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新冠igm阳性偏高是怎么回事(新冠igm阴性偏高)查新冠igm阳性偏高是怎么回事(新冠igm阴性偏高)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查新冠igm阳性偏高是怎么回事(新冠igm阴性偏高)

查新冠igm阳性偏高是怎么回事(新冠igm阴性偏高)

作者:王生成

来源:医脉通呼吸频道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有位医学世家的同仁给我发来这样的一个问题咨询:

据悉,她和她母亲都是临床医务人员,当地没有确诊病例报道,但在最近医院组织做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同样也是当医生的母亲被检测IgG阳性,IgM阴性。她们全家人也都做抗体检测,其他人的新冠病毒IgG和IgM均阴性。也就是说,全家人只有她母亲出现IgG阳性。

那么,她母亲真的就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吗?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抗体检测可否完全取代核酸检测?

因为核酸检测假阴性太高,为了减少漏诊和误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首次指出:应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辅助诊断。同时,核酸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采用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

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将抗体检测结果列入到确诊病例标准,并指出抗体检测可以作为疾病诊疗动态检测的重要指标。

由此可见,抗体的检测可以有效地弥补核酸检测漏检的风险,发挥其在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的及时诊治及防控中的作用。

那么,抗体检测可否完全取代核酸检测?

不能!

因为感染可存在“窗口期”,且新冠病毒感染的“窗口期”一般是14天。也就是说,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一般需要14天才能在外周血中检测出病毒抗体的,而在“窗口期”内,无法检测血液中的病毒抗体,因此,IgM和IgG均为阴性。此时处于感染早期,病毒不断复制,核酸载量呈指数递增,达到核酸检测下限,核酸检测呈阳性。

因此,核酸检测能更早的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帮助缩短感染检出的窗口期,有利于更早的及时发现感染者。

那么,这位母亲的新冠病毒IgG阳性就一定是感染过新冠病毒吗?

不一定!有可能是假阳性!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啊?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也有假阳性?”。

这个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如果存在假阳性,那就极有可能会带来误诊,被误诊的人可能会遭到一系列被歧视和留下心理阴影的痛苦经历。

但不得不客观的说,目前抗体检测几乎没有100%准确率且100%特异性的项目,即使是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不仅有假阴性,同样也是具有假阳性。

新冠病毒IgM和IgG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人体感染病毒后,可产生IgM、IgG等特异性抗体。一般来说,IgM阳性是代表病毒正在复制、比较活跃、感染性强,提示处于感染急性期。IgG阳性且高滴度是表示感染在发生;阳性但低滴度,则说明既往感染过或处于感染中晚期,病毒尚未清除,或再次复发感染。

从理论上来说,感染新冠病毒后约7-14天可检测到IgM抗体,约21天可检测到IgG抗体。IgM的出现早于IgG抗体。且当IgG抗体出现后,浓度会持续增高,IgM则持续降低,直至消失,IgG抗体可较长时间存在。

一些轻症患者可因免疫反应的启动大幅滞后,产生抗体的时间也滞后,如有的在发病后28天才出现抗体阳性,甚至更久。

也就说,因为检测过早体内尚未产生足够抗体,或标本处理不当、检测条件不足、试剂盒稳定性不高等问题,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值得注意、提高认识和警惕的是,抗体检测也存在假阳性。

新冠病毒抗体出现假阳性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新冠病毒特异抗体IgM和IgG出现假阳性通常可由患者的类风湿因子等内源性或标本问题等外源性干扰物质所致,也可由于试剂盒阳性判断值(Cut-off value)的设定处于阳性判断值附近的弱阳性结果所致。

关于试剂盒阳性判断值的设定,常用的三种检测方法中,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是通过肉眼观察颜色有否来判断阳性和阴性,不存在阳性判断值的问题,但会存在不同检测者判断的差异。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则需要设定阳性判断值,而难以避免处于周边阳性一侧的结果会有一部分弱阳性,其实际为假阳性。

导致抗体检测出现假阳性的干扰物质,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内源性干扰物质一般包括类风湿因子、嗜异性抗体、补体、因使用鼠抗体治疗或诊断诱导的抗鼠Ig 抗体等。在日常的临床血清(浆)标本中,有相当比例的标本不同程度的含有上述各种干扰物质,从而可能导致测定结果的假阳性。

