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化疗后肠鸣是怎么回事(直肠癌化疗后肠鸣是怎么回事)乙状结肠癌化疗后肠鸣是怎么回事(直肠癌化疗后肠鸣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乙状结肠癌化疗后肠鸣是怎么回事(直肠癌化疗后肠鸣是怎么回事)

乙状结肠癌化疗后肠鸣是怎么回事(直肠癌化疗后肠鸣是怎么回事)

化疗是胃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之后也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说,肿瘤患者在化疗第1、2个疗程的反应会比较轻,这是由于这个阶段的患者身体免疫力还比较高,有抵御化疗药物副作用的能力。但当化疗进行到3、4疗程的时候,不良反应就会越来越多,痛苦也会加重,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化疗药物的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也会有口腔黏膜或消化道黏膜溃疡导致的便血的情况。



据统计,胃癌化疗相关性腹泻发生率达50~80%,其中超三成患者会发生严重腹泻。现代医学认为胃癌化疗出现消化道反应,主要是因为化疗药物的体内蓄积,导致肝肾损伤、电解质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等各种毒副作用。


因此临床上往往以洛哌丁胺等标准治疗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些药物只能起到缓解作用,无法根治,且容易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电解质紊乱等发生可能。因此面对化疗后消化道反应,临床上往往会通过中医疗法,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有效缓解化疗后消化道反应


中医认为,化疗作为一种外来药毒,经口服或静脉给药时会直接损伤中焦。术后患者原有消化道结构被破坏,水谷运行途径发生了改变,中焦失去了脾升胃降的气机平衡状态,则易因化疗药物刺激产生各种恶心、呕吐、腹泻、纳差等消化道反应;


此外,大部分胃癌患者受肿瘤或者手术及化疗攻伐,经此一泻,虚则更虚,此时腹泻属虚寒,腹泻日久,在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会致气损及阳,脾虚及肾,更恐甚者因伤正气致癌毒再发。因此治疗上往往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期论治。



腹泻初起,治以燥湿、渗湿并举


化疗后24小时内所致的腹泻一般归属于急性腹泻范畴,究其原因,盖药毒寒凉,此属阴邪困脾,经口或静脉给药易困脾胃,使术后已伤之中焦运化失司,致湿注大肠。此时化疗用药剂量尚轻,腹泻症状初起,病机以寒凉药物困阻中焦,湿阻胃肠为主,湿胜则濡泄,辨证当属“寒湿困脾证”,故治疗当以渗湿利水为要。需要注意的是,此寒湿困脾证仍需把握消化道肿瘤的术后化疗的整体方向,非属实寒,因此治疗上并非一味散寒,而是给湿邪以出路。运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法,从而达到燥湿、渗湿并举,给湿邪

以出路,灵活运用可收佳效。


而化疗24小时后出现的腹泻,往往是由于药毒蕴结中焦,积滞肠腑,久则生变,损伤胃肠。脾贵在运,脾失健运,精气失于游溢,清阳不升,中气下陷则生飧泄,多属脾虚气陷证,治疗上应注意中焦脾胃,取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法。



腹泻日久,应以扶正温阳论治


若患者腹泻初起未经及时诊治,致腹泻日久,此时除脾气亏虚外,更会气损及阳而致阳虚泄泻,此时则应调整阴阳,温阳止泻。在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腹泻日久时能顾护后天之本,健脾以扶助人体正气,在温阳运脾的同时使湿邪得以消去。


治疗还需注重以扶正驱邪,抑制癌毒生长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胃癌患者大多脾阳不振,加上长期化疗药毒刺激进而损伤肾阳。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倘若肾阳亏虚,机体就会处于虚弱状态,抵抗力约会急剧下滑,此时人体表现出腹泻不止、阳气虚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还会导致无法耐受化疗,从而导致治疗停滞。因此在此治疗空窗期癌毒易乘虚而余薪复燃,易致转移或复发。


因此除了缓解腹泻之外,治疗上应以扶正驱邪为法,注意温运脾肾养正以消癥解毒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并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后续治疗。



病例分享:


徐老先生,71岁,2019年11月7日初诊。主诉:泄泻1月余。患者胃癌术后4月,行“奥沙利铂100mgd1,8+卡培他滨1.5gbidd1-14”方案化疗3周期,出现腹痛、腹泻,甚则泻下水样便,日行3~4次,肠鸣。口干,食欲尚可,食后小腹疼痛,便后稍减,尿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中医诊断:胃癌病,脾虚湿热证;治以健脾化湿,理气和中为法。处方:太子参、麸炒苍术、麸炒白术、炙甘草、葛根、防风、黄连、广藿香、石见穿、白花蛇舌草、芦根等药材。共14剂,水煎,日2服。


二诊:药后腹泻减少,大便仍未成形,日行2~3次,受寒饮冷则腹泻加重,腰腹偶有冷感。口干不显,小便清长,黄腻苔已化,脉细。此为脾肾阳虚,运化无权,治宜温养脾肾,固涩止泻。原方去芦根、黄连、藿香,加肉豆蔻、制附子、炮姜。共14剂,水煎,日2服。


三诊:药后大便已成形,每日一次,腰腹渐温,小便调。继服原方14剂,巩固疗效。后随访患者示腹泻未作,大便质软成形,日一次,腰腹无冷感,小便调。



小结:很多患者都担心化疗后再服用中药是否会加重症状,其实正确的中医药治疗不仅不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化疗,还能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提高化疗敏感性,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改善化疗期间产生的毒副反应。


如本例患者,由于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腹泻日久,脾胃受邪,运化不健,湿盛为标,治以健脾化湿,理气和中,方中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益气健脾,苍术、白扁豆、薏苡仁健脾化湿,猪苓淡渗利水、行气和中。葛根、防风升阳止泻,石见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使湿邪得化而濡泄自止。用药月余,患者腹泻未作,脾运得复,化疗6周期后食寐亦如常人。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信心和希望!有需要了解更多中医药抗癌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乙状结肠癌化疗后肠鸣是怎么回事(直肠癌化疗后肠鸣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