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六个月不会翻身是怎么回事(小孩六个月不会翻身怎么回事)小儿六个月不会翻身是怎么回事(小孩六个月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小儿六个月不会翻身是怎么回事(小孩六个月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小儿六个月不会翻身是怎么回事(小孩六个月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后台接连接到几个相似的咨询:


文婷老师,6个多月做儿保,宝宝还不会翻身,医生让我带宝宝去进行康复怎么办?文婷老师,8个月了,可是以宝宝还不会自己坐要我们帮助他换成坐姿,我已经在家给宝宝练了很久拉坐,是不是有问题?16个月了,可是我家还在扶走和牵手走,不能独走怎么办?………………

看得得出来这些妈妈都是我们平台的老粉了,不但有积极去关注宝宝的「行为发育」而且有困惑的时候及时来寻求帮助。


诚然,我们建议每位父母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及时对照儿童发育里程碑看自己的宝宝是否达标了没有?



如上图所示,儿童的「整体发育五大能区」——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个人-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发展过程,更是一段停不下来也回不去的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了解儿童发育里程碑,客观、综合、全面的观察宝宝,了解儿童发育里程碑,对早期识别宝宝情绪行为和发育落后尤为重要!



翻、爬,趴,站,走,都属于粗大运动,首先我们需要真正的了解「粗大运动」的概念:


粗大运动技能Gross motor skills。


顾名思义,指的是「所有大肌肉群」的运动,是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包括翻、爬、走、跑、跳等。



大运动技能的发展是随着神经肌肉的成熟水到渠成,每一项大运动技能的发展都与支配该项动作的神经和肌肉的「成熟程度」有关。


在宝宝出生后第一年,是宝宝大运动技能变化最快的阶段。


随着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增强,宝宝在出生的前几个月内就能基本实现对头部的控制。


随着身体「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学习翻滚、独坐、爬、站立、走路和跳跃。


资料来源:WHO世界卫生组织


通过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发育里程碑,大家可以看到,其实粗大运动的发育是一个时间段而非一个时间点。


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都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只要在一定对应的阶段范围内都是正常的现象。


但是在相应的月龄有如果出现下列的「预警信号」,就需要及时关注,及早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



2个月

宝宝不会将手放进嘴巴里

宝宝俯卧时,不会俯身撑起并抬起头


4个月

宝宝不能稳定的支撑头部

在支撑宝宝的身体时,宝宝的双脚不能平放在地面(所踩物体的表面扬)上


6个月

宝宝不会朝不同方向 翻身(从俯卧到仰卧,或者仰卧到俯卧)

宝宝身体十分紧张,肌肉紧绷或者十分软弱无力


9个月

宝宝不会坐

宝宝在有辅助支撑时,腿部无法承重


12个月

宝宝不会爬

给宝宝提供支撑,依然无法站立


18个月

不能独立走


2岁

走路不稳


在接到这一类型的咨询后,通常我都需要详细地收集了关于宝宝各方面的日常养育及陪玩互动视频,结合ASQ-3 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发育筛查结果,和妈妈详细的视频沟通,进一步来了解宝宝的具体的发育进程来进行综合判断。


案例1:“文婷老师,6个多月做儿保,宝宝还不会翻身,医生让我带宝宝去进行康复怎么办?


评估后,我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典型因为家庭养育方式和环境剥夺因素导致的粗大运动发育暂时落后的案例。


针对性地强化养育人日常和宝宝互动的方式方法,1个月后,的宝宝已经就实现了追赶顺畅翻身了。


案例2:“文婷老师,8个月了,可以宝宝还不会自己坐要我们帮助他换成坐姿,我已经在家给宝宝练了很久拉坐,是不是有问题?”


宝宝的发育进程离不开养育人的陪伴互动,但同时需要正确的互动模式,拉坐通常是医生儿保时给宝宝们进行的一项评估方式,看看宝宝们的控制能力,肌张力等等,而不是一种练习或者训练方式。


宝宝也并不能靠拉坐来学习到正确的变换体位的正确方法,并不做日常练习推荐。爸爸妈妈改善互动方式后宝宝也会正确地学习体位切换变化的方式。


案例3:“16个月了,可是我家还在扶走和牵手走,不能独走怎么办?”通过系统评估宝宝的能力已经足够可是自信和勇气还不足。


宝宝真正能够独立走的关键就是自己掌握身体的平衡,这对于宝宝来说是一个需要系统学习的并且通过大量练习才需要能掌握的事情。除了技能的掌握之外,内心的自信和家庭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更多的是需要提供安全的环境、游戏陪伴、以及接纳理解宝宝的情绪、支持宝宝,让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探索并建立自信并且,勇于踏出第一步。


类似的问题,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作为儿童发育咨询师的我们,关注宝宝的整体发育的过程中通常会从整体来进行筛查和识别,并且给予家庭针对性游戏互动养育的建议。


△本文作者,点击图片即可咨询

不同月龄的宝宝,爸爸妈妈在日常陪伴中如何促进粗大动作的发展呢?


