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乎子是怎么回事(宝宝出疹子是什么症状)宝宝出乎子是怎么回事(宝宝出疹子是什么症状)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宝宝出乎子是怎么回事(宝宝出疹子是什么症状)

宝宝出乎子是怎么回事(宝宝出疹子是什么症状) 01 一场跳绳惹出的风波

昨天晚上带萌萌出去运动,约好了她的小伙伴一起在学校操场里面玩。在小伙伴来之前,萌萌跟我说如果小伙伴来了一起玩跳绳,希望可以两个小伙伴一起来跳。我说好,答应小伙伴来了以后,我们就这样练习。可是当小伙伴到了以后,因为忙着打招呼,我们却忘了告诉小伙伴这件事情。

正式跳绳的时候,两个孩子的兴致都特别高,都想要先跳绳,当时小伙伴说,她要自己一个人先跳,而萌萌这个时候则一直说要一起来跳。我考虑到小伙伴是客人的身份,而且小伙伴的个子相对来说稍微矮一点点,所以就建议说,那就小伙伴先跳,萌萌后跳,然后我们再一起跳。正在商量的时候,萌萌情绪低落下来,看大家开始跳绳了以后,萌萌一个人独自不开心的走开了。

大家一起喊萌萌回来,但是她不愿意。我们跳了几个绳以后,小伙伴和我一起去喊萌萌回来,但萌萌的情绪似乎更大,安慰了两句以后,反而大声哭起来。当时小伙伴的家长一直劝萌萌,我和萌萌的爸爸,也一直跟她讲道理,我们告诉她:是妈妈和你约定好的,而不是你和小伙伴约定的,你没有提前告诉小伙伴,所以小伙伴并不知情,因此也没有违反约定,当然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你这样生气并没有道理。但是萌萌不接受这个说法,反而越哭越大声,泪流满面。

萌萌爸爸有点生气了,说你要是这样,我们就回家吧。我也严肃的对萌萌说,你是希望现在,我们忘掉刚才的约定,重新开始约定,并和小朋友一起在这里开心的玩一晚上?还是我们一直带着这个约定没有实现的这种不愉快的心情回家,然后一晚上都在为这件事不开心?我让她选择。她很快平静下来,选择了前者,然后跟着小伙伴一起去玩了,而且过了很短的时间,她就开心起来。

一场跳绳惹出的风波

02 原来妈妈理解错了

我当时心里还有一点小得意,觉得我自己的方法又一次见效了,让女儿做了一个选择,让她明白有的事情不能太过于执着或纠结,要懂得去谦让和相处,做一个更好的调整。

但是我觉得萌萌今天情绪很奇怪,因为她平时不算一个很小气的孩子,所以到睡前说悄悄话的时间,我专门问了她今天为什么情绪这么大?没想到萌萌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萌萌说,因为我跟你约定好了,你答应了要让小伙伴跟我一起跳绳,可是当小伙伴提出,她想一个人跳的时候,你完全都不理我,也不听我说什么,我一直在旁边跟你说,我们说好了一起跳绳的,可是你完全不理我,只听小伙伴一个人的。

我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萌萌生气的原因不在于跟小伙伴之间,而在于我跟她之间。她很在意,我没有遵守约定,更没有去尊重她当时的感受。那一刻我也想到,我现在临近预产期,萌萌马上当姐姐了,如果说今后两个孩子出现类似问题,类似争论的时候,我会怎么做?

今后必然会有两个孩子都在同一时间高度希望被关注的状况,那么这个时候,我有没有可能随时兼顾到两个孩子的情绪。

让我们说点悄悄话吧

03 让我们说点悄悄话吧

想了一会,我才告诉萌萌:

这件事情首先是妈妈没有注意到你当时的感受,所以忽略了听你说话,这件事情妈妈应该道歉。

不过也希望你有时也要体谅妈妈,妈妈当时考虑到小伙伴是客人,你是主人,所以,出于礼貌就先听了客人的建议,没有注意到你这边也在说。

我能理解你在这种情况下的不开心,不过下次你可以直接告诉我,直接表达你的真实想法和情绪,可以跟我交流,但是,不要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因为你只是发脾气的话,不仅不会让别人知道你到底真正在想什么,还会给别人一个没有礼貌的不好印象。

你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样我们才有办法,知道你真正不开心的点在哪里,以及真正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才能够一起想办法来解决掉。

我们应该互相去理解,也积极去沟通,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而不是用发脾气,或者大声哭、使小性这些方式去表达,这样子的话,反而会让事情更糟糕。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关注别人的感受。有时可以适当地做出一些谦让,尤其当自己是玩具的主人时,可以试着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先放下来,先去让小伙伴玩一会,把自己的需求适当做一些让步。因为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要大家一起开心的玩,而不是谁输谁赢。只要是为了这样的目的,那如果适当谦让的话,我们就可以获得让大家更开心这样一个结果。

萌萌听完,认真点了点头,与我和解,拉钩约定今后的做法,抱着我安然入睡。

04 如何捕捉孩子的敏感情绪

这件事情让我自己思索了很久,首先是让我自己意识到,有时自己的盲目自信其实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也就无法解决到问题的痛点,方向不对,就找不准方法。

第二我也在反思,二胎时代的到来,如何去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情绪和摩擦,如何走进孩子渴望被尊重的内心,如何捕捉到每个孩子细微而敏感的真实感受,这是需要我们更多关注、判断和思考的。

作为家长,和善而坚定固然是一个好方法,但是,学会倾听,学会事后及时沟通纾解孩子的不良情绪,真正的去了解到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感受,也是我们急需补上的这一课。

思考并不成熟,只是把这些感想梳理下来,希望今后能悟出更多的教育方法来吧,打算回头补一下《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努力寻找答案。

教育需要不断的学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宝宝出乎子是怎么回事(宝宝出疹子是什么症状)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