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中发苦是什么原因(人口里发苦是什么原因)人口中发苦是什么原因(人口里发苦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人口中发苦是什么原因(人口里发苦是什么原因)

人口中发苦是什么原因(人口里发苦是什么原因)

1月17日公布了很多经济数据,也包括2021年的人口数据,不少人比较关注,也有不少人在后台问我,希望我来分析一下。

不过考虑到我上周才刚写了两篇关于人口的文章,为了不让大家频繁的沉浸在“人口焦虑”里,我就把分析2021年出生人口的文章给延后两天。

另外,上周五的闲聊里,我也跟大家提到过,过去这两年我也有一些分析人口的文章。

每次只要文章一涉及到人口、生育、教育等话题,大家的留言总是特别踊跃,而且关键是大家留言的焦虑值爆表。

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当前社会,大家最焦虑的来源,还是在结婚、生育和教育子女的问题上。

所以,每次写完人口分析的文章,我都要被留言区扑面而来的巨大焦虑感给淹没。

虽然我是一个比较理性,也比较独立自主的人,不怎么会随波逐流。

但看到大家都是这么认真,充满感触,写了大段感觉十分焦虑的留言。

我也是挺能感同身受的。

所以有时候,我自己也不知不觉看得焦虑起来。

于是,我只能每次都要跑去找小白抱一会,看着小白幸福而可爱的笑容,我心里的焦虑感才会慢慢被治愈。

每次看到小白可爱的笑容,我就会感觉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所以,虽然当前每年出生人口下滑的问题是比较严重,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太过于焦虑。

我们作为个人,也是社会的一份子,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很渺小的。

我们没办法去改变时代大势。

相比很多人看不清时代大势,而只能随波逐流。

我们也可以选择看清了时代大势,去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就是要让自己不要太过于焦虑。

我可以这么说,我们做任何事情,一旦陷入到焦虑状态,十有八九就已经出错了。

不管做什么事情,心态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保持比较积极、平和的心态,才能提高我们的成功率,事半功倍。

一旦处于比较焦虑、不安的心态,往往只会事倍功半,有时候还会好心办坏事。

这也是我的文章,为什么整体一直保持比较理性、冷静的风格。

虽然我会经常去跟大家提示风险、提醒存在的一些困难,不会盲目乐观,一味只说好的。

但整体来说,我的文章还是以传达这种拒绝焦虑的积极乐观心态。

所以,在开始今天文章之前,我就先给大家来做这一段心理按摩。

希望大家不用为人口问题,太过于焦虑。

而且说实话,在这个问题,我们焦虑了也没有用。

人口趋势是时代大势,不是我们个人力量能改变的。

像我这样面向公众的作者,可以基于自己的责任感,去做一些呼吁和鼓励。

而从个人来说,我们做好自己就够了。

过好自己的生活,好好工作,好好享受生活,这就是我们个人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而且客观来说,出生人口下滑,也并非完全只有坏处,实际上也有一些正面积极的影响。

虽然半年前,七普人口数据刚出来的时候,我一度也是比较担忧我们每年出生人口下滑速度过快所造成一些问题,把自己也搞得挺焦虑的。

但这半年来,我也渐渐看开了。

人口问题,一旦势成,是很难扭转。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说就任由出生人口下滑。

决策者肯定是要想办法去尽可能减缓出生人口下滑的速度。

但这是决策者需要操心的事情。

我们普通人,并不需要因此感到焦虑,比如结不结婚、生不生小孩、要生多少小孩,这更多还是我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是个人选择的权利,其他人是没办法道德绑架。

只不过,我作为面向公众的作者,我还是有义务去尽可能的做一些正向的呼吁和鼓励,宣扬传统的结婚生育子女的观念。

我反对一些大V在公开层面去宣传不婚主义、丁克。

因为如果人人如此,那么整个人类社会都会乱套的,所有人都不会有未来。

所以,很多事情,大家可以选择沉默,但终归还是要有人管,要有人去说。

这是我这样面向公众的作者,应该起到的一个社会和舆论的引导作用。

这种引导作用,应该是尽量正面、积极的。

但现在因为资本和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我们的方方面面、网络舆论都充斥着大量放大我们焦虑的现象。

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并没有必要这么焦虑。

比如说鸡娃这件事情,很多统计学数据都证明,小学时候的成绩对能否上重点大学的关联性并不大。

而很多家长,因为被一些资本和舆论宣传误导,人人都拼命要赢在起跑线上,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鸡娃。

这完全就是十分低效的无用功,甚至还可能起到反效果,扼杀孩子更多样化的天赋挖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每个人的天赋也都是不一样的。

