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学习不用心是怎么回事(娃娃读书不用心怎么办)娃娃学习不用心是怎么回事(娃娃读书不用心怎么办)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娃娃学习不用心是怎么回事(娃娃读书不用心怎么办)

娃娃学习不用心是怎么回事(娃娃读书不用心怎么办)

相信经常带孩子辅导、陪读的父母会深有感触,特别是花费大量时间在孩子学习上的。都明白让孩子主动学习,发挥他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多么省心又幸福的事情。

问题现状:大部分父母总是感觉很费妈、费爸,孩子的学习总是需要牵着走,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不是去玩手机,就是去干别的,实际情况还有有很多种。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动机不足。如何提高呢,希望以下5点能帮助到您!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非常重要】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思维简史》,是由美国的蒙洛迪诺理论物理学家所著,读完以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也是向书中所说的:人类的高度,在于我们的求知欲。

以下是原书中的简介:说从古埃及文明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奇妙算法,从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从推理文化的诞生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现代量子物理等学科的形成,历数了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提示了这一切背后的发展动力,那就是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

兴趣和求知欲的重要性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孩子天生就像一张白纸,他需要父母去填补,去激发。好奇心,求知欲是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原始动力。

孩子成绩越是成绩不好,越要反其道而行之,越是要从其他方面去引导,去开发,而不是单独成绩出了问题。

(1)比如文科的学习:可以从故事开始,像一些过渡书籍:《神奇校车》、《萌萌鸟》,《卡梅拉》等。

(2)一些非常好的杂志,文理都适合,网上也有针对不同年龄段总结好的,这点我深有感触,比如万物、好奇号、哈博士数学杂志、博物、奇点科学、十月少年文学、小读者、少年时等等。总会有他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杂志又和学习挂钩,由问题导入,激发好奇心,不妨可以试试。

2:设置合适的目标

上篇文章给大家提到了一个心理学名词-自我效能感,就是一个孩子经历很多次失败后,他会感觉习得性无助,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心理暗示总是会失败,也没有进取的动力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现象。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合适的目标,比如父母求胜心切,给他定的分数目标太高,或者每天定的计划太多,辅导班上的太多等等,都会给孩子造成挫败感,要有同理心,换做是你,你是否能完成?所以定目标一定要实际,每个孩子的情况也不同,因材施教,目标要有阶梯性。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上几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很多同步教辅、预习教辅、各种阶梯试卷,包括三篇关于小学奥数教辅的阶梯推荐,用心的家长明白,其实每个后面都注明了难度、等级。不同水平的孩子在选择教辅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分数,能力,选择低和高的,都将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

4:表达明确的期望【心理学因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中国很多家长希望达到的目的,但是您的期望是否符合现实的环境呢,是不是期望太高?太低?总是一切以成绩说话,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德育,美育等等。

我想说的是,在给孩子定好明确的目标以后,要用心去爱他,很多事情都是明确的,比如成绩、锻炼身体、旅游、做家务、这些都是分开的,每个项目的目标也不同,很多家长容易参杂。

有很多孩子成绩分数这次没上去,就说不给你钱了,不带你去旅游了,这就是期望和做法混为一谈,影响甚坏,让他知道学习和钱是挂钩的,且不说功利性,求知欲也完全被泯灭了,而且带孩子旅游是因为你爱他,和学习没有一点关系啊!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以上说的都是做法,方法论,最后一点就很实际了,所有的努力还要有反馈,一年前读过一本书:《认知天性》,本书是由当今前沿11位心理学家,追踪10年的学习研究成果,非常有科学实验数据,里面有一点提到的就是---反馈,也就是我们浅意义化的理解考试,做题,加深印象,学习效果会更好。父母可以买来看看,里面还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这里不一一赘述

无论从成绩上,还是其他项目,你给孩子定的各种计划,各种目标,都是需要反馈的,这样你才知道你以前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任何做法,是不是有用的,实际的,然后再改变策略,从而达到应有的效果。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5种方法,如果有一点有用的话,也是可喜的,希望给迷茫的您带来一点帮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娃娃学习不用心是怎么回事(娃娃读书不用心怎么办)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