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体感热体温并不高是怎么回事(早晨感觉发热但量体温不高)早晨体感热体温并不高是怎么回事(早晨感觉发热但量体温不高)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早晨体感热体温并不高是怎么回事(早晨感觉发热但量体温不高)

早晨体感热体温并不高是怎么回事(早晨感觉发热但量体温不高)

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为36-37℃,

理论上环境气温比体温高时才会感觉热,

但在夏天,

相信大家都有同样感受,

当外界气温超过30℃就觉得热,

明明比体温低6-7℃,为何会觉得热?

热!跟身体的热能机制有关

人体降温主要靠流汗,汗液蒸发后可将体热带走,当周围环境湿度高时汗液不易蒸发、不易散热,所以会“感觉热”。

身体实际感受到的环境温度和当时的相对湿度有关,湿度越高会感觉越热。除湿度外,体感温度还受风速、直接日照和人体基础代谢率影响。

其中日照量变动较大,而人体代谢率也因人而异,皆较难以定量方式计算;而风速较强时,会加速人体皮肤表层的散热,使感受的温度较实际气温还低;直接日照也会使体感温度增加。

气象预报提供的体感温度适用于户外、通风有遮蔽的环境条件下,所考虑的气象要素,除了气温之外, 包括了湿度及风速的效应。其计算公式为引用Steadman, R.G.于1984年所发表的研究(A universal scale of apparent temperature)。

其他和体感温度相似的温度指数,如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发布的Heat Index及加拿大环境部发布的 Humidex系考虑气温及相对湿度的效应,而美、加两国所发布的Wind Chill(风冷效应)则是考虑气温及风速的效应

感觉热的人体机制是什么呢?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中的“下视丘”。

当体温超过38℃血液就会变热,当高温的血液流到下视丘,此体温调节中枢会释放热的信号至全身,并发出指令告诉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透过皮肤汗腺的分泌后就能排热,使体温能恢复正常。

所以不管是剧烈运动,或是因外界环境温度太高造成体温上升,只要下视丘功能正常,皮肤血管能扩张、血液循环好,基本上散热都不成问题。

若一个人的心肺功能不好,就无法有足够的血液循环到皮肤,就不会流汗散热,这就是为什么中暑在年纪大、有慢性病的病人身上比较多发。而且当汗腺要分泌、要流汗时身体的水分一定要够,如果很热的当下又缺水的话,是不会有汗的。

什么样的环境会让人感到热?

前段提到体感温度会因不同的湿度、风速、直接日照和人体基础代谢率等而不同,因此在温度高、湿度高,直接日晒及无风的环境会让人感觉热,如夏天在高温、高湿、无风无云的大太阳下,受直接日晒、无冷气通风差的顶楼,停在户外未开冷气且门窗紧闭的汽车内,炼钢厂高温的熔炉边,轮船的锅炉间等,都是令人感觉炎热的环境。

夏季酷热,该如何正确散热?

健康人散热主要靠流汗,汗水蒸发后会带走体热,但有效之蒸发散热先决条件为摄取足够的水分及正常的心肺功能。喝冰水虽感觉凉爽,但冰水可使肠胃血管收缩,水分吸收较慢,故喝冷水即可。而喝点气泡水则能让身体更快速补充水分。冲个冷水澡或泡冷水浴也可有效散热。

对于热伤害高体温的病人,若其神智清醒,可使用传导法将其泡在冷水池中效果较好。如果其神智不清,可能须急救。使用对流及蒸发法,将全身用水喷湿,并用电扇吹,制造如流汗一般的散热效果,并在大动脉通过处如颈部、腋窝、鼠蹊部放置冰袋降温。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快来留言区告诉科科吧!

来源|科普熊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早晨体感热体温并不高是怎么回事(早晨感觉发热但量体温不高)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