但在鸡娃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里,能否成功的标准被模板化、唯一化、程序化。

结果就是只有符合这套鸡娃成功标准,拥有这样天赋的孩子,有可能脱颖而出。

但其他没有这样天赋,而是有其他天赋的孩子,可能就在这样的鸡娃里,被拔苗助长,扼杀了其原本的其他可能性。

我个人的教育观念是,小学时期整体还是挖掘小孩可能性的时期,要多陪伴小孩,去挖掘他所擅长的事情,去培养他的各种兴趣爱好,去寻找他的可能性,然后再做针对性的培养。

如果实在没有挖掘出什么天赋,上了初中,再去鸡娃也并不迟。

小孩的童年,实在没必要浪费在焦虑的鸡娃氛围之中。

当前每年出生人口持续下降,是过去这十几年来,社会诸多问题和矛盾积累沉淀下来的问题,原因很多,我之前文章已经分析过很多,我这里也就不赘述了。

但很多原因,都跟人们的焦虑感有关。

所以,我今天文章主要也是从如何克服焦虑着手,来跟大家聊聊2021年出生人口的问题。

(1)数据

我们先把最近5年的每年出生人口列一下。

2017年:出生1723万人。

2018年:1523万人。

2019年:1465万人。

2020年:1200万人。

2021年:1062万人。

这个下滑速度是相当快的。

仅仅5年的时间,21年的1062万人,就只是17年的61.6%,下滑了38.3%。

从上图可以看到,2020年的1200万人,已经创下历史新低。

而21年的1062万人,仍然进一步下滑。

不过,我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

虽然我在分析2020年出生人口的时候,跟大家强调过,2020年生小孩的人,大都是19年就怀孕了,基本是不受疫情影响。

所以,一些人说2020年出生人口下降,跟疫情有关,这点我是不赞同。

但现在我得强调一下,21年出生人口再次骤降,跟疫情是肯定有很大关系。

包括打疫苗也会影响一些人备孕。

所以,我们在看21年出生人口骤降的时候,也不能忽略疫情的影响因素。

但疫情的影响因素,我认为只是短期扰动。

生育率持续下降,更多还是我们社会方方面面诸多问题和矛盾的积累所导致的一个综合结果。

我半年前在预判21年出生人口的时候,我预计最低下限也就是在1000万人左右,最差的结果可能是人口面前负增长。

结果出来后,比我预计的下限结果要好一些。

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净增长48万人。

这个数据基本意味着,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是有很大的概率。

人口拐点基本是已经确定到来。

另外,随着我们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未来一段时间,可以预计我们每年死亡人数会持续上升。

而每年出生人口持续下滑的话,也意味着当我们步入人口拐点之后,这个人口下降速度也是会相对比较快的。

下图是历年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曲线图。

在2021年,这两条曲线,基本即将交叉。

可以说,这个每年出生人口的下滑确实是比较严峻。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从上图这个2020年我们的人口年龄结构可以看出来。

我们当前的年龄分布,有两个峰值。

一个是50~60岁这个年龄段,也就是我老爸他们这一代人。

一个是30~40岁这个年龄段,也就是我这一代人。

这两个峰值,分别对应,1960年~1970年的那一波婴儿潮,这波婴儿潮是我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波婴儿潮,当时每年出生人口都差不多有3000万人。

然后,60后这波婴儿潮的人,长大成年,20年后,差不多就是80年了。

当时虽然有计划生育,但60后还是保持比较传统的生育观,认为多子多福,所以还是有很多会想办法至少生两个。

像我就是比较典型的,老爸是60后,而我是80后。

我也是有一个姐姐,不是独生子女。

所以在85~90年,也有一波婴儿潮。

我们当前人口结构里的两个年龄峰值,刚好就对应上世纪60后和80后,这两波婴儿潮。

然后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就是我们当前10~20岁这个年龄段的数量,相比30~40岁的人,出现大幅度下降的状况。

这意味着,未来10年,我们的可生育人口数量,还会持续下降。

人口老龄化问题,还会更严重。

我们人口老龄化问题,会在我这一代人也变老的时候,达到一个峰值。

这差不多就是20年后了,其实也不是太遥远了。

所以人口问题,也确实不容忽视。

(2)解决问题

我是一直这么一个观点,我们人口长期下降,本就是我们一个目标,毕竟一直以来,我们人口的问题,是人太多了,而不是人太少了。

所以,我们正常是不需要因为人口下降而感到忧心忡忡。

但是,人口长期下降不是问题,然而每年出生人口骤降就是一个很大问题。

因为这会影响到这个社会未来的活力、经济等方方面面问题。

而且本身生育率低的问题,就是社会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积累的综合结果。

解决生育率低的问题,本身就是要去攻坚克难,要去解决高房价、高医疗、高教育的难题,要解决社会分配的矛盾,要解决资本裹挟的问题。

这一个个都是硬骨头。

但我们如果能啃下这些硬骨头,生育率低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包括生育率低的问题,也暴露了西方资本这种超大规模城市化的一些弊端,人们在这样高强度、高节奏的超大规模城市里,即使收入很高,其实幸福指数也并不强。

