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是怎么回事(经常发呆是怎么回事)发呆是怎么回事(经常发呆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发呆是怎么回事(经常发呆是怎么回事)

发呆是怎么回事(经常发呆是怎么回事)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但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却大多相似,总是希望孩子乐观开朗,可以从容的面对人生。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共同期望”,有些家长在发现孩子总是在发呆时,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有自闭倾向。

孩子老是发呆愣神是怎么回事?

前段时间有一位妈妈就分享了自己的困扰,小张家的孩子今年小学二年级,乖巧可爱可以说是人见人夸,但是小张最近发现,孩子老是突然发呆走神。

前天晚上,小张给孩子辅导功课,讲着讲着发现孩子开始发起呆来,连自己说话都没有听见。小张一时之间有些生气,以为孩子是想着玩不想学习,狠狠的骂了孩子一顿。结果第二天照常给孩子辅导功课,发现孩子又开始愣神了,连续好几次都是讲着讲着就走神了。

小张开始有些担心孩子是不是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还私下联系了班主任老师,但是老师却表示女儿在学校里没有什么异常,也没有被欺负。

只是说到愣神,班主任也表示女儿最近确实在上课的时候有些爱发呆,还希望小张好好的和孩子聊聊,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下小张一下就慌了,虽然孩子没有被欺负,但是这整天都发呆走神的,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不是好事。小张担心是不是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让孩子开始厌恶学习,甚至有些自闭,但是却又不知道怎么去改变孩子的情况。

可能很多家长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之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开始爱发呆了呢?为此或许不少家长都打过骂过却丝毫没有效果,但其实家长们都走进了一个成年人思维的误区,那就是孩子发呆愣神一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事实上,孩子发呆愣神并不一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反而爱发呆的孩子可能更加聪明。

在家长们的认知里,在做一件事情时发呆走神是不好的,甚至一旦在上课的时候发呆,连老师都会认为你“不专心”“不认真”。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却联合推出了一个“5125”(我要爱我)的健康生活理念,其中第一条就是建议人们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很明显,发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恶”,就连全世界都认同的天才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时陷入瓶颈都会选择听听莫扎特的音乐来放空自己。

这也就是另一种方式的发呆,让大脑进入放空状态,这样才能突破眼前的困境。很多的科学家艺术家其实都有这样的习惯。在发呆和走神的时间里,大脑得到了放松,反而更加容易思考问题。

由此可见,发呆并不一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相反,发呆还可能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好处。

很多时候,家长们排斥孩子发呆的情况,其实是害怕孩子以后做事情不能专心,同时也是害怕孩子因为过度无聊浪费时间。

但是发呆对于孩子来说,反而是可以改变孩子的一件好事情。

第一,发呆能帮助孩子消除大脑疲劳感

即便是成年人,在长时间的工作或是长时间的思考某件事情之后,大脑也会感到非常的疲劳,在这个疲劳期内,人们会对所有的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想要通过发呆等方式来放松自己。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发呆可以消除孩子大脑的疲劳感,减轻孩子学习的负担,让孩子慢慢放松。在发呆候,孩子从活跃的思绪中暂时脱离,而在放松之后,孩子们就能更有效率的去学习。

而在发呆放松的同时其实也是在给大脑“充电”,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人的大脑就像是一部手机,在高强度或是长时间的思考之后,“手机”就会没电,发呆是在放松也是在给手机“充电”,让大脑恢复清醒。

第二,发呆可以帮助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大多数成年人所谓的发呆真的就是完全的放空自己的大脑,什么也不去想;但是孩子的发呆却不一样,孩子们的发呆看似是没有什么事,但是实际上脑海中却是在上演着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故事。

这些天马行空的故事极大的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慢慢的激发着孩子的创造力。

第三,发呆可以帮助孩子改善易急躁的性格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一项科学研究发现,人在发呆时大脑中的α脑电波会得到加强。

这种特殊的脑电波可以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和意念,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减轻大脑思考的压力,缓解孩子的焦虑不安,能够有效的改善孩子急躁的性格。

对于孩子来说,发呆其实不是一件无聊,甚至逃避学习的事情,反而是正常的休息放松以及自我完善。

而面对孩子发呆的情况,家长们应该做的也不是一味的苛责孩子,而是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发呆”。

1. 减少孩子和电子产品的接触

随着科学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占了我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很多才上小学的孩子玩起手机来都比成年人还要沉迷,而有些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总是甩手把电子产品给孩子打发时间。

电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益处的,但是我们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年纪很小,不正确的控制孩子和电子产品接触的时间,孩子就很容易上瘾。

长期这样,孩子不仅缺少独自思考的时间,无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能沉迷其中,为了电子产品跟家长哭闹不休。

2. 给孩子发呆的空间和时间,不要去打扰孩子

发呆是为了放松大脑,如果是在一个吵闹的环境,那么发呆的意义自然就没有了。过分吵闹的地方只会加重孩子大脑的焦躁感。

所以家长要尽量给孩子安静的空间,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发呆,而在孩子发呆时,家长也不要轻易地打扰孩子,这样做很容易阻断孩子的思考。

3. 给孩子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要安排得太满

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为此给孩子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课程,除了学习补习还有兴趣班,这样课程把孩子的所有时间都填得满满当当,孩子没有办法休息,甚至连周末都要去补习。

家长的这些做法就是在不断的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不能好好休息,除了睡觉的时候,大脑永远都是处于极度负荷的状态,不管是对孩子的学习来说,还是对孩子的身体来说,其实都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家长在看见孩子“走神”时,都会下意识地认为孩子是在逃避学习,但是却没有思考过,孩子是否已经太过疲倦了。大家总说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的非常幸福,但是却没有想过,幸福和压力是并存的。

以前的家长们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或是道德品质好,现在的家长要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要附带一些才艺来装点自己,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期望让他们焦躁和痛苦,唯有在发呆的时候才是自己的时间。家长也要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发呆是怎么回事(经常发呆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