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上有小泡泡是怎么回事(奶瓶里有泡泡怎么回事)奶瓶上有小泡泡是怎么回事(奶瓶里有泡泡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奶瓶上有小泡泡是怎么回事(奶瓶里有泡泡怎么回事)

奶瓶上有小泡泡是怎么回事(奶瓶里有泡泡怎么回事)

奶瓶里起泡泡,很多爸妈都很忌惮,一是怕宝宝胀气,二是担心奶粉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前几天,有位妈妈在后台给我们发来一张充满泡沫的奶瓶照片,表示很担心奶粉是不是有质量问题。

宝妈发的图片,感受一下

她的宝宝将奶粉喝完了,却剩下满满一瓶的泡沫,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冲调时泡沫并不多,在宝宝吃的过程中泡泡却越吃越多,最后变成这样一满瓶,真是吓坏了这位宝妈。

其实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产生泡泡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有的多,有的少而已,比如这个就属于泡泡较少的:

产生过多泡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可能你根本想不到。

1、宝宝玩心萌生

当宝宝3个月后,他的吞吐能力增强,并且对外界事物开始好奇,包括他天天在用的奶瓶,也想“研究”一下。宝宝的专注力没有完全在喝奶上,玩起了“吐泡泡”的游戏。那么,吃奶时进入奶瓶的空气便增多,泡泡就相应增多了。要是遇见一款乳清蛋白多或活性较高的奶粉,泡泡就更丰富了。

应对:这种玩奶嘴的现象,不用过多制止,过段时间他就不感兴趣了。可选择防胀气奶嘴利于奶瓶内外空气的流通,有一定的防气泡效果。

2、宝宝鼻塞

要是妈妈发现宝宝最近吃奶后,奶瓶的泡泡增多,也没有更换过奶粉,有可能是宝宝鼻塞了。因为鼻塞时,宝宝吃奶时就用嘴呼吸,自然会让空气进入奶瓶。只要不再鼻塞了,吃奶时产生的泡泡就会减少。

应对:别让宝宝躺着喝奶,不利于呼吸通畅,及时处理鼻塞现象。喂奶时,可以让宝宝吃一会儿,抽出奶瓶,让宝宝换口气再吃。

奶粉爱起泡,除了这个原因,主要还有这些:

1.奶粉中乳清蛋白多易产生泡泡

乳清蛋白的氨基酸模式最接近人体氨基酸模式,消化吸收利用率超高的优质蛋白,容易被宝宝吸收,使宝宝体格强壮,但其特性之一就是蛋白分子表面活性高,溶解时会增大溶液表面张力,冲调时空气进入就很容易形成气泡。而奶粉中乳清蛋白的含量及结构、配方及工艺都会影响泡沫产生的多少。

2.脂肪含量的多少与起泡相关

脂肪可以消除一定的泡泡,所以脂肪的含量与泡泡数量呈反相关关系。你可能会发现脱脂奶粉比全脂奶粉更容易产生泡沫。

3.冲调的水温过高过低

如果水温过高,会使蛋白质变性产生凝块,无法充分溶解;水温过低影响奶粉在水中的沉降和分散速度,不利溶解。你可能会更用力摇晃或搅拌奶液,泡泡自然增多了。

4.摇晃奶瓶的方法不对

很多新手爸妈害怕奶粉不被溶解,喜欢上下左右用力摇晃,这是让奶粉产生过多泡泡最常见的原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奶粉加入水中后,用手腕向一个方向旋转奶瓶,不能使劲摇晃。这样,就不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其实,奶粉有起泡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至于起泡的原因,主要有:

1、由于奶粉的溶液表面张力与粘度的缘故,搅动或冲调时或多或少会产生泡沫。

2、奶粉中必不可缺的VIP营养成分——蛋白质,这家伙有个特点,它活性越强,就越容易产生泡泡。

3、奶粉冲调时,如果水的温度太高,盛装奶粉的容器不够光洁、形状不够规则,搅拌或摇晃的力度太大、方向不对,以及奶嘴孔过大等,也会产生气泡。

奶粉不起泡?反而可能有问题!

由上可知,如果不采取非常措施,这个起泡是无可避免的。这里指的“非常措施”,是比起泡本身更让人担忧的抑泡剂(或消泡剂)。只要添加了消泡剂,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喝到奶粉泡泡了!但是毕竟是种化学物质,虽说现在有食品级别的消泡剂,但这毕竟不是小孩吃的,所以现在许多国家对于婴儿奶粉添加消泡剂是明令禁止的。

如何减少奶粉冲调过程中人为产生的泡泡呢?

有几点很重要:

1、合适的水温。请详细看奶粉的冲调说明,上面说多少度就用多少度,别生怕水温不高溶不了奶粉,端着开水就往里面倒。

2、别用非主流的容器。你可以直接在奶瓶里冲奶粉,关键是要够光洁,别到处都是边边角角,冲调前洗干净,你如果试试用什么毛玻璃材质的,估计会冲出半杯泡沫。建议用主流奶瓶就好。

3、尽量少用筷子之类的搅拌。别害怕奶粉溶不了,举着筷子或勺子就往里伸。这些可能不够100%干净,比如自身带了灰尘神马的,就超容易起泡。

4、摇晃溶解有讲究。其实正确摇晃奶瓶的方法是,手握奶瓶中上部,沿顺时针摇晃瓶底,使在水平面上旋转,速度不宜太快。

5、哺喂工具。宝宝的奶瓶开口建议别太大,有条件的话,最好选防胀气奶嘴/奶瓶。

奶粉起泡的内因无法改变,预防泡沫过多的方法主要还是冲调方法和喂养方式要正确。喝了奶之后要及时给宝宝拍嗝,将吸进去的气体排出来,防止吐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奶瓶上有小泡泡是怎么回事(奶瓶里有泡泡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