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恒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泳恒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泳恒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

泳恒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游永恒

大学的外部环境展现了一个大学的基本气质

大学要有教师工作室,这大概不该有太多的疑问。但我国高校教师拥有个人工作室的不到15%,有工作室的教师主要集中在一些著名的大学,很多普通的大学连共用的教师集体工作室也没有。事实上我国多数大学都没有教师工作室或教师办公室,或者只是给少数 “著名” 教授提供工作室,这是同发达国家大学相比具有的一个显著差别。

在大学教育中,教师的工作室是教师的基本工作条件,每个教师有自己的办公室也是大学精神与文化的一部分。事实上,至今我们很多大学对教师工作室都缺少文化认知。

教师工作室有特定的文化意义,首先,有工作室教师就有了一个可以安心备课,深入思考,做研究,与学生交流的地方,这是一个让人有归属感的、心灵放松的“精神家园”,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加强工作责任心,让教师远离浮躁,静下心来教书育人 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 其次,高校教师不是校外“个体户”,教师工作室可以让教师有一段静下心来的时间 “生活”在学校里,这使教师感受到,他们是学校的一部分,是院系的老师,是工作团队的一员,这对于增强大学的凝聚力,培养对大学和院系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一些管理者的眼中,教师工作室还是稀缺资源,教师当然不能随便拥有。另外、个人有教师工作室还是受重视的象征,甚至还隐含着某种权利的给予,当然只能给那些贡献突出的 “人才” 。

几十年来由于多数大学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建教师工作室的问题,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几乎多数时间都在家里工作。当然很多教师适应了这种文化以后也乐在其中,正好脱离监管,干自由职业,外面兼职也方便。但这就带来了两个突出的问题。

第一、无法对学生进行认真的学业指导。我国的高校教师同学生交流的时间基本上是下课休息的几分钟,这样短暂的时间,师生交流根本无法深入,更谈不上细致的学业指导。

大学因为没有一个让教师静下心来停留的地方,教师上完课后就回家,下课就走人,已是我国大学的常态,甚至导师指导研究生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地点。这就导致大学的教师同学生的交流互动层次浅薄,师生之间难有深入的学术讨论和心对心的交流。这是我国高校教学质量尤其是本科教学质量不能令人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美国的大学里,没有教学与科研工作之外的学生工作队伍,大学里的教师都要在学习和研究上指导学生,这就是“全员导师制”。在美国的各个大学中你能在教师工作室门上看见他们贴出的接待和指导学生的时间(office hour),指导的学生既包括本科生,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由于这种全员导师制以及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室这种条件上的便利,客观地讲,他们师生之间的交流,学术上的指导比中国的大学深入得多。

第二、由于没有教师工作室,中国的大学教师除了上课外,基本上不在学校,除了业务和政治学习时间以外,高校教师之间见面不多,交流匮乏,领导与教师之间也很少发生面对面的互动,这就导致很多高校里教师群体缺乏凝聚力,共同价值观淡漠,团队精神涣散,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共同目标缺少认同。

西方国家的大学几乎都把教师工作室看成是教师基本的工作条件,是使教师安心工作,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发挥教师团队功能,认同学校文化所必需的条件而不是什么“工作福利”。记得多年前我申请到美国一所大学做高访学者,这个大学就是因为暂时没有空余的教师工作室,让我推迟了一年。在他们看来,没有教师工作室就不具备让外国学者来做学术交流的条件。

教师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空间

有人说由于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的大学还不具备给教师提供工作室的条件,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美国,英国的大学其实还在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考虑教师的工作室,上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大学教师基本上都做到了每位教师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几个教师分享一个工作室,难道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还不如他们那个时候?

看看大学的硬件设施和宏伟的建筑,你就会发现,大学其实不缺修建教师工作室的资金,而是设计大学的时候根本没有这种想法和“规划”,缺少这种规划的背后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产生教师工作室的大学精神与文化。

是的,我们至今还把教师工作室看成是一种福利,一种好处,得到了那是一种恩惠,是只有少数人才配享有的身份与权利,大学的大楼里除了领导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外没有教师的栖息地,这大概也是一种 “机关文化” 的特点。

在狠抓教学质量的今天,我国有一些大学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并努力创造条件,提前规划,为教师提供工作室,让教师静下心来工作,为教师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这是进步,是大学 “现代性” 的成长。

教师工作室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泳恒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