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很多是以前的几倍是怎么回事(比以前多一倍是多少)吃得很多是以前的几倍是怎么回事(比以前多一倍是多少)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吃得很多是以前的几倍是怎么回事(比以前多一倍是多少)

吃得很多是以前的几倍是怎么回事(比以前多一倍是多少)

如果要给身体里的器官,评选一个“最佳劳模奖”,那么毋庸置疑,胃绝对可以排进前三。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所有的身体器官,都是需要能量供给才能运转的,而这个最为重要和基础的工作,就需要胃部来消化食物完成。

而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硬的,软的,有细菌的,有刺激性的食物,想把这些食物转成能量,都需要胃“捏着鼻子”默默的将其承受下来。不仅如此,胃部几乎是24小时都在工作,并且还有一日三餐时间段的高峰期,可以说是非常辛苦了。

而胃之所以能够如此“包罗万象”,主要取决于它惊人的容积,很多人认为,胃部会随着饭量变大,而越撑越大,所以越胖的人越容易饿,越能吃;

而瘦弱的人,因为经常不吃饭,胃越饿越小,最后也只会越来越瘦。这样的说法,是真的吗?

胃会“越吃越大”or“越饿越小”,是真是假?

直接告诉大家:并不会

之所以会让大家产生这种观念,其实是因为胃本身的性质。

我们的胃袋,是呈现出一个蚕豆形状的囊状结构,并且它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特性,“伸缩功能“。而根据研究显示,一个人吃饱的状态下,和空腹的情况下相比,胃囊的大小差异最高能够达到16倍。

当我们吃饭时,胃部受到大脑下达的指令,更多的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统,胃内腺体分泌增加,胃就会开启它的“伸缩功能”,继而出现受容性舒张,胃囊会扩大到原本的几倍左右,来容纳即将到来的食物。而等到消化完毕以后,胃壁内部的肌腱神经会释放新的信号,胃部就会收缩到原来的大小

因此,胃部的确可以“变大变小”,但这也只是暂时性的,经过一段时间后,胃部弹性作用下,还会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所以并不存在大家所说的胃部会越吃越大,或者说越吃越小的情况。

既然胃部的伸缩能力如此强,它的极限又是多少呢?

胃的极限容量大概是多少?

有相关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对比,将一个模仿胃袋特性的囊状隔水袋,往里面灌入矿泉水,一直倒了4瓶500ml的矿泉水,才让这个“模拟胃袋”达到了饱和的状态。

换句话说,当我们进食以后,胃袋的容量大约在1500到2000ml左右。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自然胃的天然大小也不同。有些人胃部天生就小,而有些天生的大胃王,胃部的极限容量居然能够超过2400ml。实在是令人惊奇。

但是,话说回来,胃虽然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饱胀,也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饥饿,但如果长期让胃保持膨胀或者收缩状态的话,同样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长期让胃部处于“极限状态”,会带来哪些健康隐患?

长期让胃“鼓鼓囊囊”,后果如下:

①“胃可能会撑爆掉”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上文有提到,正常人胃袋的容量,大约在1500到200ml左右,虽然延展能力高,但如果长期超出这个限度,胃壁被撑得越来越脆弱,并且伴随炎症,是的确有可能“裂开的”。美国就曾经报道过一女子,无节制的喝水,最后导致胃破裂的情况。因此,纵使胃病很厉害,还请朋友们尽量保持正常健康的饮食习惯。

②“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胃部的主要职责,除了储存食物以外,还需要将食物消化,如果长期将大量的食物填进胃部,在消化的过程中,人体胰腺也需要更高强度的工作,分泌胰液来协助消化,长期处于高度劳损的状态,胰液回流的风险增高,例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的概率也会提高。

长期让胃“干干瘪瘪”,后果如下:

①“胃溃疡风险会增加”

换句话讲,长期让胃部干瘪,其实就是长期保持挨饿的状态。我们的胃部24小时都会处于蠕动的状态,而蠕动过程中,胃酸也会一直发挥着作用。

如果经常不吃饭,让胃部干瘪,这些胃酸就会长期和胃壁接触,胃酸本身腐蚀性就比较强,持续腐蚀胃壁,出现创口,也就更容易出现胃溃疡一类的疾病。如果长期放置不管,甚至还会有胃穿孔的可能。

②“容易营养不良”

这就更容易理解了,总是不吃饭,可不就营养不良了?胃部没有足够的食物供给消化吸收,自然能够传递到身体器官的能量也会变少,导致身体整体运转效率下降,不仅平时会变得更加无力,疲惫,影响工作效率,免疫能力的下降,还会导致患病的概率增加。千万不要小视。

综上所述,胃作为身体的“劳模器官”,虽然它能够承受的,远比我们想象得多,但处于健康考虑,如果长期让其处于高度劳损的情况下,同样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既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少食厌食,根据自己健康的饭量,制定最为合理的饮食计划,这一点很重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吃得很多是以前的几倍是怎么回事(比以前多一倍是多少)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