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趴缸是什么原因(红龙有时候趴缸)红龙趴缸是什么原因(红龙有时候趴缸)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红龙趴缸是什么原因(红龙有时候趴缸)

红龙趴缸是什么原因(红龙有时候趴缸)

龙鱼咬尾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根据统计,龙鱼咬尾的机率,如果从小鱼开始算的话,一般不超过10%,但是一旦发病却很棘手。针对龙鱼咬尾的原因不同,治疗的角度也不一样。龙鱼发生了咬尾该怎么办?下面一起来了解。

龙鱼是古老的淡水鱼种,分布在南美洲,澳洲以及东南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一、龙鱼咬尾症的表现

龙鱼咬尾症,具体表现是龙鱼在鱼缸中像小猫一样转着圈咬自己的尾巴,将尾巴的后半部分咬的参差不齐,严重的可以把后半部分尾部咬没,甚至把整个尾巴都咬掉,伴随而来的有可能是龙鱼易惊,撞缸,浮于水面,少食甚至断食。

二、龙鱼咬尾症的原因

1、鱼缸环境变化:

在饲主家里,一只龙鱼长时间生活在一个熟悉的鱼缸中,突然他被移到了另一个鱼缸,或者自己的鱼缸变换了位置,或者缸前面的家居发生了变化,龙鱼在短暂的紧迫之后开始咬尾。

2、灯光变化:

一直采用上部顶灯进行照明,突然添加了前置的水中灯,或者灯光的照明时间发生变化,鱼支开始咬尾。

3、长时间的灯光照明:

有些人饲养龙鱼喜欢采用24小时的照明,在照明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几周甚至几月,龙鱼逐渐开始咬尾。

4、突然间的惊吓:

在饲养过程中受到了惊吓,如异物突然掉到缸里,主人不在时被宠物惊吓,打雷、停电或者其他原因,鱼支突然开始胆小,随后开始咬尾。

5、细菌感染: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自己的鱼支尾部遭受到细菌的感染,虽然肉眼不可见,但鱼只仍然会因为瘙痒,而不停的咬自己的尾巴。

6、外寄感染: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自己的鱼支尾部遭受到外寄生虫的感染,虽然肉眼不可见,但鱼只仍然会因为瘙痒,而不停的咬自己的尾巴。

三、龙鱼咬尾症的对策

1、咬尾预兆

一般来说,咬尾症状的发展伴随受惊、趴缸、拒食等一同出现,若发现以上症状时看见鱼呈S形甩尾游动,则咬尾即将开始。

2、轻度的咬尾

一般采用稳定法,即寻找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对症下药予以去除。稳定环境是第一要务,包括水流的稳定、光线的稳定等等。留夜灯长明不熄,不要让鱼长时间处于单方向的侧光环境,停止打气。不要在鱼缸前有大的动作以免惊吓龙鱼,必要时可封缸。

3、重度咬尾

对于将尾鳍部分咬掉的鱼只来说,除了上述稳定措施之外,加入混养鱼也是方法之一,或者改换环境比如腾缸。

对于严重的咬尾需要以手术方式修剪尾鳍,为了尽量确保尾鳍重新生长平顺,对于没有被咬到的部分尾鳍可以予以保留,手术可以视情况一次完成或分两次分别修剪上缘和下缘被咬鳍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红龙趴缸是什么原因(红龙有时候趴缸)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