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精索鞘膜积液能自愈吗(婴儿精索鞘膜积液能自愈吗右侧精索鞘膜积液)婴儿精索鞘膜积液能自愈吗(婴儿精索鞘膜积液能自愈吗右侧精索鞘膜积液)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精索鞘膜积液能自愈吗(婴儿精索鞘膜积液能自愈吗右侧精索鞘膜积液)

婴儿精索鞘膜积液能自愈吗(婴儿精索鞘膜积液能自愈吗右侧精索鞘膜积液)

近日,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泌尿外科门诊接诊了一名大约3岁的病患,患儿的母亲在给其洗澡时发现他一侧的蛋蛋变大,晚上的时候愈发严重,但孩子并没说不舒服。泌尿外科副主任谭伟发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孩子患的是小儿鞘膜积液,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患儿在腹腔镜下行鞘膜积液微创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谭伟发介绍,小儿鞘膜积液并不少见,大约1-2%的新生儿有这种情况,早产儿发病率更高。那么什么是小儿鞘膜积液?有哪些症状?该怎样治疗?

小儿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因为先天性腹腔鞘膜突在出生前后未能闭合而形成一个鞘膜腔,导致液体的积聚、扩张而形成梨形的腔囊,俗称“水蛋”。根据鞘状闭合的位置不同,小儿鞘膜积液可分为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交通性鞘膜积液(先天性)等四种类型。睾丸鞘膜积液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阴囊有较大圆形或梨形光滑肿物,与腹腔不相通,肿物不缩小,睾丸不能摸到。精索鞘膜积液是在精索部或腹股沟管有圆形、椭圆形光滑肿物,与腹腔及睾丸鞘膜囊不相通,肿物不缩小,但可以摸到睾丸。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又称婴儿型,呈梨形囊肿,梨柄朝向腹股沟区,可延伸至内环。与腹腔不相通,肿物不缩小,囊肿大小不随体位而变化。由腹膜鞘状突闭合位于内环处或内环至精索部。当液体多、张力大时,也不易扪及睾丸、附睾和精索等。交通性鞘膜积液又称先天型,主要是由于腹膜鞘状完全未闭合,鞘膜囊与腹腔相通。囊内积液可自由进出,肿物可压缩,其大小随体位改变而变化。通常除了交通性鞘膜积液,鞘膜积液的大小一般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而腹股沟疝阴囊附近包块的大小可以随体位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宝宝哭闹、站立时明显增大,平躺睡着时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如果是交通性鞘膜积液,宝宝的阴囊也会忽大忽小,可以做透光试验或彩超来鉴别。

谭伟发提醒家长:睾丸周围的鞘膜积液压迫睾丸,影响血液循环,影响生精功能;睾丸鞘膜积液过大,阴茎被阴囊皮肤包绕,不利于正常活动。一周岁以内的小朋友,鞘膜积液有自行消退的机会。如果鞘膜积液体积不大、张力不高(摸上去软软的),可以先观察,等到1周岁以后如果还没有消失,那自愈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如果鞘膜积液张力较高(摸上去硬硬的),可能会影响到睾丸的血液循环,严重的会导致睾丸萎缩,这种情况,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腹腔镜微创手术是目前国内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创伤及创口小,直径仅0.2-0.4cm,手术出血量少,患儿基本上无疼痛感,术后无瘢痕可达完美美容效果。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住院时间更短,费用与普通手术没有差别,疗效更显著,创伤较小,受到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实习生曾涵淑 通讯员李诗琦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精索鞘膜积液能自愈吗(婴儿精索鞘膜积液能自愈吗右侧精索鞘膜积液)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