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学习说话算不算非反射条件婴儿学习说话算不算非反射条件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学习说话算不算非反射条件

婴儿学习说话算不算非反射条件()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按需喂养”这个概念,也明白这是最符合宝宝生长发育需求的一种科学喂养方法。

但是呢,执行起来的时候,不少新手妈妈却发现,要想真正做到“按需喂养”,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按需喂养时,是需要以宝宝的“饥饿需”为标准的,但是对于很多新妈妈来说,因为缺乏经验,加上宝宝还不会说话,没办法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就很难准确判断孩子是否真的饿了。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宝宝稍一哭闹,妈妈就会把这个当做饥饿的信号,赶快喂奶。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宝宝哭声的含义很多,并不一定都是饥饿导致的,而妈妈如果一看宝宝哭了就喂,那么必然没办法做到真正的按需喂养,反而还有可能造成过度喂养的问题。

所以说,各位妈妈要想真正做到按需喂养,首先要学会的一个技能就是,知道如何辨别孩子饥饿的信号,千万不要“哭了就喂”。

很多家长听到这,可能会问了,那孩子饿的时候,除了哭,还会有什么信号呢?我们又怎么判断,他哭是不是因为饿呢?

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说一说。

首先,从孩子的表现上来讲,如果是因为饥饿导致的哭闹,那他的哭闹绝对不会是突如其来的,而是会先有一些小前奏,比如孩子扭动不安,肢体动作幅度越来越大,表现得有点烦躁,接着会开始吭吭唧唧表达不满,最后才会哭出来。

而如果说,孩子原本很安静,却突然爆发出啼哭,那么多半不是饥饿导致的,有可能是受到了惊吓,又或者需要换纸尿裤了,而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这种突然出现的啼哭,最有可能的诱因就是肠绞痛。

第二,除了观察孩子的表现外,家长也要学会通过排查来找到孩子啼哭的真正原因,比如抱起孩子安抚一下,或者检查一下纸尿裤是不是需要更换了,还有让孩子趴一趴,或者用飞机抱的方式帮助他缓解一下肠绞痛带来的不适,如果在排查的过程中,孩子停止了啼哭,那么就说明,他哭并不是因为饿,久而久之,家长自然也就能结合孩子的表现,积累起一定的经验,知道什么时候是真的饿了,什么时候是需要安抚,什么时候又是因为身体不舒服等等。

第三,就是总结和摸索孩子的吃奶的规律。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家长平时多观察、勤记录。

比如开始哺乳初期,就在每次哺乳时,把哺乳的时间点、时长等等数据用育学园APP的记录功能记下来。喝配方粉的宝宝,也要记录下每次喝奶的时间和奶量,慢慢地,家长就会掌握孩子大概的进食规律,这样再结合孩子其他的表现,判断起来会更准确一些。

比如说,如果孩子通常会间隔三四个小时吃一次奶,而这次,刚吃过奶一个多小时就开始哭闹,那么他哭的原因,很可能就不是饥饿导致的。而如果说,孩子哭闹时,你发现距离上次吃奶确实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了,那么饥饿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

为大家讲了这么多,目的还是想要提醒各位妈妈,千万不要一见到宝宝哭闹,就用喂奶的方式来回应,否则久而久之,宝宝很可能会把吸吮母乳当成一种精神慰藉,不仅违背了按需喂养的意义,也不利于妈妈休息,影响产后恢复和泌乳,更严重的是,会容易造成过度喂养,不利于宝宝的健康。

好,说过了如何正确判断宝宝是否饥饿,还有提醒大家不能武断地把哭当成孩子饥饿的信号之后,在今天的节目结束之前,我还想再花点时间,说一说,大家在判断孩子是否要吃奶时,常陷入的另一个误区,那就是用手指放在孩子的嘴边,看到孩子追着手指要吮吸,就认为他饿了。

为什么说这个判断方法也是个误区呢?

其实是因为,这种行为叫做觅食反射,属于与生俱来的先天性非条件反射的一种。也就是说,不管孩子饿不饿,用手指或乳头轻轻触碰宝宝的嘴唇时,他都会张开小嘴去寻找,想要吮吸。而这种情况,一般要持续到宝宝3、4个月大的时候。

如果你的宝宝还不满百天,那你不妨做这样一个实验,就是在刚喂完他之后,用手指或乳头轻轻碰他的嘴唇,你会发现,小家伙儿还是会主动张嘴寻找。所以说,用手指碰触孩子的嘴唇,来判断他是否饿了这个做法,也并不科学。

而至于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吃手,或者吸吮被角、衣角等等,就觉得他是饿了,便开始哺乳的做法,也是不妥当的,要知道,对于小宝宝来说,这些动作很可能是他在进行自我安慰,或者探索世界。

【今日小结】

好,今天关于判断宝宝是否饥饿的正确方法,以及家长常会陷入的误区,就讲到这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想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在喂养时,要能够结合宝宝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不断根据宝宝的情况,总结经验,按时绘制生长曲线,观察宝宝的生长情况,做到既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同时也避免出现过度喂养,危害宝宝健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学习说话算不算非反射条件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