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出的屎是深绿色的怎么回事(拉出来的屎是深绿色的是怎么回事)拉出的屎是深绿色的怎么回事(拉出来的屎是深绿色的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拉出的屎是深绿色的怎么回事(拉出来的屎是深绿色的是怎么回事)

拉出的屎是深绿色的怎么回事(拉出来的屎是深绿色的是怎么回事)

任何长辈(不管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宝宝边亲边问:宝宝今天拉粑粑没有?拉的粑粑好不好?


似乎粑粑比宝宝还重要?!


今天就来跟大伙儿聊聊我们宝宝界的粑粑常识。



其实正常健康宝宝的大便是非常多样化的


分析宝宝大便好不好,需从排便的频次、粪便颜色、粪便性状(外观形态、软硬程度/粘稠度、水分含量、延展性、是否有特殊内容物)、粪便量/体积、粪便气味等多方面来考虑(本文不涉及口感,谢邀),并且结合其年龄、喂养史、近日活动和睡眠情况、是否曾经历疾病状态以及用药等,才能最终得出综合评价。


本文主要介绍婴幼儿大便的频次、颜色、性状、气味四大特征。



01

排便频次


排便频率随着年龄变化有显著的改变,大部分情况下宝宝从生后第一周平均4次/日,逐渐减少至四岁时的1~2次/日。


对于头三个月的宝宝来说,纯母乳喂养会比配方奶喂养的大便次数更多,但也有因为母乳摄入量不足、或母乳消化及吸收后剩余的残渣量少而短暂大便次数少,但多数会随着母亲泌乳量增加而排便增加。



不同的配方奶也影响着大便次数,大豆配方比牛奶基础配方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更少(同时粪便偏硬),水解酪蛋白配方喂养则相对普通蛋白配方的大便次数更多。


一项荷兰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在前三个月中平均排便频率显著降低(由每天3.65次降低到1.88次),在普通配方奶和混合喂养中则未观察到显著变化。



而幼儿平均每日排便2-3次,多数孩子在五岁时跟成人相仿:每日1次或隔日1次。


那么如果不符合上述大多数人的规律,是否必定是病态呢?不符合的情况无外乎两种:要么少了,要么多了。


如果少于上述频次并且有排便困难、排便疼痛、遗粪、粪便潴留等就要考虑存在便秘


而与之相反是大便次数增多,伴随大便性状改变,甚至其他不舒服表现、生长发育落后就要考虑腹泻



提醒:这里说到的无论是便秘或腹泻,都只是症状,不是具体的一个疾病,需要专业医生帮忙分析是否需要医疗干预某个特定疾病。


如果只是单纯的日常频次跟平均值不符,或者偶尔跟既往稍有不同(略增或略减),但宝宝没有不舒服的表现,且生长发育如常,就可能是健康宝宝的自我调整。


一样米养百样宝宝


足月儿首次排便通常发生在生后36小时内、而早产儿会晚一些,90%的正常新生儿会在24小时内排出胎便。生后排出粪便太晚或太少,就要警惕先天性疾病,最常见的是消化道梗阻和或畸形(代表:先天性巨结肠)。



02

粪便颜色



纯母乳喂养多数会更偏向于金黄色或者淡绿色,色泽偶尔偏绿是因为大便排出快,带着胆汁的颜色出来了,同时大便偏酸(乳糖多而致其肠内ph值较低)时肠道细菌更多地氧化胆红素变成胆绿素。


普通配方奶喂养时大便颜色偏向于淡黄色或褐色,原理与上相反。


特殊配方奶就复杂些了,有的是水解蛋白配方(部分水解、深度水解、氨基酸),有的除了将蛋白水解处理还添加了益生元、益生菌、铁剂等等,有的则属某些营养素组成特殊(例如无乳糖、无苯丙氨酸、高MCT/中链甘油三酯、大豆蛋白基础),有的是高能量密度、低渗透压等配方差异。


以上种种都可以引起大便颜色(可能合并性状)跟普通配方喂养不同。



特殊配方的使用请遵从医学建议!


对于初生2个月内的宝宝,尤其要警惕大便颜色浅的情况,多数合并延迟性黄疸,它提示胆汁淤积性疾病(代表:先天性胆道闭锁),需要尽早发现并尽早干预。



这类宝宝大便排出的胆汁显著减少,所以外观上颜色较浅,很多医疗机构制作了大便色卡或APP来方便家长自行监测。


以下是广泛使用的大便色卡,九项里面只有7-9三项属正常,其余1-6六项都是异常,有疑问需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完善检查(显示屏:微臣已经尽力了)。


婴儿大便色卡(胆道闭锁筛查程序)


在初添加固体食物阶段,宝宝粪便的颜色因摄食的多样化可呈现五颜六色,部分食物带有的色素可形成骇人的假象。


例如进食西红柿、西瓜、甜菜、红肉火龙果可以出现伪”血便”;进食动物血、肝脏、红肉类、补充铁剂后出现黑色大便;吃深绿色蔬菜泥或菜汁导致绿色大便;吃带皮樱桃后产生紫色大便……


只要宝宝没有不舒服的表现,家长对这些粪便残渣染色无须太惊慌,适当控制每餐摄取量,采取少量、多次、反复的尝试策略,可以更安全有效的辅助宝宝渡过适应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拉出的屎是深绿色的怎么回事(拉出来的屎是深绿色的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