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癌是怎么回事(癌是什么原因)是不是癌是怎么回事(癌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是不是癌是怎么回事(癌是什么原因)

是不是癌是怎么回事(癌是什么原因)

癌症一直都是阻碍人类健康和长寿的“拦路虎”,虽然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疾病都能通过现代医疗技术攻克,但针对癌症这块难啃的骨头,仍然没有什么广泛且有效的彻底治愈方法。所以,现在的癌症仍然以治疗的方式为主。

但也正因为如此,预防癌症更需要趁早,及早地发现可能存在的癌症隐患,才能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而想要知道自己的身体里到底有没有癌症,上厕所的行为就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

体内有没有癌症,不妨上个厕所看看

为什么上厕所能够判断癌症风险?上厕所的2个目的,排便和排尿,其实都是人体代谢行为的体现。

要知道,新陈代谢是辐射全身的一种生理行为,某些器官在受到癌细胞影响时,会导致代谢环节出现差错,作为最终代谢行为的排便和排尿,也会有所反应。比如尿血,便血,排尿排便困难等,虽然不一定是癌症造成的影响,但多留一个心眼,提前做好癌症的预防,总归不是什么错事。

上厕所的哪些表现,可能存在癌症隐患的可能性?

癌症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癌症,也会对应不同的症状。列举3种,分别对应4种癌症,朋友们可以对照自查一下。

排尿出血并伴随疼痛——或因前列腺癌、肾癌

尿液是肾脏的“镜子”,如果排尿出血,则说明参与水液代谢的前列腺,肾脏等器官存在出血症状。

而出血也同样是癌症的典型表现之一,因此有可能是肾癌或前列腺癌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如果是前列腺癌所引起的排尿出血,因为尿道挤压和癌细胞组织对前列腺的刺激,因此在排尿时会产生疼痛感,长期出现类似情况,还请合理加以区分。

排便潜血,并且有发黑的情况——可能存在大肠癌隐患

不仅仅是排尿,排便出现潜血,甚至是发黑的情况,则说明肠道内部可能存在肿瘤聚集,导致粪便在形成的时候渗入血液,导致粪便潜血的情况发生。例如结肠癌,直肠癌等,粪便潜血也同样是主要的症状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排便时伴随着鲜红的血液流出,则大概率不是大肠癌,有可能是痔疮或者肛周囊肿所造成的流血症状,加以区分,及时求助医生进行防治。

尿液长期发黄并伴随排尿困难——或被肝癌“盯上”

可能一些朋友会想,肝癌和尿液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肝脏中的胆红素生成,和肝脏的健康程度挂钩,肝脏健康隐患大,胆红素水平也就会更高。

而胆红素是需要通过身体水液代谢出去的,尿液中的胆红素量多,就会出现长期发黄的情况。即便是古代中医,也有“肝司二便”的说法,证明了肝脏和排泄系统的联系性。

因此,如果长期出现排尿发黄,并且通过饮水等方式没有办法改善,就要适当考虑是否是肝脏健康问题,有可能存在肝癌隐患。

综上所述,虽然上述症状并不能代表就一定得了癌症,但是,即便是存在一丁点的风险,对癌症的预防也不能马虎,大家在上厕所的时候可以适当自查一下。当然,如果存在类似的症状,也不用太过慌张,采取合适的癌症筛查方法,确认具体病情。

上述4种癌症,怎样开展癌症筛查?

首先是前列腺癌和肾癌:前列腺癌的筛查可以每年进行一次PSA检测,也就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通过抗原的表现形态,能够有效筛查前列腺癌。

而针对肾癌,可以采用B超,CT平扫,活检等方式,检测是否存在潜在的癌症隐患。

针对大肠癌的筛查直肠指检和肠镜,应该是最直接,也是最能有效检测出肠道健康状况的方法。建议有需求的朋友每隔2到3年做一次,能够极大地降低肠癌的罹患风险。还有例如血液检测,CT检查等方法,根据不同的病情条件,可以进行适当选择。

肝癌的筛查:如果存在比较高的肝癌风险,可以每隔6个月左右,进行一次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检测,用来排除肝癌或例如乙肝,慢性肝炎等严重的肝脏疾病风险。

总而言之,癌症的预防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在上厕所的同时,也可以留心观察一下自身症状,防范癌症的入侵。一旦发现状况,及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癌症筛查,全方位地防癌抗癌,从而维护身体的健康。

参考资料:

[1]《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号都被忽视了!》.健康时报,2020-12-27.

[2]《肠癌癌的早期筛查》.中国抗癌协会,2018-7-3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是不是癌是怎么回事(癌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