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后血糖低是什么原因(靶向药引起的高血糖怎样解决)靶向治疗后血糖低是什么原因(靶向药引起的高血糖怎样解决)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靶向治疗后血糖低是什么原因(靶向药引起的高血糖怎样解决)

靶向治疗后血糖低是什么原因(靶向药引起的高血糖怎样解决)

现在看到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可能因为生活的环境、工作环境或不良习惯造成的。对于肺癌的治疗,常见的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化疗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几种。目前来说很多人会选择靶向治疗,因其具有疗效好、副作用低等特点。

在治疗过程中,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化疗相比,已经大大降低了,但是随着人们对于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如何降低这些不良反应逐渐被人们所关注。那么利用靶向药治疗肺癌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腹泻

造成原因

在靶向药物治疗肺癌时可能会造成胃肠毒性而有腹泻的产生,这是比较明显的靶向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多为剂量的依赖性。每个患者对靶向药的耐受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应对有一定也就不一样了。为了区分患者腹泻的严重程度,对腹泻的等级进行区分,为后续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应对方法

由于腹泻可造成大量胃肠分泌液损失,产生的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紊乱,应该让患者卧床休息,鼓励饮水,吃流质或半流质等小渣食物,如牛奶、粥、细挂面等

凡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等不应吃,以防刺激肠蠕动使腹泻加重,为防止由此引起的体内维生素 C 缺乏,可让病人饮果汁及西红柿汁等;

腹泻严重者应禁食,而从静脉补充水分及营养;

由于腹泻排便次数多,病人肛门周围皮肤常因粪便刺激发生炎症,故每次便后应用软纸揩拭,温水洗净,并涂以四环素软膏或紫草油;

注意事项:

腹泻物含有大量有害细菌,会导致皮肤损伤、疼痛,可用温水均匀地清洁肛门附近区域,去除有害细菌。

肝损伤

造成原因

目前已公布的不同EGFR靶向药的III期临床研究中,肝损伤的发生率为5%-55.3%,≥3级的发生率为0.4%-26.3% 。发生肝损伤时部分患者可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淤胆明显者可有全身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和瘙痒等。少数患者可有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甚至关节酸痛等过敏表现,还可能伴有其他肝外器官损伤的表现。

因此,对于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相应非特异性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到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但无症状患者,并非一定能排除药物性肝损伤可能。

应对方法

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

充分权衡停药引起原发病进展和继续用药导致肝损伤加得的风险;

根据肝损伤的临床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等重症患者必要时可考虑紧急肝移植。

注意事项

停药物,能否再能用同一个靶向药或换其它靶向药进行治疗,目前没有明确的共识和推荐。对于患者而方,除了使用靶向药以外,有可能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包括其它处方药、中药、保健品等。因此当出现肝损伤时,患者应将这些信息告知医生,以便医生找出肝损伤的原因,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皮肤不良反应

造成原因

EGFR药物治疗通常会引起皮肤不良反应,如皮疹/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瘙痒和指甲/甲周组织的炎症。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正常治疗无法继续,严重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其中又以皮疹/痤疮样皮疹和甲沟炎两类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在靶向治疗2周之后,多见于头皮,面部,颈部和胸背部等。

应对方法

治疗痤疮样皮疹1级时,可使用1%-2%的红霉素;治疗2级痤疮样皮疹时,可口服土霉素。

治疗1级甲沟炎时,可外用1%红霉素、1%四环素、1%氯霉素和碘软膏和20%硝酸银。

治疗瘙痒时,可使用抗组胺药,如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药物。

口腔粘膜炎

造成原因

根据不同的分级进行不同的处理,根据患者自身的临床症状来明确分级。

应对方法

对于1级和2级症状较轻的患者,在这期间可以使用一些漱口液帮助伤口愈合,尽量不要选择市场上漱口液,因为那些漱口液酒精含量比较高,会刺激口腔黏膜,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

保持口腔湿润和清洁,饭后睡前可以使用软毛刷刷牙,尽量不要使用含氟牙膏。平时尽量避免食用粗糙,辛辣,生冷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3级及以上,症状较严重的患者,需要给予及时的治疗:3-4级处理方法

(1)与经治医师沟通EGFR靶向药物是否需要减量或停药;

(2)请临床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膳食,摄入流食或半流食,防止呛咳;

(3)如严重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可全身给予止痛剂和抗焦虑药物:吗啡、芬太尼、多虑平;

(4)控制口腔多重感染:口腔真菌感染可口服制霉菌素;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可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涂布双口角,如口腔粘膜出现大范围病毒感染病损可口服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 ;如口腔粘膜炎经治疗恢复至≤2级,与经治医师沟通,可重新使用EGFR靶向药物。

(5)警惕因深大溃疡引起口腔粘膜、牙龈渗血并止血 ;必要时实施肠外营养治疗。

间质性疾病

原因

间质性疾病(ILD)是以肺间质为主要病变的众多异质性疾病的总称,EGFR导致的ILD主要是间质性肺炎,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要高度关注。主要临床症状常见以咳嗽(以干咳为主)起病,伴或不伴有渐进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发热。

应对方法

(1)临床上一旦发生或怀疑ILD时,应立即停止EGFR靶向药;若有引起或加重ILD的合并用药(如博来霉素、胺碘酮等),可换用其他对ILD无影响的药物;

(2)对于确诊或高度怀疑EGFR-TKI相关性ILD的患者,应立即开始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并注意补充钙及维生素D,监测血糖,预防消化道出血:

1级:密切监测症状体征和血液学检查,一旦恶化,按2级-4级治疗;

2级:起始泼尼松龙0.5 mg/kg/d-1.0mg/kg/d或等效药物,持续2周-4周症状体征恢复后缓慢减量,总疗程至少6周 );

3级:起始泼尼松龙1.0 mg/kg/d-2.0 mg/kg/d或等效药物,持续2周-4周症状体征恢复后缓慢减量,总疗程至少8周;

4级:甲泼尼龙500 mg/d-1,000 mg/d冲击治疗,3天后泼尼松龙1 mg/kg/d-2 mg/kg/d,持续2周-4周症状体征恢复后缓慢减量,总疗程至少8周-10周;

(3)发生呼吸衰竭时行机械辅助通气

由此可见,多数靶向药的不良反应都是可以预防和可控的,所以患者不要被靶向药的不良反应所吓倒。希望患者不要擅自停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调整,这样对于肺癌的治疗才是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靶向治疗后血糖低是什么原因(靶向药引起的高血糖怎样解决)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