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动车过渡期是怎么回事(山东电动车过渡期多久)山东电动车过渡期是怎么回事(山东电动车过渡期多久)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山东电动车过渡期是怎么回事(山东电动车过渡期多久)

山东电动车过渡期是怎么回事(山东电动车过渡期多久)

记者 刘云鹤 杜亚慧

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部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在山东,电动车是很多家庭生活的标配,相应也成了交通管理的难点。不戴头盔、超速行驶、电动车上楼以及充电等现象普遍,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办法实施在即,新的法规将为电动自行车管理带来哪些变化,又有哪些难问题亟待解决?

不戴头盔

下一步如何执法来保证效果?

《办法》中明确了对电动车通行的相关要求以及面临的处罚,以手持方式拨打接听电话以及未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的,由公安交管部门给予口头警告,责令改正,并登记相关信息;再次违反且经责令改正仍拒不改正,或者造成危害后果的,处20元罚款。

4月28日,济南交警支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济南市目前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363.3万辆,与庞大的保有量相对应的是,2021年度全市发生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事故3665起,死亡285人,受伤4927人,据统计,涉及电动自行车的死亡事故中,70%是因头部颅脑损伤。这组数据也佐证了将佩戴头盔等纳入《办法》的必要性。

从去年开始,山东不少地方加大了对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的管理,虽然效果明显,但整体佩戴率偏低。此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交管部门坦言缺少管理的“底气”。从全省的情况看,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各地仍以劝导和教育为主,不会做出处罚,但终究是一种道德性的约束。不过此《办法》的出台,为电动自行车出行划出“红线”,交管部门的路面管理将更具有底气。

电动车数量庞大,路面管理资源有限,管得过来吗?如何管?因此,有了法律依据,下一步怎么通过执法来保证《办法》的效力值得思考。

济南的做法或许值得参考。自2021年以来,济南交警加大了对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科技措施的研发及应用力度,实现了对上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前拍脸、后抓牌”。智能交通摄像机能自动记录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骑行不佩戴头盔、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为迎接《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的实施,济南交警支队也正在研究利用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抓拍“浏览电子设备、手持方式拨打电话”“未悬挂号牌”等违法行为。

电动车乱停放、飞线充电

探访:问题仍普遍存在

《办法》中对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问题作了规定,比如禁止在楼梯间、楼道停放,不得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对于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相关部门也做了不少努力,但电动车上楼、飞线充电等现象还是屡见不鲜,已经成为电动车管理的老大难问题,甚至演变成社会治理的难题。

4月28日,记者实地探访济南部分小区发现,电动车上楼、“飞线”充电等情况普遍。在棋盘小区紧挨的两栋楼,记者注意到就有三辆电动车采用飞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其中有一根直接从顶楼六楼延伸下来,电线松垮垂坠,看上去十分危险。在济南的佛山苑小区记者也发现了飞线充电的情况。佛山苑小区居民张先生介绍,他所在的两个楼栋96户共用一个车棚,车棚内充电桩数量却只有10个,根本无法满足大家同时充电,同时小区很多楼栋没有加装电梯,只好采用飞线充电的方式。对于电动车上楼问题,此前本报记者也做过不少探访,有的小区尽管物业也在楼里贴了禁停告示,但是还是有住户照放不误。

纠其原因,除了充电桩不足、停放区域小等客观原因以外,还有的居民嫌充电贵、麻烦、怕被盗等主观原因。另外,在监管方面谁来管也是问题。一名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向记者表示,因为没有执法权,只能是宣传教育加劝阻,这样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希望能够出台管理细则,多部门一起协同发力,整治电动车老大难问题。”

因此,要解决老大难问题,需要从停放区域、充电桩、居民意识、部门监管等多方入手。而即将施行的《办法》中明确了在新建住宅小区,应当按照规定配套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设备。已建住宅小区应当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有条件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可以划定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域。《办法》中还鼓励住宅小区的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通过制定管理规定、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业主为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

《办法》的出台是否会进一步改善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等老大难问题,行业人士认为,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细化部门职责。

外卖、快递行业上路缺少保险保障

调查:部分有人身意外险和商业险

《办法》第26条,提到了快递、代驾、外卖等服务企业应当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本企业所属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以及用于本企业业务经营的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并根据需要购买第三者责任险、驾乘人员人身意外伤害险等相应的保险。

