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子皮刺挠是怎么回事(篮子刺挠是什么意思)篮子皮刺挠是怎么回事(篮子刺挠是什么意思)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篮子皮刺挠是怎么回事(篮子刺挠是什么意思)

篮子皮刺挠是怎么回事(篮子刺挠是什么意思)



小时候,门背后高高悬挂的那个红柳条编制的篮子,一直是自己的最爱,它始终如宝盒一般,悬挂在自己的心头。

在自己的记忆里,那个红柳条编制的篮的子里,似乎总装着取之不竭的宝贝。糖果、饼干、面包 、花生、鸡蛋、馒头什么的应有尽有。自己时常眼巴巴的看着母亲拿出来给奶奶吃,或是让父亲包起来送给亲戚。

快到逢年过节时,自己就看到父亲每当从县城赶集回来,就会把几包包的严严实实的东西直接放进门背后悬挂的那个篮子里。等夜深人静,我快要睡着时,就会被父母小声说话的声音惊醒。然后我趴在被窝里偷偷看到:父亲踩着小板凳,小心翼翼的把篮子放下来,让下边站着的母亲接住,放在炕席上。然后拿出纸包的东西,把缠绕在上边的纸筋绳打开,这时自己惊讶的发现,竟是水果糖、花生,还有我最爱吃的饼干。父亲把水果糖和花生分成一份一份的,然后在每份之间取出或增添几个,等实在看不出那份多那份少时,才用麻纸卷个筒把它们一一装起来。父亲一边装着,一边还用手捋着,尽量不让纸有褶皱。等包好后,样子有点儿像取掉顶部的金字塔。

母亲这时会递过来一张白纸,父亲再摊开在炕席上,把麻纸包好的花生或糖立着放在上面,反复的比划后,再折叠着包起来,然后用一根纸筋绳缠绕着扎紧,并不时的抻抻,拍拍,再从正面塞进一个母亲剪的小红纸条,算是大功告成,再接着包下一个。饼干相对好包些,特别是方块的小饼干,父亲只是数着几个一小摞就行,等摆放成一个方块时,就包起来,在外边包裹的白纸正面,照样塞进一个红纸条。母亲这时则在边上小声数着,发现包的东西实在不够时,就提醒父亲谁家可以不去。但这时父亲停下来想想,又摇摇头,再从篮子里拿出一小包花生来,在凑够所需的数字时,则发出很是惆怅的一声叹息!

等都弄好了,母亲又一包一包的收到篮子里,让父亲把篮子又挂在门后边的鹿角钩上,等着第二天走亲戚时给人家送去。



父亲偶尔也会在白天包,但一般都是在外边下雪时。这时我和弟弟总喜欢站在那里看父亲包。有时母亲会趁父亲不注意,拿块糖或有点儿破损的饼干塞在我和弟弟的手里,推着让我们去别的屋里玩。这时我和弟弟总是心领神会的跑走,因为怕父亲再从我们手中要回手糖块和饼干。有一次我亲眼看到父亲神色俱厉的从弟弟手中要回了母亲给出的两块水果糖。母亲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背过身,悄悄的擦眼泪。

等我和弟弟到院子外边,很少马上把糖或饼干吃掉。而是紧紧的攥在手里,或是装进兜里,有些舍不得吃。直到糖块快融化或饼干不妨弄碎时,才小心翼翼的剥开糖纸,先舔糖纸,等糖纸一点味儿都没了,再把糖含在嘴里,那种甜,是一种沁入心头的甜,自己还不时的拿出来,有些遗憾的看着糖块形状不断变小。当时想,要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变大该多好啊!饼干也是一点一点的咬着吃,那怕是掉块小渣,都会拣起来,连土也顾不上吹,就直接放进嘴里,觉得还是那样酥 那样甜。最后有时甚至把衣兜翻过来,若是有藏的碎渣之类的,也会用手指撮着吃个干净。

门后边悬挂的那个篮子,是父亲用一根一根柔软的红柳条编的,刚编成时,色彩很是鲜艳,渐渐地,随着时间长了,篮子的色彩淡了,但红色的底韵始终未变。悬挂篮子的鹿角钩,还是母亲在山里捡的一个鹿角锯成的。然后父亲用烧红的铁锥钻个小洞,拴上细铁丝挂在屋门后层屋顶的椽子上。母亲或父亲挂篮子时,总是踩在一小板凳上,踮着脚尖,双手高举着篮子,反复几次,才挂在钩上,然后扶住篮子,等它不摇摆了,才算完事。