所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们也应该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比如,更加强调均衡发展,平衡沿海和内陆城市的发展,资源不再集中在超一线城市,适当朝二三四线城市倾斜,东西部发展战略平衡,等等。

这些看似跟生育率没有关系的问题,其实都是影响生育率的根本问题。

所以,解决生育率问题,我们决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需要从全局角度去出台系统工程、全方位配套措施齐发力。

并且,我们在解决生育率低问题的同时,可以有效的优化社会财富分配,缓解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并要持续降低贫富差距。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应该去努力解决生育率低的问题。

与其说,人们是因为生育率低焦虑,还不如说是因为现在社会充满的一些尖锐矛盾而焦虑。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人们的生活不那么焦虑,才能更有幸福感。

(3)观念与心态

另外再说点观念上的问题。

我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般不是独生子女的人,长大后,会有比较有二胎意愿。

反之,独生子女长大后,对于生二胎的意愿反而并不是那么强。

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问题。

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到大都给子女灌输只生一个好的思想,那么长大后,突然就告诉说,应该多生,这个观念上就没那么容易转变。

而非独生子女家庭,像我还是比较了解,一个人成长过程,多一个人陪伴,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并不希望我的小孩会自己孤零零的。

包括我老婆也是非独生子女家庭,所以我们都会比较有意愿再生一个。

这些都是属于观念上的问题,说白了,最近这5年,这个每年出生人口下降速度实在太快了。

导致人们的观念还是很难一下子扭转过来。

5年前还在宣传优生优育,甚至鼓励晚生晚育,突然一下子就要鼓励人们多生,这个巨大的观念惯性问题,也是不容忽视。

这一点我之前文章没有提到过,我这里就顺便补充一下。

当然,我还是之前的观点,在是否生二胎的问题上,我认为女性才有决定权,因为生小孩的过程,女性所承受的磨难和痛苦都要多得多,包括生完小孩,女性所要付出也是多得多。

所以,这一点也是需要尊重女性的意愿。

像我是完全由我老婆决定还要不要再生。

像这个也是属于观念问题。

包括现代社会,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让更多女性会更为自己考虑,这也是当前结婚率和生育率持续下跌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不单单只是女性,现代社会,人们会更加注重自身,这也是观念层面的影响。

这种观念层面的影响,“注重自身”也是存在一种认知偏差。

很多人认为,自己一个人活着,就是在享受生活,就可以活得很惬意。

我是不太赞成这种观念。

人整体来说,并不是独居生物。

我们还是需要有家庭,还是需要有后代,这种天伦之乐的享受,也是一种享受。

虽然在享受这种天伦之乐的同时,可能也要付出很多艰辛。

但人活着,本就是痛并快乐着。

你即使奉行不婚主义、或者丁克理念,但自己一个人,就真的完全在享受生活,没有一点忧虑和烦恼吗?

难道不也是痛并快乐着吗?

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而且人的思想是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但可能过几年就会发生变化。

包括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

人在终老的过程里,有没有子女相伴,差别还是很大的。

不要指望自己存够钱,就能自己养老,现实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要子女陪护的时候,要是身边都没有个亲人,那种孤独感比死亡还难受。

所以,我个人的思想观念还是比较传统的。

而且另外一方面,这种天伦之乐的享受,是言语很难形容,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这种天伦之乐,人和人还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幸福很多时候是没办法共通的。

但焦虑却像病毒一样,可以快速传播,不会有人和人之间的差异。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让别人感到幸福很难,但要让别人感到焦虑,却很容易。

所以现在网络上贩卖焦虑的人会那么多的缘故。

但我还是会希望把我享受这种天伦之乐的幸福感,试着传递给大家。

所以,我偶尔也会晒晒小白的一些照片,也只是因为一开始晒小白的照片,很多人都说小白很治愈。

这些,我也都是秉持着,尽人事知天命的心态去做。

虽然我确实没办法改变什么,但任何事情,也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最终聚沙成塔,才可以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这样“不穷也不达”的中间状态,不应该独善其身,也没有能力兼济天下,那么我能做的就是把我的一些思想理念,通过我的文章传播出去,能影响到一些喜好看我文章的读者,给大家传递一些理性、冷静、积极乐观的心态,我认为这就够了。

而我们作为普通人,更多还是做好自己就够了。

平常遇到很多问题和矛盾,也没必要让自己太过于焦虑。

很多事情,其实都是被一些资本、舆论,别有用心的放大了我们的焦虑感,实际情况也并没有那么糟糕。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人口中发苦是什么原因(人口里发苦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