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有小米粒似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小鸡上有颗粒是怎么回事)鸡有小米粒似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小鸡上有颗粒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鸡有小米粒似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小鸡上有颗粒是怎么回事)

鸡有小米粒似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小鸡上有颗粒是怎么回事)

山林、果园及小院圈养鸡,常因直接接触外界自然环境,寄生虫病感染的机率比设施养鸡要高很多,特别是球虫病、绦虫病、白冠病、羽虱、螨病等,要加强预防控制和治疗。

一、球虫病

放养土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在土鸡的小肠、盲肠等部位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1、流行特点

鸡球虫病的病原是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主要是致病性强的柔嫩型艾美耳球虫和毒害型艾美耳球虫,其共同特征是:以卵囊形态随粪便排出体外,每个卵囊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经孢子生殖形 成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又形成 2个子孢子。孢子化的卵囊具有感染性,放养土鸡食入了含有孢子化的卵囊而感染。病鸡和带虫鸡是本病的传染源,在被污染的放养环境中,通过垫草、设备、饲料及 饲养员等中间媒介,经消化道传播感染。 以15~50日龄的土鸡最易感染,放养环境气温在 20~30℃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最为流行。放养密度过大、环境过于潮湿等,都可诱发本病的发生。土鸡球虫病发 病普遍,分布广泛,危害较大。在管理水平较差的土鸡放养场,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耐过的小鸡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并成为带虫者;成年土鸡感染后,多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带虫,并影响产蛋和增重。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放养土鸡感染球虫病后,表现为精神委顿、离群呆立,不愿活动觅食;羽毛蓬松、头颈蜷缩;病初间 歇性下痢,病中排暗红色、带血的稀粪,常污染肛门四周羽毛;严重病鸡共济失调,翅膀下垂,食欲废绝,抽搐,7~10d 后死亡。 耐过的病鸡转为慢性,间歇性下痢,消瘦贫血,发育迟缓,土产蛋下降。剖检病死鸡,若见小肠肿胀,中段广泛出血、充血,浆膜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剖开小肠腔,见内部含有粉红色粘液。 这种情况是小肠球虫病,因球虫主要破坏小肠上皮, 造成小肠粘膜脱落和出血,粪便呈胡萝卜丝样、暗红色、稀薄。 死亡较轻。若见盲肠显著肿大,比正常肿大 2~4 倍,肠壁增厚,外表呈深棕色或暗红色,浆膜层有针尖大到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糜烂点和紫色出血点,肠腔内充满许多混血的内容物,严重者充满血凝块或干酪样坏死物,排出带血的稀粪。这种情况是盲肠球虫,往往呈暴发态势,病鸡死亡快,病死率高。

3、防治

预防

改善鸡群放养环境 放养环境最好选择地势高燥、填埋阴沟、隔离阴暗区域,不让鸡群进入。供鸡群夜间栖息的鸡舍、栖架,补饲用的食槽、水槽,要经常消毒。 鸡舍内的粪便要经常清理,集中运出放养场,堆积发酵。放养场地要经常喷洒10%~20% 石灰水消毒;同一块放养场地放养 2~3年后要进行更换,让林地自然净化 2 年以上,待全面彻底消毒后再养鸡。放养密度不可过大 放养前在舍内育雏 ,0~20 日龄 40~50 只/m2,20~30 日龄 20~30 只/m2,42日龄 15~20 只/m2。 夏天 30 日龄、春秋 35 日龄、冬天 45 日 龄 后 ,即 可 逐 渐 转 入 舍 外 放 养 ,初 进 林 地时每天放养时间 2h, 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间,直至全天放养。 最初,要用尼龙网或铁丝网把小土鸡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以后逐步扩大放养范围。 放养场地要用丝网围栏分区,每区放 1 周换一区,每亩(667m2)放养场地 100~150 只即可。勤观察, 早预防养殖户要养成每天观察鸡粪便的习惯,发现球虫病样粪便就开始用药,尽量减少因球虫病带来的损失。对没有球虫病症状的放养鸡群,不建议使用药物提前预防,也不提倡使用球虫疫苗预防