不过也有失手的时侯。有次父亲挂篮子时,竟没钩住,身子一晃竟向前扑空摔了下来了。要不是母亲扶住,肯定趴在了地上。可惜的是篮子里的馒头和花生撒了一地。母亲一边埋怨着父亲一边很是仔细的捡拾。那天不知是母亲真没看见,还是故意,总会有遗漏的花生,这自己很是高兴。除去捡拾的大多交给了母亲,个别的还是装进了自己的兜里,捂着兜,逃离似的跑出屋外。母亲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笑着一再提醒:慢点儿,小心摔倒了。



挂在门背后的篮子里,装的最多的是鸡蛋。但母亲一天一般只煮两个。一个给父亲,一个给奶奶。看到我和弟弟眼巴巴的神情,母亲总是轰我们去外边玩。而我和弟弟总是倚着门框赖着,舍不得走开。直到父亲或是奶奶给我和弟弟掰给一小块,我们才怯怯的拿在手里,欢快的喊叫着逃离。但事后,母亲总对我和弟弟说:“你俩在奶奶和父亲吃鸡蛋的时,不要倚在门框上。那样奶奶和父亲都吃不下去。咱家里,奶奶身体不好,还要给咱家做饭,还看着你们。咱家里最重的活儿都得你父亲干,他身体不好了,谁也指望不上。咱家穷,再没有别的,只能补充个鸡蛋。本来就一个鸡蛋,若你两个再吃点儿,他们还能吃什么。你两个在前边的草垛里去拣,如果拣到了,妈就煮给你们吃。”

有时,我和弟弟会藏在院外的草垛旁,看能不能捡上鸡蛋。每当听到母鸡咕咕的叫,我们总会兴奋的跑过去。但这个时侯发现母亲的脚步比我们还快,而且手很是熟练的从草垛的窝里掏出一个粉色的鸡蛋。母亲并没有煮给我们吃,而是把鸡蛋拿回屋里,踩着板凳,放回了门背后的那个篮子里,让我和弟弟只是空喜欢一场。



其实,我和弟弟两个还偷吃过门背后篮子里的花生,只是让父亲发现了,狠狠的揍了我俩一顿,从那以后,对着篮子,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那次是快到春节了,父亲和母亲去大姨家去了,奶奶也被姑姑接走了。家里除了我和弟弟,就只有那条大黄狗了。因大我家的大黄狗爱咬人,所以只要把它往门口一拴,一般也没人进来。母亲走时,叮嘱我说在锅里留了煮的土豆和玉米面的饼子,算是一天的饭,他们到晚上才能回来。

我和弟弟在炕上玩了一会儿,觉得也没事干。想起昨晚上父亲和母亲包在花生、饼干什么的,嘴上馋的心里发痒。就试探着问弟弟“你想吃花生吗?”弟弟好奇的看着我说“想,那儿有啊!”我指了指门背后悬挂的篮子。弟弟摇头说“不敢,爹知道了会打我们的。”我说“只要你不说,爹不知道。”弟弟歪着脖子看着我说“我不说,可咱也够不着啊!”我笑着说“咱俩试试。”弟弟笑着点头答应了。

