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吃饭不止是什么原因(生命在于吃饭)生命不息吃饭不止是什么原因(生命在于吃饭)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生命不息吃饭不止是什么原因(生命在于吃饭)

生命不息吃饭不止是什么原因(生命在于吃饭)

我特别不喜欢下雨天,害怕潮湿的感觉。

家里今天又下雨了,自然是会影响出行的。我在这种时候,基本上是能不出门就尽量呆在家里。

刚才不得已出去,凑巧碰到了邻居李奶奶。她正在摆弄着三轮车,车上装着上海青,包菜等各种当令时蔬,看来又要去卖菜了。

我跟她打了个招呼,抱怨着又下雨了。她说:“你是没种菜,不知道雨水的金贵。地里干,下雨好啊,不然菜都没法长。”我意识到自己说话太唐突了,笑着附和道:“也是呢。”

李奶奶如今已经七十八岁高龄了,她的腿风湿很严重,行动也不是太方便。其实她本可以不用这么辛苦的,因为她们家条件挺好的,光小汽车都有上十辆。

她家人口也多。李奶奶有三个闺女,每个闺女都有两三个孩子,是现在比较少见的大家庭模式。而且她们家的人心也很齐,姊妹三个一起做销售,一年到头一大家子都在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互帮互助,其乐融融。偶尔也会有争执,但不会影响整体关系,还是很让人羡慕的。

李奶奶这一辈子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她四十岁开始守寡,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三个女儿拉扯大。三个女儿也都不错,尤其是大女儿,估计是因为早早没了父亲,她特别能体谅母亲的辛苦,自己默默奋斗,慢慢过好后,也不忘提携另外两个妹妹,所以,她们一大家子基本上是仰仗着大女儿照顾,才有了今天这番景象。

三个女儿对李奶奶也很孝顺,李奶奶早就不愁吃穿了。女儿们给她买的日常用品也都不便宜,按道理说,李奶奶确实没必要在这么大岁数还要当拼命三郎,可她就是闲不住。这么大的岁数了,一个人还租了一亩地,专门种菜。她每天晚上十来点睡觉,早上五点左右就起床,去地里弄菜,然后赶回来吃口饭,就骑着三轮车去赶早市,经常到中午才回来。下午两三点,又下地弄菜,到五六点,接着去赶晚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上天天都是如此,风雨无阻。生活过得很有规律,也很充实。

李奶奶就像一台永动机,小马达开得哒哒地响,常年无休。

艾青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李奶奶一定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首诗,但她却用行动诠释了生命不息,劳动不止的奋斗精神。难怪她的女儿们个个都很优秀,这大概就是榜样的力量吧!她们的老母亲时时刻刻都在用行动告诉自己的孩子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其实,在我们村,上了岁数,还一直在从事劳动的高龄老人真的挺多的。

我曾好奇地问李奶奶为啥这么拼?她笑了笑,毫不含糊地说:“不干活弄啥呢,会寂寞。”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被震住了。李奶奶不会用高大上的语言来粉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但她却道出了生活的真谛:人活着是要持续不断地劳动的。

歌德说:“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

马克思说: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难怪犯了错的人,会被人们说成是劳改犯。估计就是从这里来的吧!

向生活中千千万万像李奶奶一样的劳动者致敬!

后记: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宝贝女儿居然在哼唱着: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希望宝贝以后真的能明白她所唱的歌谣的意义。

人类社会得以生生不息,跟一代代人持续不断的劳动密切相关;持续不断地劳动是人生的铁律。生命不息,就要劳动不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生命不息吃饭不止是什么原因(生命在于吃饭)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