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赘生物是怎么回事(胆囊赘生物是怎么引起)胆囊赘生物是怎么回事(胆囊赘生物是怎么引起)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胆囊赘生物是怎么回事(胆囊赘生物是怎么引起)

胆囊赘生物是怎么回事(胆囊赘生物是怎么引起)

小王的父亲今年50岁,在一次体检中发现有直径0.5cm左右的胆囊息肉。因为小王之前曾看到过胆囊息肉会恶变引起胆囊癌的消息,就要父亲赶紧去手术。可父亲来到医院后,医生却说不需要着急做手术,定期随访即可。

其实,像小王父亲这样通过体检查出胆囊息肉的患者有很多,而且多数还很年轻。而患者在被查出胆嚢息肉后,都会感到担心和紧张。虽说胆囊息肉不会对患者有直接性的危害,但总感觉它就像是在身体里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恶变的可能。胆囊息肉真的就这么可怕吗?是不是一旦发现就得赶紧切除?

胆囊息肉的分类

胆囊息肉是一种存在于胆囊壁上的赘生物。胆囊里长了息肉,患者一般不易察觉,多数是在偶然的B超检查时才发现。

从病理性角度来看,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胆囊胆固醇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和胆囊腺瘤。此外,还有炎性息肉,比如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结石,刺激了胆囊壁,使得胆囊黏膜发炎,就会形成一个假性息肉。

临床上将胆囊息肉样病变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其中,胆囊胆固醇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为非肿瘤性息肉,胆囊腺瘤为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主要是胆固醇性息肉,其多在1cm以内且生长缓慢,不具备息肉的组织结构,属于假性息肉。而肿瘤性息肉是指由胆囊本身腺体增生所致的息肉病变,是胆囊真性息肉。

用不用治,息肉自己说了算

临床观察发现,多数胆囊息肉患者为非肿瘤性,不会癌变。而被认为是癌前病变的胆囊腺瘤发生率并不高。所以说,对大部分人而言,发现胆囊息肉不用过于担心。

目前,对于胆囊息肉手术的指征总体趋向一致,主要包括:胆囊壁厚>3 mm时,无论息肉大小;胆囊壁无增厚时,息肉直径≥1 cm或短期内迅速增大(>3 mm/6个月);年龄>60岁;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对于其他息肉可定期复查(第1次复查间隔3~6个月,如无增大可延长间隔时间),若息肉大小长期无变化或发现息肉为多发,则假性息肉可能性大,可继续观察而不必手术。

哪些人容易出现胆囊息肉?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被查出胆囊息肉,主要与人们不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目前认为,胆囊息肉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饮食不规律、不爱吃早餐;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纤维素以及多渣食物;喜欢喝酒;工作、生活压力较大;长期熬夜;运动量少、肥胖等。

因此,要预防胆囊息肉的出现,就要做到规律饮食,早餐吃好;保持低胆固醇饮食,尤其在晚上更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加强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长期高压工作;规律作息,不要熬夜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胆囊赘生物是怎么回事(胆囊赘生物是怎么引起)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