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手机强迫症有哪些表现)手机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手机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手机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手机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手机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手机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我只是玩手机而已,我没病,我没有心理问题!”

图片源于网络

你我身边的“问题儿童”

朋友告诉我,在他们的小区,有这么一个问题儿童。暂时叫这个孩子为小A吧。小A今年15岁,正在上初中,但是他经常逃课,或者干脆就不去上学。小A玩手机就像是上瘾了一样,每天回家就是玩手机,玩到深夜两三点了,还在玩。小A的父母怎么劝说都没用。小A的妈妈一气之下,抢走了A君的手机。小A竟然对妈妈大打出手,把妈妈打得鼻青脸肿。A君的爸爸对此很是生气,但是小A就是软硬不吃。不让小A玩手机就要承受他的怒火。玩不到手机的小A多次扬言要自杀。父母对此既无奈又痛苦。每次有其他人来到家里,小A第一时间上楼关门,拒绝和任何人交流。父母提议带小A去看心理咨询师,小A不但强烈反抗,甚至于对父母恶语相向。小A只要不玩手机,其他就还好,要是一玩手机,就跟着了魔一样。谁都不能去动他的手机,否则指不定他会做出什么事来。父母没辙了,只能由着小A不去上学,在家玩手机。而有时候,当游戏打输了的时候,小A还会对着他妈妈发火,甚至砸东西。这家人被这个孩子闹得鸡犬不宁。

“好端端的孩子,魂怎么就被手机吸走了啊!“这样的孩子,相信大家或多多少都在身边见到过。21世纪以来,智能手机如同烈火蔓延一般,迅速席卷全球。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在智能手机上所承载的软件日新月异,功能日趋便捷强大。现在基本上人手一个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件。毫不夸张地说,21世纪10年代开始,人类就成为了”手机的奴隶“。比起成年人,出生在00年之后的孩子们在更小的年龄接触到了手机,也更快地接触到了手机里面那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对手机的使用,成为了21世纪的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议题。而如何使用手机,则成为了一直在讨论和聚焦的社会热点。青少年手机成瘾的新闻十分常见,因为手机导致家庭关系破裂,乃至孩子以死相逼的事故同样屡见不鲜。


“手机成瘾”是个伪命题

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之前,“手机成瘾“不存在。那个时候,人们更多地谈及”网络成瘾“、”游戏成瘾“。不少当代科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实际上,从最根本上来说,这一类“电子海L因”其实并没有那种“成瘾机制”。当我们在探究一个成瘾内容物的时候,我们需要分析这个事物本身对身体的依赖性,对身体的破坏性,使用时的需求递增效应是否超过普通事物,是否具有泛适性,是否存在戒断反应,戒断反应的表现。

酒精成瘾,在于存在这一种名为酒精的物质,可以让人的身体产生依赖性。所以不管是白酒,啤酒,红酒,鸡尾酒,都能让人酒精成瘾。在dsm5上则称之为;物质滥用。通俗来说便是,过量地使用了某种东西。同样的道理,尼古丁成瘾,是烟民戒烟难的根本原因。香烟里面蕴含尼古丁,尼古丁会伤害肺部,容易诱发肺癌。当然,更不用说,那些令人叹之色变的D品,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存在着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可以切切实实地对人体产生影响。这种影响通过该物质,直接作用于身体器官之中,或急性,或慢性。物质滥用的本质在于存在着一个被滥用的物质,而手机成瘾并不存在着这样一个物质。

图片来源网络

有的朋友会说,悥师,那么赌瘾、抽奖瘾、购物瘾这些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些所谓的“瘾”更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癖好”,而非是心理学和医学上定义的生物性质的成瘾。因为不存在一种具体的物质足以作用于人体,但是的确让人产生了某种奇特的依赖性。但是,当我们仔细剖析这背后的原理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内容物的背后,都是一种精神心理运动产生的强迫症。这是一种被迫的感觉,人们会认为自己是被“某种力量“推动着去做这些事情,哪怕自己下定了决心了,还是会无法战胜他们,所以一言蔽之,既统称为:上瘾。但是实际上,这种上瘾,它并没有一个切实可靠的物质作为中介。这一类的”上瘾“,是一种我者的主体性被体验为他者感的一种错乱。

手机成瘾,更多地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我们在玩手机的时候,并不存在一个具体的物质对我们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手机,更多的是一种媒介物,一种承载了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射,而且是被进行了多次加工之后的存在物。我们并没有对手机这个现实中的物质实在上瘾,因为那不过是一个金属壳子加上一大堆电线路。而且,比起酒精成瘾,尼古丁成瘾的单向性,手机所引发的”成瘾“不具备单向特质。每一个“手机成”个体都是不同的。这就使得这个概念本身就遭受了挑战。


沉迷手机是不是心理问题

通过论述我们知道了,“手机成瘾”是个伪命题,那么,沉迷手机是不是心理问题呢?扪心自问一下,你一天玩手机的时间有没有超过6小时,你是不是通勤路上在使用手机,是不是上厕所的时候也会使用手机,是不是坐着没事的时候也会玩一下手机?所以,你是不是也和我们在谈的这个小A一样会频繁使用手机?(包括现在你在看我的文章,你也在使用手机) 那么我们觉得小A心理有问题,那么你呢?为什么你觉得你自己心理就没有问题?

我们注意到,小A在使用手机上是一种缺乏自制力的,而且是存在强烈对抗性的。小A把自己的独立存在的本质寄生在了手机上,而手机上具体的某个体验成为了小A主体的一部分。失去手机之后的小A为了维持自身主体的完整性,所以采取了极端的行为。我们不会因为玩不到手机而不加节制地折磨自己,更不会因为玩不到手机而不加节制地殴打自己的母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A是有问题的。

那么,小A是哪种心理疾病呢?不让小A玩手机,小A会烦躁,会焦虑,会变得极具攻击性。小A得知无法玩手机之后,会抑郁,会难受,会感到空虚。小A每天晚上玩手机玩到深夜,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将现实理解为游戏世界,但是清醒后就不再这么认为。小A认为自己不受控制地玩手机。小A觉得自己没有病。那么小A是不是有病呢?

剥离手机这个属性,或者替换成其他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立。比如,收集卡片成瘾,比如偷窃成瘾,比如暴力破坏成瘾等等。而且,小A从始至终,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没有病。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这个时代的难题

一般而言,小A的家庭教育系统肯定存在某种问题,但是事到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回到过去。小A 已经完全拒绝和任何人进行交流。心理咨询师为遵守伦理准则,不得在咨询室以外的场所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学校老师需要处理班级事务,而不是将所有精力集中到一个学生身上。家长对此尽管无可奈何,但亲戚朋友们也无法提供任何帮助。

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小A殴打母亲,以及轻生这个既定事实。就算小A事后会道歉,会内疚,但是在那个当下,他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是得不到保障的。这是非常可怕的危机事件。因为一时的冲动,所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生命的流逝,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创伤。就攻击性这一点上,小A需要进行监护式治疗。这个场所就是精神科医院。因为小A存在不自知,存在过度滥用手机,存在对父母的强烈攻击性,存在自我毁灭倾向,存在反社会倾向,所以需要进行住院治疗。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所面临的最棘手的心理问题之一。也是当下,我们所有心理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创伤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预防胜于治疗的口号震天作响。可是,面对这些既成的客观事实,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能怎么做?

——2021.12.13《21世纪心理学:手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手机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手机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