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冲泡喝起来涩是怎么回事(红茶喝着涩是怎么回事)红茶冲泡喝起来涩是怎么回事(红茶喝着涩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红茶冲泡喝起来涩是怎么回事(红茶喝着涩是怎么回事)

红茶冲泡喝起来涩是怎么回事(红茶喝着涩是怎么回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如何吐槽一款茶不好喝?

常见的,有“苦涩”、“寡淡”、“锁喉”,诸如此类。

其中,苦和涩是茶圈中的高频词汇,经常被提起。

而在老一辈人的口中,我们也往往能听到一句话,“不苦不涩不是茶”。

理论上来说,其实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苦涩味,是茶叶与生俱来的,来自于茶多酚和咖啡碱等物质。

全世界的茶叶,都会有着不同程度的苦味与涩味,或多或少,或轻或重。

而我们如今喝到的好茶,之所以不苦不涩,和产区与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优秀的产区,能让茶叶生成更多的养分,口感鲜爽,而苦涩物质较少。

精湛的工艺,走水顺畅,多余的苦涩物质随着水分,被一起带出茶叶体外。

但是,不可避免,好茶也有被泡苦的那一天。

而大多数原因,都出在了冲泡上。

《2》

有位新茶友,最近很迷茫。

因为他发现自己,无论是泡谁家的茶,无论是白茶、岩茶、红茶,都觉得涩感很强烈。

甚至于,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味觉。

当客服妹子细问了半天,才知道,这位茶友在泡茶时,从茶具到水质,再到出汤时间,通通不规范。

因此,没有得到好的汤感,好的香气滋味,也实属正常。

首先,对方所选用的盖碗,容量偏大,在150毫升左右。

而我们平日里常用的,且推荐新手使用的,则是110毫升左右的盖碗。

别看这小小的差距,却因此产生了蝴蝶效应。

所谓的“蝴蝶效应”,可以理解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举动很有可能改变世界。

盖碗容量变大,也就意味着茶水比例发生了改变。

投茶量增加的同时,注水量也变多了。

这些变化,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泡茶者的冲泡难度,影响出汤速度。

我们所说的“快出水”,指的是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控制在7-8秒左右,最多也不要超过10秒。

然而,当150毫升的盖碗中,盛着满满的水,本身的重量便不容忽视。

对于手腕力量较小,以及欠缺泡茶经验的新茶客来说,很难完美做到“快出水”。

即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了快进快出,但还是慢了。

盖碗本身容量较大,制约了出水的速度。

当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便会释放出过量的苦涩物质,形成闷泡。

这样的茶汤,可想而知,喝起来必然带着挥之不去的苦味和涩味。

不论是白茶、岩茶还是红茶,只要是内质充足的好茶,都提倡快出水。

短短几秒钟,便足够让滋味物质均匀释放。

而闷泡之后,汤感反而太浓太苦,过犹不及。

《3》

另一个细节是,茶友泡茶所用的水,是来自过滤器里的水。

据他所说,以为自来水经过了过滤器之后,就会达到纯净水的标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普通家用的过滤器、净水器,只能起到最基本的过滤效果。

将自来水中的泥沙、杂质过滤掉,颜色清澈,肉眼看起来干净。

但是,却没有改善水中的物质含量。

要知道,每个地方自来水的取水点,都不同。

这就导致了水质的软硬程度,也有所差异,尤其是某些水质不好的地方,泡出来的茶汤滋味便不太好。

曾有茶友称,自己用自来水泡出来的茶汤,带着一股燥味。

不仅不滑也不稠,反而还有一种锁喉感。

于是乎,果断去便利店买了一瓶蒸馏水,重新泡了茶,这样的情况就消失了。

而茶友所说的“涩味”,想必也和自来水冲泡,脱不了干系。

虽然说自来水的取用很方便,只要有水管的地方,就可以取到水。

但是,如果水质过硬,或是碱性过重,都不会被过滤掉,而是依然留在水里。

烧开了用作泡茶,便会影响到茶汤的香气和滋味。

因此,才造成了茶友无论喝谁家的茶,都觉得很涩,滋味不对。

在水质的选用上,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定论。

陆羽在《茶经》中记载道,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可想而知,古人之所以千里迢迢到深山里喝茶,或是临江煎茶,除了意境之外,还为了更好的汤感。