外源性干扰物质包括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贮存时间过长和标本凝固不全等。

其实,对于新冠病毒的很多问题还有很多未知,导致检测假阳性、假阴性的其他因素也在不断调查、试验和研究当中。

因此,新冠病毒特异IgM、IgG抗体仅作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指标或疑似病例诊断中与核酸检测协同使用,不能完全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和排除的依据。

综上所述,新冠病毒特异IgM或(和)IgG抗体阳性,并不代表一定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最后特别提醒的是,在对核酸检测信心不足的同时,也不要对抗体检测过于盲目迷信。

如果出现IgM或(和)IgG抗体阳(阴)性,还需要结合临床特点、流行病学和相关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尤其是建议需要2次以上的动态检测(而且,与定性相比,定量检测更重要),以避免被假阳(阴)性结果误导。

参考文献:

1. 张瑞 ,李金明. 也谈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抗体(IgM/IgG)检测的假阳性.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2020-3-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03-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2020-2-5.

4. 宁雅婷,侯欣,陆旻雅,等.新型冠状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技术应用探讨[J].协和医学杂志.2020-3.

(在框内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内容)

➤ 无症状感染者会引起新一轮疫情爆发吗?

➤ 注意!这种呼吸道传染病一直“生活”在你我的身边

➤ 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12个重要亮点的深度解读

➤“肺部感染”这个诊断是否应该摒弃?要先弄清楚这些问题

➤什么是“重症感染”,医保的这些规定合理吗?

➤法官说“胸外心脏按压致骨折,医方应负完全责任”。你认同吗?

➤坐飞机引起肺栓塞的“经济舱综合征”,这是没钱惹的祸吗?│临床心得

➤鼻窦炎、感冒可以用氨溴索治疗吗?可能你也犯错了!

➤“肺部感染”这个诊断合理吗?看专家怎么说!

➤世界慢阻肺日,你不能不知的那些“肺腑之言”!

➤“奇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时,怎么用才正确?

➤咳黄脓痰要不要用抗生素?来看指南怎么说!

➤多喝热水能治疗肺水肿?《攀登者》中的这一幕千万别效仿!

➤权威专家解答:新“支气管镜检查术应用指南”的六大疑惑。

➤ 还在为肺功能是以哪个值判断“阻塞”而困惑吗?给你权威答案!

➤ 哮喘总得不到诊断和控制?不怕,这个方法来帮忙!

➤ 这个让人非常惊奇又很容易误诊的病例,你见过吗?

➤ 看似简单的杵状指,这些实用的重要内容你未必知道丨临床必备

➤ 吸烟对身体危害大,为何国家不禁止生产烟?

➤ 再不戒掉你手中的烟,你的肺真的会“废”了丨世界无烟日

➤妊娠期哮喘该如何用药?这份重要“药点”请收好!

➤ 通过哮喘经典病例,看国内教材及指南的变迁和新进展

➤ 打鼾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心人生因它“被红牌罚下”丨世界睡眠日

➤ 生理盐水到底能不能和雾化药物配伍?来看权威证据怎么说!

➤ 惊|新雾化合理用药专家共识指出不能用氯化钠溶液配伍……

➤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就是细菌感染吗?

➤ 春节过后应如何防范呼吸系统疾病?这些重要事儿你要尽早知道……

➤ 感冒用什么药好?这里有超实用值得珍藏的总结!

➤ 流感高峰继续上升,这个重要事儿你该知道……

➤ 新指南将“心脏超声”当做诊断肺心病的“金标准”,请不要迷信!

➤ 慢阻肺患者伴有双下肢浮肿就是肺心病吗?真相让人落泪……

➤ 家有小孩的人,这个方法一定要提前掌握,关键时候能救命!

➤ 容易引起脓胸及全身各器官化脓的这个致病菌,你见过吗?

➤ MP-IgM阳性就是支原体肺炎吗?

➤ 关于慢阻肺不得不说的“肺”话!

➤流感高峰季已来临,这些与您切身有关,不可不看!

➤ 感冒能吃鸡蛋吗?呼吸科医生来告诉你真相!

➤掌握这几个问题,呼吸机使用事半功倍!

➤掌握这些,菜鸟也能晋级呼吸机高手丨学呼吸机必备

➤心电图之歌很精彩,而这些更惊艳的医学神曲,你听过吗?

➤肺功能与临床的这些重要知识点,不注意就犯大错!

➤看肺功能报告单就头大?这篇文章来帮你「答疑解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查新冠igm阳性偏高是怎么回事(新冠igm阴性偏高)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