,爱你所遇见的人,爱给你一切爱宠的岁月和大化。让自己活得像个孩子,完全可以。

作者简介:

曹蓉,成都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流浪的云》《月亮的鞭子》《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长篇传记《我是中国人——雪源大师传奇》《大道恩威——薛永新传奇》《薛永新传》《高道李真果》,以及长篇畅销小说《栀子花开》等多部文学作品,被读者盛赞为“诗化的语言,唯美的文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