并非总是闲来无事,而是对喝茶有更高的追求。

到了如今,也依然有茶友在闲暇时,带上茶具,到一个山好水好,没有污染的环境泡茶。

返璞归真,近亲自然。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里的人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纯净水、蒸馏水、太空水。

这些水没有杂质,不会影响茶汤当中内质的释放,保证原汁原味。

至于过滤器里的水,还是用来厨房烹饪吧。

《4》

茶友藏在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

但我们知道,这只是个例。

还有很多很多人,依然在泡茶的道路上,迷茫前进。

虽说泡茶是件自由的事情,但归根结底,目的都是为了让茶汤变得好喝,让好茶真正释放出魅力。

否则,便成了暴殄天物。

其实,用盖碗泡茶有着一套标准的流程,分为6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选择一个大小适中,趁手的白瓷盖碗。

它毛孔细腻,不会吸附香气和滋味,因此可以一碗多用。

只要清洁到位,用来冲泡不同的茶类,也不用担心窜味。

出镜率最高的那只白瓷盖碗,碗沿宽阔、碗口大小适中、碗身敦厚,优点颇多。

不仅不易烫手,且可以轻松容纳各种条索粗细的茶叶。

我们的茶桌上,必然需要这样一只,集许多优点于一身的“万能盖碗”。

第二步,称茶。

控制合适的茶水比例,才能得到最好的风味体现,浓淡适宜。

以110毫升的标准盖碗为例,泡白茶和红茶时,只需投5克,泡岩茶则需要投8克。

一个小型的克秤,专门用于称茶,是冲泡前不可忽视的关键。

第三步,购买纯净水。

干净、无杂质、微量元素少的纯净水,有利于泡出茶汤的原汁原味,而不影响香气滋味的表现。

第四步,将水烧至沸腾。

绝大多数的茶叶,适合用沸水泡,且提倡用沸水泡。

足够高的温度,有利于激发茶叶中各个沸点的香气,让茶香馥郁、层次多变。

好茶不怕沸水烫,想要检验一款茶的品质高低,也少不了沸水的考验。

第五步,快速出汤。

合适的水温,还要伴随着合理的出汤时间。

出汤时间太慢,则会导致滋味浓酽苦涩。

茶叶因浸泡时间太长,释放出来的物质就多了,比如茶多酚、咖啡碱等。

而且前几泡茶汤的物质释放过量,还会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显得茶叶不耐泡。

最合理的出汤时间,应该是宁快不慢。

多加练习,熟练了之后,便能轻松完成“快出水”,喝到不苦不涩、鲜爽清甜的茶汤。

第六步,沥干茶汤。

很多人都会忽略,以为只要把茶汤倒出来就可以了,忘记了全部沥干。

但只要茶叶接触到水,无论多少,内含物质都会不断析出。

盖碗里剩余的茶汤,会变得越来越浓,直到饱和。

等到下次冲泡时,口感就会变得尤为苦涩。

《5》

泡茶不是解数学题,没有固定的公式。

但是,在众人日积月累总结出的经验中,却蕴含了无穷的智慧。

有人说,他喜欢喝浓一点的;

也有人说,他喜欢喝淡一点的。

那么,难道这些冲泡方式就不实用了吗?

不不不!

我们所针对的,是广大人群,这是符合大部分人味蕾的冲泡方法。

当然,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调整。

无论什么品类,想要喝到真正的好滋味,不仅需要茶好,更需要技术好。

更多关于泡茶的知识

白茶沸水冲泡,绿茶温水冲泡,红茶随便冲泡?这是真理还是歪理?

白茶冲泡的小常识,春白茶的嫩芽茶,能用沸水冲泡吗?

岩茶冲泡四宗罪,暴力开泡袋、一次泡半包、温水冲泡、逢岩茶必闷

茶叶店里冲泡的滋味,与在家泡的滋味相差甚远,也许你就缺这几招

冲泡白毫银针时,沸水不要直接冲芽头,会把它烫坏?其实你被骗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红茶冲泡喝起来涩是怎么回事(红茶喝着涩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