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稀是怎么回事精液稀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精液稀是怎么回事

精液稀是怎么回事()

正常精液射出后,在精囊凝固酶的作用下会变成胶冻状,15-30分钟后,在前列腺液化酶的作用下会变成液体,称为精液液化。如果精液在60分钟后仍不液化,则为液化异常。

判断精液是否正常,有9个标准

精液量:正常量应超过或等于1.5毫升(毫升)。如果超过7毫升,则过多,常见于精囊炎患者。此时,不仅精子密度降低,而且容易从女性阴道流出,导致精子总数减少。如果总量小于2ml,则精液量小,1ml以下过少,容易导致不孕。

颜色:正常颜色为灰白色或略带黄色,如果精液呈乳白色或黄绿色,则表示男性生殖道或副性腺发炎。如果红细胞出现在粉红色、红色或显微镜下,则为血性精液,常见于副性腺、后尿道炎症患者,偶可见于结核病或肿瘤患者。如果有黄色现象,而且是短期黄色现象,可能是由于排精时间间隔长,禁欲时间长,这种情况会自行恢复,不用太担心。

黏稠度:用玻璃棒接触液化精液,轻轻提起后会形成精液丝。正常精液滴落在离散的小滴下,粘度异常者滴落形成线性,长度≥2cm。

精子计数:一般来说,根据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正常精液标准的计数≥20×10、6/ml,低于此值的精子太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生精功能障碍。由于精子进入子宫腔和输卵管的机会减少,生育会导致生育能力低下或不育。例如,如果精子计数大于250×10,6/ml是精子过多,也会因其活动能力受到影响而导致不育。

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的精子≥50%,否则会引起不育。

活动力:精子呈直线快速向前移动者≥50%。

存活率:通常指射精后1小时内检查,活精子≥50%,副性腺炎症、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纤毛呆滞综合征是导致精子活力和存活率下降的常见原因。精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或样本储存不当。

白细胞:正常精液中白细胞1×10,6/ml,白细胞增多表明生殖道或副性腺感染。

硬度和时间都有问题,别担心,关注@泌尿外科付医生,欢迎咨询提问,为你带来更多男科知识#男性##关注男性健康##健康科普大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精液稀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