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术后复发是怎么回事(腱鞘囊肿手术后复发的症状)腱鞘囊肿术后复发是怎么回事(腱鞘囊肿手术后复发的症状)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腱鞘囊肿术后复发是怎么回事(腱鞘囊肿手术后复发的症状)

腱鞘囊肿术后复发是怎么回事(腱鞘囊肿手术后复发的症状)


今日值班,医院的空调有点热!

21:00左右老母亲给我发微信,说一会带个广场舞认识的朋友来医院,手上有个包,让我看一下。

21:35,我在住院部楼下见到了这个母亲的朋友——李阿姨,她穿着清洁工的衣服,是老母亲跳广场舞休息的时候认识的。母亲说聊得很投缘,刚好就一起过来让免费给看看。

李阿姨伸出手的时候,我能明显地看到在右手的手腕背部有一个鹌鹑蛋大小的包块。按压感受了一下,我初步考虑是腱鞘囊肿。

我对李阿姨说:“阿姨,大概率是个腱鞘囊肿,我有90%的把握。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如果想切除,可以来我门诊就帮您切了。”

李阿姨显得很拘谨,小声地说:“人家都说找老中医或者自己按破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做手术吧?”

从阿姨的话中,我能感觉到她对手术的害怕。我也没有勉强,笑着和阿姨说:“看来阿姨了解不少嘛!可以找中医按,自己按也行,就是比较疼。如果以后复发了,反反复复发作,可以再来找我。”

这句话似乎说到了李阿姨的心坎里,高兴地说了句:“中!就听你的!”

手腕背部早期腱鞘囊肿

一、腱鞘囊肿的发病机理

关于腱鞘囊肿的中西医治疗之争,一直都是可聊的话题,就像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一样。

今天,我就从解剖的角度解释一下,对于腱鞘囊肿,为什么我会更支持西医的切除。

在我们腕关节,腱鞘的主要作用就是衬托在骨头之间,配合着关节液,起到润滑的作用,帮助关节活动。当我们过度、长时间活动腕关节时,就会造成腱鞘部分损伤、变薄。活动关节时,关节腔压力增大,关节液通过薄弱的腱鞘顶出来,就像气球一样,最后形成了腱鞘囊肿【图一】。

图一

二、中西医治疗的解剖原理

图二

对于中医挤破囊肿这种操作。

在压住囊肿根部(图二,B点),使劲向囊肿尖部推时,就会把囊肿挤破。内部的囊液顺着破口(图二,A点)流出来,包块就消失了。也因为腱鞘上没有神经,所以挤破后不会疼痛。挤压时候疼痛主要是来自于皮肤的疼痛。

由于按压时B点有损伤,挤破时A点有损伤。当A点先粘黏愈合时,气球被补上,关节液再次充满囊肿,就是复发。当B点先粘黏愈合时,气球根部被堵上,关节液再也出不来,这个囊肿就不复发了。

对于西医切除囊肿的这种操作。

直接在B点用线缝扎,把剩下的囊肿切除。从物理上解除了复发的可能。但是,如果缝扎的位置在A和B之间,就相当于把大气球变成了小气球,也就为复发留下了种子。还有一种复发其实是从全新的位置再次长出了囊肿,就像一块布,缝住了一个地方,其他地方又破了。此外目前已经开始使用关节镜下手术切除,可以使创伤减到最小。

所以我认为,中西医治疗方案相比,是否复发在中医上需要一点点运气,在西医上相对更确切一些,属于可控的操作。

三、关于大小池塘的例子


值班室画的示意图,有点丑,多担待

有一片大池塘,由于下大雨池塘决堤,在旁边形成了一个小池塘。现在想把小池塘的水放掉改成农田。

一个农民说:我们在大小池塘相通处,放一点点土堵住,另一边挖个口子,让水流出来就好了。

另一个农民说:把大小池塘相通处完全堵死,然后直接把小池塘直接填平。

四、没有差的医疗技术,只有不擅长的医生

医疗本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事情,但是争议哪种技术最好,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人。在医疗领域最不确定性的是人,医生的差异才会引起治疗结果的不同。

当医疗上出现一个新的技术时,最先熟练掌握的往往是年轻医生,而老医生对传统的医疗技术理解得更深刻,所以我们看病找新医生用新技术,找老医生用传统技术,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找老教授用不擅长的新技术治病。

而在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案上,我认为切除要多那么一点小确幸,这让我感到心安,也让我更有底气。

#腱鞘囊肿手术##中医##手术##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腱鞘囊肿术后复发是怎么回事(腱鞘囊肿手术后复发的症状)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