0-3月龄


▼宝宝的运动技能:


通常满月后的宝宝在俯趴时能短暂抬头、左右转头,仰卧时会伸伸手、蹬蹬腿。


到3月龄左右宝宝俯趴能抬头,部分宝宝能把头和肩膀抬起。

竖抱能稳定头部,日常可以自如地左右转头。



▼爸爸妈妈能做什么:


趴:趴是宝宝早期最佳的运动方式,更是一切运动发展的基础。


从宝宝出生开始,我们就可以让宝宝练习趴了,刚出生的宝宝趴着时能只能短暂抬头,但随着每日练习,抬头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


4-9月龄


▼宝宝的运动技能:

4月龄左右的宝宝俯趴时能抬头90度,并且开始练习翻身了。


6月龄左右的宝宝可以熟练地翻身,可以靠坐或者独坐一小会。


9月龄左右宝宝通常独坐稳定,可以连续翻身,匍匐前进或者有的宝宝已经开始手膝爬行了。



▼爸爸妈妈能做什么:

翻身游戏:多让宝宝侧面躺着玩,练习仰卧到侧卧位,或者侧卧到仰卧位,我们可以拿玩具在宝宝的头部上方进行移动,鼓励宝宝翻身,也可以多给宝宝进行变换体位和辅助翻身的练习帮助宝宝翻身。


熟练的翻滚身体及平衡能力的发展会让宝宝有自主移动的欲望。于是宝宝们门就开始用翻滚的方式进行移动,去够自己想要的玩具了。


靠坐练习:6月龄左右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可以让宝宝靠坐或用靠垫支撑住宝宝的背部让宝宝坐在餐椅里吃辅食,或者玩一小会了。



不过这时候宝宝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可能还不足,坐一会就会倒,因此并不鼓励宝宝长时间坐姿。


爬行:从匍匐前进开始,宝宝将学习腹部逐渐离开地面过渡到手膝爬行。


经过充足爬行练习的宝宝四肢协调、平衡能力和腰背部的力量都能得到锻炼,可以更加顺利地切换仰卧、俯卧、爬行、独坐的姿势。


10-18月龄


▼宝宝的运动技能:

宝宝开始熟练地变换体位、手膝爬行,慢慢学会扶站、扶走到独走了。


▼爸爸妈妈能做什么:

变换体位:多和宝宝玩自由变换体位的游戏,仰卧、俯趴、坐起,全方位体位切换解锁。


扶站:提供给宝宝稳定的支撑物练习扶站、下蹲,扶走。



爬行:继续引导宝宝爬行,大部分宝宝这个时候已经可以手膝爬行了,除了注意家居环境,让宝宝安全地爬行,还可以设置一些障碍物。


如几个枕头和靠垫让宝宝翻过去,用纸箱做成隧道让宝宝穿过,和宝宝练习爬上爬下楼梯。这些都可以让宝宝可以更好地发展运动协调能力锻炼身体和肌肉力量。


扶走:提供给宝宝更多稳定的支撑物(墙壁、家具等),腾出更多的家居空间,以便宝宝在扶走时不会有太多的障碍物,同时自主选择爬或者走。



下蹲:示范引导宝宝弯腰捡东西后站起来以及下蹲后的再次站起。



最好最科学的早教就是「爸爸妈妈的及时引导」,和宝宝一起进行科学的游戏互动。


从宝宝出生开始,为宝宝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给予宝宝高质量的陪伴游戏互动;在游戏互动中让宝宝逐渐学会各项技能;更好的促进大脑发育,更好的熟悉这个全新的世界。


如果你在育儿路上遇到难题,欢迎来和我们聊聊。


编辑 | 马蕾孕哺育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小儿六个月不会翻身是怎么回事(小孩六个月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