我把板凳拿过来,站在上边,差了一大截,根本够不着。我又找了一个小板凳,摞在刚才的小板凳上,让弟弟扶着,我站了上去,可还是够不着。使劲一伸手,结果身子一歪,没站住,摔了下来,还差点把弟弟压在了下边。吓的弟弟不敢扶凳子了。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呢?我想了想,给弟弟说“我蹲下来,你踩在我的肩膀上,就能够得着。”弟弟半信半疑的。我倚着门后的墙蹲下来,让弟弟踩在我的肩膀上。我和弟弟都扶着墙,慢慢的往起来站。可弟弟扶着墙一个劲的说自己害怕。还没等我站起来,他已经吓的哇哇的哭了起来,我也只好作罢。可又不甘心,想来想去,觉得如果站在屋里的三屉桌上差不多够上。屋里的三屉桌上,除去两个铁皮的水壶外,只是摆了些罐头空瓶。我踩着小板凳,把桌上的水壶和空瓶搬下来,让弟弟接着放在地上。然后我和弟弟把三屉桌拽拉到门后边,踩着小凳爬上了三屉桌,站起来,高兴的有些手都发颤,自己不但能抓住篮子,而且还能看到篮子里的东西。都是纸包好的,整齐的码放在那里。我歪着头看来看去,也没发现有露在外边的花生。怎么办呢?想了半天,觉得只有打开绑的纸筋带,才能拿出来花生。可如果打开了,自己又不会系,父亲肯定能发现。后来想了想,就只能从纸包的下边抠个小洞,结果没抠两下,还真抠出了两颗花生。我高兴的给了仰头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弟弟。弟弟也迫不急待的剥了去吃。自己也忍不住又抠出几颗。看到包花生的纸都快变形了,就没敢再抠。而且把边上的这包花生和中间的一包花生互换了个位置,想着是搁在中间,以防父亲发现。



自己抠的花生又给了弟弟几颗,自己也就吃了四五颗。接下来又把三屉桌拽回了原处,把水壶、瓶子又摆放在了桌子上。并让弟弟把花生皮扫了倒进炕眼洞里那天是在一种偷吃的快乐和胆颤心惊中等回了给自己和弟弟带回来好的父母。

孩子毕竟是孩子,母亲一进屋就说,谁把桌子上的水壶和瓶子摆乱的,弟弟就直接指着我说“是我哥哥。”母亲嘟囔着又去摆放。然后母亲去烧炕。当母亲用背篓背着晒干的牛粪倒在炕眼洞口准备烧炕,移开遮挡在炕眼洞口的一小木板。很是惊讶的问弟弟“炕眼洞口哪儿的花生皮啊?”弟弟直往我脸上看,也不说话。

这时正准备给牛饮水的父亲听见了,径直走到炕眼洞口看了一眼。什么话都没有说,就转身进了屋里,踩着小板凳去拿门背后的篮子。我一看不好,就向院子门口溜。结果弟弟说“哥哥你又玩去了?”话还没说完,烧炕的母亲回过头说“这么冷的天别出去,你爹一会跟你问话呢!”我没敢再向门口走,这时屋里的父亲一定放下了篮子,肯定看到了花生包上我抠的洞,就顺手拿起门后的笤帚就赶了出来。嘴里骂着“这么小的人,别的没学好,把害人的学会了。我包的花生是去看你二爷的,你竟给我偷吃了,你让我怎么送人?”说着就给了弟弟屁股上一笤帚,还没反应过来的弟弟哇哇的哭了。父亲向我追来了,我扭头就跑,可没跑几步,父亲一把拽住了我,抡起笤帚就抽在我的屁股上,疼痛伴随着哭声。父亲一边抽着一边问“你还害人不害人?”我一边哭喊着一边向父亲求饶“爹,我错了,你就饶了我这一次吧,我再也不敢了!”



还是邻家的大叔听见我的哭声走了进来,大黄狗的叫声迫使父亲停下了手,急着去招呼邻家大叔。我乘着这机会回到了屋里。母亲也沉着脸“该揍!我让你在家好好看着你弟弟,你却领着害人去了,你想你爹能饶你吗?你过来我看看,屁股打肿了没有?”说着给我拍打着屁股上的土。我怯怯的什么话都不敢说,不断吸着鼻涕擦着眼泪,弟弟也是。院子里的父亲却跟邻家大叔聊上了,还传来了笑声,似乎完全忘了刚才还怒不可遏打我的情形。

不过从那以后,门背后的篮子里无论放什么东西,我都再没敢动过。后来随着读书和长大,离门背后那个篮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再后来,随着生活的好起来,门背后再也不用悬挂篮子了。

父亲已走了多年,但不管什么时侯,只要一想起父亲,就不由自主的想起门背后悬挂的那个篮子,它老在我眼前萦绕!

马进思 ,回族, 70后,北京市昌平区中学高级教师,昌平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全国各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50多万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篮子皮刺挠是怎么回事(篮子刺挠是什么意思)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