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婴儿的故事(捞鱼的故事 儿童)捞婴儿的故事(捞鱼的故事 儿童)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捞婴儿的故事(捞鱼的故事 儿童)

捞婴儿的故事(捞鱼的故事 儿童) 兰花花 | 捞个月娃

原创 长发依旧 兰花花 2022-04-19 21:37

记忆中的故乡 张军朝钢笔画


捞个月娃

文| 杜宇


“还清楚地记得你出生的那个晚上,爸摸黑把我背到外婆家。我说,这么黑了为啥还去婆家?爸说,叫婆到咱们家,和妈一起给咱家捞个月娃……”

这是九年前我在北京过生日的那天,大哥发给我的一段话。大哥微信里说的那个“月娃”,就是当时尚未出生的我。

我有两个哥哥。二哥大我一岁多,儿时一起玩耍,打打闹闹,关于二哥的记忆自然最多,于是二哥常常出现在我的回忆中,也常常出现在我的文字中。我和大哥差了七八岁,等我稍稍懂事时大哥已经上学,等我再大一点时大哥又去当兵,因而对于大哥的记忆少了很多。

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年大年三十,在宁夏当兵的大哥第一次回来探亲,母亲怀里抱着年幼的妹妹,父亲、二哥还有我,全家人站在寒风中等待大哥的归来。那个时候,我家还住在地下窑洞,一家人站在进入窑洞的土坡口上,向村边的大路口张望。

那时我大概十一岁,远远地看到大哥走来,几年不见,竟然有点害羞,拉着母亲的衣角望着大哥傻傻地笑着。记忆中大哥似乎也没说什么,一直在笑,看了看我和二哥,从母亲怀里抱起了只有四岁的妹妹。那个时候的我们,似乎都没学会表达。


故乡的土窑洞 张军朝钢笔画


最开心的是有一次大哥回来探亲,带给我和妹妹每人一条极为漂亮的纱巾,一条粉红,一条橘黄,纱巾上点缀着细小的星星般的小亮点。那个时候的乡下,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纱巾,戴在脖子上,整个人都飘了起来,和小伙伴玩跳房子时,纱巾在胸前忽上忽下,如一朵跳跃着的花朵,惹得小伙伴们羡慕不已。

后来的日子,大哥考上了军校,后来又提干,那时大哥在部队所有的消息都靠书信来传递。那样的日子里,大哥的每一封书信带来的消息都会让母亲格外幸福开心,平日里不大喜形于色的父亲读着大哥的来信,也是一脸的骄傲。

那时年幼的我,并不明白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农家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但从母亲幸福的脸上和邻人亲戚的夸赞中,知道这绝对是件骄傲的事儿。于是,和小伙伴玩耍时,很是得意,一边疯跑,一边喊着:“我哥考上军校啦!我哥考上军校啦!”

十三岁那年上初一,那个时候初中刚开始设英语课,大哥写信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说英语将来很重要。于是,冬日清晨教室外的屋檐下,双脚双手冻得通红的我抱着一本英语书,借着窗户透出来的一些光亮,叽里咕噜地背诵着单词和句子。那个时候,我并不确切地知道英语到底有什么重要,但因为大哥信中的那句叮咛,便一直努力着。

如今想来,几多伤感几多惭愧。那时,父母和老师都希望我早日跳出“农门”,于是我像一棵尚未成熟便被收割的谷穗,初中毕业考上了那时最吃香也最难考的初中专,被录取到师范学校。上师范后,学校没有开英语课,因为大哥的一句话而对于英语的喜爱,如一枝刚探出的小芽很快便枯死在那本该茁壮成长的日子。这和我早早地上了初中专一样,都属于过早夭折。


村边的涝池 张军朝钢笔画


说起儿时的事儿,母亲总会对我说:“要不是你哥,你可能早都没命了。”

母亲说,在我一岁大点的时候,冬日的晚上,生产队让社员去大队部开会,那时父亲在县城工作,母亲只好把几个孩子放在家里去开会。母亲大概怕孩子们害怕,点了煤油灯放在了炕边。

黑暗的窑洞中,豆大的火苗朦朦胧胧,大哥、二哥和我,兄妹三个睡得很是香甜。母亲说,可能是炕太热,穿着棉袄睡觉的我,踢腾挪转中,撞倒了炕边的煤油灯。火苗燃着了我的棉袄袖子,烧了一个拳头般的洞,直到烧到我的胳膊,我才哇哇大哭起来。

哭声惊醒了大哥,只有八岁多的大哥跳下炕,从厨房舀了一瓢冷水,浇在我的胳膊上,然后将棉袄从我身上脱下。等母亲闻讯赶回家时,大哥已将我烧着的棉袄泡在脸盆的凉水中。

母亲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如果不是大哥,我的小命也许真的就会葬送在那场火灾中,最少也会落个残疾。至今,我的左胳膊上方,还有一片浅浅的疤痕,如儿时种的牛痘。

2013年,我在北京工作。生日的那天,看着大哥发来的那段文字,忽然泪流满面,原来在我来到人世间之前,父亲和大哥之间竟然还有这么一段温暖有趣的对话。

月娃是我的老家渭北一带对没过满月的婴儿特有的称呼,那个时候所有的外婆和妈妈总是哄骗孩子们,说每个家里的婴儿都是从村东头的涝池里捞的。于是,我的到来在父亲的嘴里、在大哥的记忆中便成了“捞月娃”。

有个哥哥是多么的幸福,在你不记事的日子,帮你记着你儿时的故事,帮你藏着你成长的秘密,然后在一个特别的日子里突然带给你一阵惊喜,让你泪崩。


故乡的记忆 张军朝钢笔画


这么多年,父母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为此大哥总是感到愧疚,觉得自己身为长子,却不能陪在父母身边。每年过年全家团圆时,大哥都会让侄子端着酒杯,说:“咱俩给姑姑敬一杯,姑姑是咱家的功臣。”

我知道自己受之有愧。大哥只知道我在照顾父母,却不知兄妹四个我独自享受着父母最多的疼爱与呵护,但大哥的敦厚、善良却让我心生暖意。大哥平日里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也是我的榜样。大哥的样子,一直都是我心目中所有的大哥应该有的样子。大哥以我为骄傲,尽管我普通如株狗尾巴草,但在大哥的心里,他的妹妹却是天下最好的妹妹。

如今大哥已经退休,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快乐,但在我的感觉中,大哥依然那帅气年轻,一如既往。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大哥也喜欢读书,记得小时候,大哥时常端了煤油灯去上厕所,蹲在厕所里看书,常常看得忘记了一切,因为浪费了煤油而没少挨老妈的批评。

前几年大哥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如今大哥的长篇小说《荞麦花开》也即将出版。这是一部关于我外婆的小说,属于外婆的秘史,也是一部关于故乡的传奇。渭北的黄土堆积起的那块叫做小丘的土梁上,我那普通得不值一提的故乡,在大哥的笔下,曾经也是惊心动魄,儿女情长。

有这么一个记录家族和故乡秘史的大哥,作为妹妹,我也很是骄傲。

2022年4月6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捞婴儿的故事(捞鱼的故事 儿童)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