在某种程度上外卖电动车已经成为马路上的“特权车”,既成为影响公共交通秩序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外卖、快递行业从业人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为社会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比如在配送时效的考核压力下,外卖从业者群体性的选择违反交通法规。济南交警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以来外卖行业交通事故281起,占全市非机动车责任事故的3.9%,其中有7人发生过两次交通事故、1人发生过致人死亡事故。按照骑行方式发现,电动车违法占比较高约占89.78%。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外卖从业人员的保险并不不健全,所以事故之后权益也得不到合理保障。据了解,外卖平台与骑手之间是没有直接劳动关系的,平台和骑手的关系主要是专送和众包。其中专送骑手与第三方平台存在劳动关系,即使如此,他们也不享受社保等待遇。一名美团外卖平台骑手告诉记者,他们只有每天3元的意外险,而这个意外险也是从工资中扣除。其他的外卖平台亦是如此,因为骑手与外卖平台不存在劳动关系,除了部分有商业险外,几乎没有任何保障。众包骑手的保障比起专送骑手,状况则更糟。申通快递的一名从业者则表示,他们只有意外险,是公司缴纳,其他权益没有保障,而相对正规一些的顺丰、邮政等,快递从业者的保险保障相对多一些。《办法》的出台,是否有望缓解这一社会难题值得期待。

电动车超速

是谁给电动车提了速?如何让电动车的速度降下来?

《办法》中提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改装速度装置,使最高时速超过强制性国家标准。

在电动车时速方面,根据2019年国家颁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每小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电动车的速度早已超过标准。“我们的平均时速都在30公里到40公里之间。”一名外卖小哥告诉记者。除了外卖小哥,马路上超速的电动车也不在少数。

是谁给电动车提了速?如何让电动的速度降下来?

新国标后,电动车厂家在生产时会给电动车加装限速线,有了限速线后电动车最高时速只能跑到25公里每小时。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有不少门店为了吸引顾客,选择将限速线拔掉,提速似乎成为了一种行业潜规则。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底在购买电动车时店家主动询问是否提速,在刘女士的同意下,电动车每小时最高能跑40公里。

超速电动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并且出现交通事故时容易引发争议:到底是按照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进行处罚?有交管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事故是动态的,出事故的瞬间时速不好测量,所以主要以是否具备脚蹬子来判别。对此,各地交警的说法不一。

交管部门人士认为,从路面管理的角度处罚管理电动车速度比较难实现,应该从源头上进行规范,比如在技术方面,厂家加强技术规范,从技术上做到不给提速留“机会”;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生产、销售、维修环节的监管,杜绝厂家和商家钻空子。另外,广大市民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对提速行为说“不”。

超标电动车

庞大数量的白牌电动车如何处理成市民关注焦点

走在街头我们可以看到,电动二轮自行车牌照分为两种颜色,一种是绿色,一种是白色。而白色牌照的电动车是指不符合新国标规定的超标电动车,根据规定这些超标电动车将面临淘汰。整个山东超标电动车的存量是巨大的,仅济南有190多万辆,因此各地也设置了过渡期进行逐步淘汰。目前各地过渡期即将结束,但路面超标电动车数量仍庞大,这些车如何处理成为关注焦点。

有市民希望能够延长过渡期,骑行到自然淘汰;也有市民表示,希望到淘汰期,政府能够给予一些政策补贴。关于淘汰超标电动车的,目前各地还未有公开的详细政策。济南交管部门人士透露,曾提出过延期申请,不过电动车牵扯多个部门,需要共同协商。

记者调查发现,济南许多电动车门店都开设了换购业务也就是以旧换新,但换购数量却非常少。不少市民表示一是换购价格偏低导致换购欲望低下。换购的价格在200元到800元不等,如果电动车完全当废品回收,价格在200到280元之间,质量稍微好些的,还能行驶的一般在500元到800元。第二个方面,不少人还在观望是否会延长淘汰期。

行业人士认为,一方面,山东应该尽早明确消息,是到期必须淘汰还是延期,让厂家、商家和市民等各方提前准备,尽早想办法降低损失,还可以避免集中换购潮带来的不便和拥挤。第二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出台惠民政策,指导电动车厂家对淘汰下来的超标车进行统一回购或者以旧换新,比如给予相应换购补贴,激发市民的换购欲望。

记者注意到,在即将实施的《办法》中提到,鼓励电动自行车生产者、销售者采取以旧换新、折价回购等方式回收废旧的电动自行车。这一规定也有望推动超标电动车的换购政策出台,满足市民需求,加快超标电动车淘汰步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山东电动车过渡期是怎么回事(山东电动车过渡期多久)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