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吊瓶皮肤火烧火燎是怎么回事打完吊瓶皮肤火烧火燎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打完吊瓶皮肤火烧火燎是怎么回事

打完吊瓶皮肤火烧火燎是怎么回事()

“小便来的时候,火烧火燎,像洪水泛滥,挡也挡不住,顷刻即出;还特别疼,感觉有针刺或者有刀拉的感觉;小便结束时,像没完没了的下雨天,点滴不尽、淅淅沥沥,意犹未尽”若你的小便出现以上情况时,需要警惕是否尿路感染了。那么,出现尿路感染该怎么治?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医是如何辨证治疗尿路感染的。

尿路感染——中医里的“淋证”

在中医理论中,急慢性尿路感染属于“淋证”范畴,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的病症。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理因素为湿热。病位在肾与膀胱。多见于女性。

淋有六证:“热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每种淋证都有不同的病机,其演变规律和治法也不尽相同,在此需要辨明淋症类别。

1. 热淋:起病急,症见发热,小便热赤,尿时热痛,小便频急症状明显,每日小便可达数十次,每次尿量少者为热淋。

2. 石淋:“石淋者,淋而出石也。”简单说就是尿液中的一些结晶,看起来像小沙粒一样,尿时疼痛或突然中断。同时伴随有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

3. 气淋:因为生气、上火、悲伤等情绪异常所致,出现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小腹胀满疼痛。

4. 膏淋:膏淋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乳糜尿。小便浑浊如米泔水,尿道热涩疼痛。

5. 劳淋:它有一个特点叫做遇劳则发,通常在劳累之后容易出现。症状有小便淋沥不已,尿后下阴部隐痛,肢倦腰酸,缠绵难愈。

6. 血淋: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为血淋。

六种淋症,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无论哪种淋症,多属湿热积于下焦,渗入膀胱,或由于肾虚而湿浊下注,气化不利所致。

中医治疗淋症的基本原则为“实则清利,虚则补益”。实证有膀胱湿热者,治宜清热利湿、利尿通淋;有热邪灼伤血络者,治宜”凉血止血;有砂石结聚者,治宜通淋排石;有气滞不利者,治宜利气疏导。虚症以脾虚为主者,治宜健脾益气;以肾虚为主者,治宜补虚益肾。

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有独特的疗效,如针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引起的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等症,临床上有专治此症的中成药如复方石韦片,可起清热燥湿、利尿通淋之效,既可充分发挥中医药抗菌消炎的作用,又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同时像这类中成药可长时间服用,有效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除了药物,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防治?

尿路感染的大多数患者都是在门诊就诊后,随后再居家治疗。而日常调理和养护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预防尿路感染,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规律用药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并按疗程应用。此外,即便是症状缓解了,尿常规正常了也应继续用药一段时间。听从医生建议复查尿常规,连续两次复查尿常规都在正常范围时,才可停药。本病药物治疗最忌吃吃停停,这样会造成病情反复和菌群的紊乱,影响疗效。

2. 养成多喝水的习惯

多喝水对于缓解尿路感染是非常有用的。一下子灌一大杯水或是等到感觉到口渴受不了的时候再喝水,这些喝水的方法都是不可取。尿路感染患者每天饮水量要达1500毫升以上,多量饮水可使尿量增多,可以稀释尿液,增加尿量,有利于促进炎症物质的排出,可以缓解尿路刺激症状。

3. 避免劳累,注意休息

有些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在出现劳累后就容易导致症状复发。对于这类患者要多注意休息,必要时可短时间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中医有“卧则血归肝肾”的理论,强调的就是人在卧床时增加了肝肾的血液循环,就会促进病变的修复过程,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4. 保持身心愉悦

由于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抵抗力下降和精神紧张有密切关系,所以平时应注意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期精神紧张,这是预防反复发作的基本条件。

5. 注意饮食健康

患者饮食应保持清淡,少吃油腻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及咖啡等。不要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另外,平时如果特别爱吃酸性,含糖量高的食物,一旦检查出尿路感染,这些酸性和高糖类的食物最好就不要吃了。常见的酸性食物猪肉、牛肉、鸭、鲫鱼等。

6. 局部清洁

保持会阴部清洁。女性在排尿或排便后应从前到后揩清会阴部,避免把胃肠道细菌引入尿道。每天应至少清洗一次会阴部,但应注意的是清洗时避免在会阴区用刺激性肥皂、泡沫剂、粉末剂和喷剂等。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打完吊瓶皮肤火烧火燎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