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交换机会响是怎么回事(交换机一直响是什么原因)电话交换机会响是怎么回事(交换机一直响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电话交换机会响是怎么回事(交换机一直响是什么原因)

电话交换机会响是怎么回事(交换机一直响是什么原因) 一、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这种“摇把子电话”,其实是磁石式电话,也就是内置了磁石手摇发电机的电话机。

打电话前,转动摇柄发电,发出交流电。如果两部电话是点对点直连,那么这边转动摇柄的同时,对方的电话机就会响铃。

手摇发出来的电,只是用来发送呼叫或结束通话的信号的。

通话所需要的电能,来自电话机内置或外接的电池。

二、

1876年电话刚发明时,是这样点对点直接连接的。但电话用户数量越来越多。如果所有电话机,都要两两直连,所需要的电话线就太多了。

N个电话机,需要N*(N-1)/2条电话线,这成本极高。

而且一部电话机要连着很多根线,显然不合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话交换机就出现了。

电话交换机实际上是一个线路的接续切换设备。电话机与电话机都通过这个设备里的交叉接点来连接。这些交叉接点平时是断开的,当一个用户需要与另一个用户通话时,交叉接点就能把这两个用户的电话线连接起来。如此一来,N个电话机,只需要N条电话线就够了。

三、

早期的交换机,主要是磁石式交换机。

其使用过程是这样的。

主叫用户张龙,要给赵虎打电话。先转动摇柄发电,电流使得电话局交换机上的号牌掉落(有些交换机除了号牌,还配备有夜铃,用铃声提醒话务员)。

这样话务员(接线员)就知道有人要打电话。于是话务员将应答塞子插入号牌对应的塞孔内,把号牌推回去,再推倒通话电键。

电键是闭合、开断或转换电路用的。推倒通话电键,话务员头戴的送受话器就通过通话电键的接点、应答塞子、用户线路,与主叫用户张龙的话机电路连接上了。

话务员先询问张龙电话要打给谁,再看赵虎的塞孔是否空闲。

如果赵虎此时正与其他人通话,塞孔就被占用了,这就是占线。话务员就得告诉张龙,赵虎此时占线,请等一会儿。

如果没有占线,话务员就将与应答塞子同对的呼叫塞子插入赵虎的塞孔里。把通话电键复原,推倒振铃电键,转动右下方的手摇发电机,发出振铃电流,赵虎的电话机就响了起来。(有些磁石交换机有铃流发生器,只要按下振铃电键,被叫用户的铃声就会响起。手摇发电机仅作为备用。)

赵虎听到电话铃,拿起听筒,搁键簧片会使得铃声电路断开。

此时,张龙、赵虎这两个用户开始通话。

张龙赵虎通话完毕之后,两人中的任意一个人,要再转动电话机上的手把发电,使交换机的回铃牌落下,表示通话完毕。话务员就会把应答与呼叫塞子从塞孔中拔出,并顺手把回铃牌推回去。

这就是磁石制人工交换机条件下的一个完整的打电话过程。一般便携式或座挂两用式的小型单式磁石交换机,为简化电路,节省零件,不另装话终号牌,而以用户号牌兼作话终号牌之用。

四、

张龙和赵虎通话时,话务员是有条件听到双方对话内容的。但因为有工作纪律约束,并且接线繁忙,话务员通常也没那闲工夫去偷听。

但是在闲时,话务员确实存在偷听的可能性。电视剧《父母爱情》里,就有话务员偷听用户通话的桥段。当然了,那是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的。

话务员值机规则不允许偷听,但允许“查听”用户通话。所谓查听,是为了确认两个用户已经通上话了。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就应立即关上电键,就算不小心听到了一句半句,也必须保密。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用户使用电话还不熟练,通话完毕之后,忘记了转动摇把通知话务员撤线。所以话务员看到一对用户的塞子插入时间过久,就会查听一下,看双方是不是还在通话。如果已经没有在说话了,并且询问后无人回答,就应该撤线。

人工交换的条件下,也可以实现电话会议,只要作一些简单的连接就可以多方通话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还有不少地方的电话,用的是人工交换方式。有些部门,为提高效率,有时会通过电话会议,同时向多个下级单位布置任务。

更常见的是气象局在电信局的配合下,用电话会议方式与下级单位交流气象信息。

五、

磁石电话和磁石交换机,并非人工交换时代的全部。比磁石电话稍稍先进一点的,是共电式电话机。顾名思义,电话机所用电能,包括铃声信号和通话所需要的电源,都由电信局集中提供。

用这种电话机打电话,不需要摇柄发电,主叫用户拿起听筒,电信局交换机上的信号灯就会亮起,让话务员看到。信号灯的可靠性比用户号牌高,维护起来要简单得多。

虽然共电式电话机用起来更方便,但对于供电稳定性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几十年前,电力不稳定的农村地区,还是以磁石式电话机为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电话交换机会响是怎么回事(交换机一直响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