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生活压力大是怎么回事(现在人生活压力大吗)现在人生活压力大是怎么回事(现在人生活压力大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现在人生活压力大是怎么回事(现在人生活压力大吗)

现在人生活压力大是怎么回事(现在人生活压力大吗)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感觉生活压力大。

这个普遍,不包括未成年或未毕业的学生,和领职工退休工资的退休人群,以及体制内人群。

学生有压力,那是学习压力;退休人员有压力,可能是特殊原因如疾病,或者儿女不成器等,不是普遍现象;体制内,当然也有压力,但是没有体制外普遍。

压力大的原因,个人觉得是被消费主义洗脑放大了人的欲望

现在在60后70后人群,有一种常见的观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幸福感最强。

我也这么认为。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普通人的欲望不强,很容易得到满足。

那时候正是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

农村改革之前,国家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刧不久,简单一点的欲望就是吃饱穿暖。

作为成都平原一名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农村人,我对于小时候能否吃饱饭,能否吃上干饭印象特别深。记得小时候吃稀饭的时间居多(暂时都不谈蔬菜肉类的事情了),经常还要靠加红薯、土豆等在一起才够一家人的一餐饭。有一次,跟着爸妈去几百公里远的外公家,接着几天都是吃的干饭,后来回家了,天天看到稀饭就嚷着“我不吃稀饭,我要吃坨坨饭”。为啥叫坨坨饭,因为那时候小不太懂得区分,干饭可以一坨一坨用筷子夹起来吃,自己给它取的名字。

当时奶奶辈的人最爱说的谚语是“神仙难过正二三”。在那个年代,原来品种稻谷的产量只有七八百斤,差一点的只有五六百斤,秋收的稻谷吃到过年差不多就没了,基本上过完年,家里劳动力少的家庭就开始借米了,这也是“神仙难过正二三”这句谚语的来源。一直要等到农历四月,也就是阳历五月小春收获之后可以吃面粉了,饿肚子的窘境才会缓解。

农村改革之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干劲越来越足。有了大一点的欲望,就是吃好穿好。

加上开始推广杂交水稻,我记得每年秋收,父亲都是一脸喜悦,“今年亩产1100斤”,“今年亩产1200斤”,“今年亩产1300斤”......每年水稻都在增产,上缴公粮后留下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再也不担心吃不上“坨坨饭”了,多产的粮食卖了也能经常吃肉了。

进入新世纪,老百姓的口袋更鼓了,就被资本盯上了。

不同于西方国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本要掏我们的钱,就必然对我们进行洗脑。

你不买车?“人家姑娘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你买不买?

你不买房?“买了房,才能搞定丈母娘”,你买不买?

你把孩子送公办学校读书?“不能让娃娃输在起跑线”,好吧你又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上学去了吧,哈哈。

平时还在大力培养你的消费主义。

听过“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吧?就看你送不送我钻石,送多大克拉的钻石了。

消费主义,简单点说,就是把消费和金钱、幸福、地位、智商等标签捆绑在一起,你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快速打破阶级固化,步入上层社会。

背上爱马仕的包包,涂上香奈儿口红,你就是有钱、有范儿的中产阶级。

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席卷之下,很多人跃跃欲买,但没钱怎么办?

没关系,资本借你。

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广泛的手机普及,让“花呗”、“白条”等借贷、分期产品飞入千家万户,使“借钱”这种原本麻烦、可怕的行为,变得轻松又简单。

资本不仅借你钱,还编造出一套减轻你罪恶感、看似合理实则狗屁不通的生活哲学。

“不会花钱的人很可悲”、“在最合适的年纪做最酷的事情”、“会花钱才会赚钱”、“穿着廉价货的人走出去是不会被人尊重的”.....

还有最扎心的:

“你舍不得买那些漂亮的、好看的具有品质的东西,是因为你潜意识里认为自己配不上它们。”

真的是钱包听了想打人。

这下好了,又能给你钱,还顺带抚慰心灵和挑逗你的欲望,试问谁能挡得住?

好吧,挡不住了。

于是。我们就背上了房贷、车贷、消费贷......各种。

于是为了还贷,我们不敢生病、不敢请假、不敢出去旅游......

更不敢失业。

于是各种“996”、“007”我们都得忍者,日复一日,压力就越来越大了。

要免受消费主义侵蚀也很简单:克制欲望,学会存钱。

面子,人面,情面,场面,也就是活在别人眼里,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了。

里子,就是自己过自己的,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真正能让我们独一无二、脱颖而出的,不是爆款、尖货、奢侈品,而是你内心的丰盈和坚持。

参考文章:今天,你被消费主义洗脑了吗?作者:洞察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现在人生活压力大是怎么回事(现在人生活压力大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