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的内心是什么原因(中国网友是什么心态)网友的内心是什么原因(中国网友是什么心态)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网友的内心是什么原因(中国网友是什么心态)

网友的内心是什么原因(中国网友是什么心态)

“社恐”、“社牛”是网络流行词。“社恐”即社交恐惧,指害怕与人交流,千方百计躲避社交场合,无论是看到陌生人还是熟人都想绕路走的那种。

“社牛”,也就是网友说的“社交牛逼症”,顾名思义,这类人在社交方面可太牛了,跟任何人都能聊,甚至自我放飞,毫不畏惧外界的眼光。

不过,其实现在不少青少年同时具备了两种特性。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社恐”,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出门了也恨不得当透明人;但在网络中,他们是“社牛”,跟网友聊天时像“话痨”似的,止都止不住。

有网友将这种在“社牛”和“社恐”之间反复横跳的状态,称为“社交牛杂症”。

可能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父母觉得孩子也有点像“社交牛杂症”:

他们得病之后不愿出门,甚至不爱跟父母说话,整天在房间里上网、刷手机;

但有时候,又能听到他们跟网友们聊得哈哈大笑,非常兴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些父母怀疑,这孩子的病是不是装的?这是不是躁狂发作?

其实,孩子这种看似矛盾的状态完全可以理解,是非正常状态下的正常反应。

孩子患病,最主要的根源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有来自于家庭教育的,还有来自于老师、同学等社交方面的。如果孩子休学了,他们可能有比较强烈的病耻感,那就更不敢面对老师、长辈,同学、朋友。

所以,这部分孩子的社交恐惧是疾病症状的一部分,而且因为创伤的来源和数量较多,他们的社交恐惧比单纯的“社交恐惧症”要复杂得多。

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理解,不要对孩子说“你要走出去,多接触人”“出去走走能要你的命?”这样“正确的废话”。这反而容易激怒孩子,或者让孩子更加自我否定。

而在网上,孩子能轻易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比如喜欢打同一款游戏的,喜欢同一部动漫的,喜欢同一个电影的,甚至是同样患有抑郁症、双相障碍的病友。

孩子跟这些网友聊天时,不仅能够保持一定的社交能力,不至于完全退化,还能得到来自外界的心理支持,释放压力,这对病情康复是有利的。

我们接诊过一位患者,他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因病休学在家。他有严重的学习障碍,根本学不进去,就整天打游戏。父母非常着急,一度阻止孩子上网,引发亲子冲突。

可在心理干预中,这孩子告诉我,玩游戏对他来说不但是唯一能减轻压力的事,还能获取外界的认可,获得成就感。

因为他打游戏特别厉害,善于总结规律和经验,很多网友看他直播打游戏,给他点赞,还请教他技巧。在这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些能给予他关心的朋友,还收获了一定的自信。

相反,如果没有互联网,孩子才是真真正正地与外界隔绝、与社会脱节,反而对孩子的康复和成长不利。

所以,对于孩子得病后不愿社交的问题,父母不能着急。在孩子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前,劝孩子出去社交是不现实的。

还想说一点题外话。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喜欢用闲余时间打网络游戏、做网络直播、配音等,马上就给他们贴上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标签,“你有时间不能多看看书?整天搞这些不正经的!”

可以说,这种观念已经落伍了。如果孩子能科学地发展这方面的兴趣、培养特长,那么在日渐庞大的网络行业、电子竞技行业背景下,这非但不是“不务正业”,还有可能成为以后创造财富和实现个人价值的事业。

很多父母在教育上非常推崇“木桶效应”理论,也就是所谓“人的成就就像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木桶最短的一块板”。所以父母特别害怕孩子偏科,特别希望孩子全面发展,没有明显短板,以后过上四平八稳的生活。

这部分父母大多成长于过去国内比较贫穷、吃不饱的时代,他们希望孩子平平稳稳过一辈子,这可以理解。但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分工细化、需求多元化的时代,信奉的是“长板理论”,如果教育孩子还是一味秉承“木桶理论”的话,那孩子可能是平稳了,但也平庸了,甚至在各方面都很容易被替代,有被社会淘汰的风险。

相反,如果按照“长板理论”,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加上积极而科学的引导,让孩子在某一领域有过人的优势,比如如果10分是满分的话,他们在某个领域达到8、9分,难以被替代,那即使他们或其它方面只有4、5分,也一样有可能脱颖而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父母与其死磕孩子的短板,不如考虑转变思路,发展孩子的长板,拥有核心竞争力!

像现在的职业电竞选手,网络流量上百万、千万的专业“up主”,专业的配音员等等,他们很多人可能是“学渣”,但因为有过人长处,既能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又有可观的收入,当然,也一样要努力付出。这也不失为一种幸福的、有价值的人生。

所以,父母要有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意识和能力,不要站在传统的角度去指责孩子“沉迷网络”,而应该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意识到如果有兴趣、有目标,那就更应该赶紧提升自己,储备好知识和能力,向目标出发。

#情感点评大赏# #抑郁症# #双相障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网友的内心是什么原因(中国网友是什么心态)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