治疗

治疗鸡球虫病的药物很多,磺胺类药物、氯苯胍、氨丙琳、地克珠利等均有效,但对提供绿色、无公害土鸡、土鸡蛋等土鸡产品有重大影响。 试用常山、白头翁、青蒿、槟榔、仙鹤草等中草药,对治疗土鸡球虫等有不错的效果,且不影响土鸡产品品质和质量。如使用常山 25g、白头翁 30g,混合煮水 1000mL, 熬成 750mL 药液, 按 15mL/kg体重的比例喂鸡,驱虫效果良好。

二、绦虫病

养土鸡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在鸡小肠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1、流行特点

感染放养土鸡的鸡绦虫是赖利绦虫(四角赖利绦虫、棘沟赖利绦 虫、有轮赖利绦虫)和节片戴文绦虫,两者均为大型绦虫,也是鸡体内最大的绦虫。鸡赖利绦虫主要寄生于家鸡和火鸡的小肠中,节片戴文绦虫主要寄生于鸡、鸽、鹌鹑的小肠(十二指肠)内。赖利绦虫和节片戴文绦虫的虫卵随着不同宿主的粪便污染外界环境,当赖利绦虫的虫卵被蚂蚁、蝇类、甲虫吞食,节片戴文绦虫的虫卵被蛞蝓或陆地螺吞食后,分别在其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放养土鸡吃入了含有似囊尾蚴的蚂蚁、蝇类、甲虫、蛞蝓或螺而感染,似囊尾蚴就在土鸡体内长成成虫,即发本病。本病可感染各种年龄的鸡,最易感的是17~40日龄的雏鸡和青年鸡,死亡率也最高。病鸡和带虫鸡是传染源,被污染过的鸡舍、放养场地是重要的传播媒介。鸡绦虫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严寒时迅速死亡, 但被吞食后可随中间宿主越冬。多发于夏秋季节,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易诱发本病。近年来,放养成年鸡发病较多。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放养土鸡大量感染绦虫时,绦虫聚集成团,堵塞肠道,甚至肠破裂而引起腹膜炎,有时可在粪便中发现绦虫节片。虫体以顶突小沟和吸盘固着于肠粘膜上引起损伤,往往会导致出血性炎症,影响消化;虫体吸收大量营养并产生代谢产物,引起患鸡精神不振,采食减少,被毛松乱,消瘦,土蛋鸡产蛋减少,影响优质土鸡生长发育,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剖检病死鸡,主要病变在小肠,小肠粘膜增厚,小肠内有大量恶臭的粘液,肠壁散在出血点甚至结节,结节内有黄褐色干酪样物;有时在粘膜上附着有虫体。

3、防治

预防

消灭中间宿主彻底清理鸡舍、放养场中的污物、杂物,保持整洁干燥 ,防止或减少中间宿主的孳生和隐藏。为了消灭放养场地、鸡舍内外的蚂蚁、蝇类、甲虫、蛞蝓等中间宿主,果园中放养的土鸡,可用柴油、机油浸泡废布缠绕果树主干,阻止蛞蝓攀爬;其他放养场地,可定期施撒石灰粉、草木灰等。预防性驱虫:在流行区最好每1~2 月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驱虫药可选用低毒高效的丙硫苯咪唑 ,按 10mg/kg 体重,一次均匀拌料饲喂;也可使用氯硝柳胺,30mg/kg 体重,一次均匀拌料饲喂。驱虫后将鸡关在舍内饲养 2~3d,集中收集鸡粪并运离放养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放养环境的污染。育雏后的鸡群先进行驱虫再放养 从外界新购入的鸡群,一定要先隔离饲养,驱虫后再合群和放养。

治疗

可选用下列任一种药物拌料,一次喂服。丙硫苯咪唑15~25mg/kg体 重 ; 硫双二氯酚100~200mg/kg 体重;氯硝柳胺50 ~60mg/kg体重;吡喹酮 10~20mg/kg体重。取中草药槟榔、仙鹤草各30g,混合煮水1000mL,熬成 750mL 药液 ,按 15mL/kg 体重的比例喂鸡,驱虫效果良好。三、白冠病

鸡白冠病又叫住白细胞原虫病, 是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以出血和贫血为特征的血孢子虫病。

1、流行特点

鸡住白细胞原虫有多种,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病鸡、隐性感染的带虫鸡(成鸡)、栖息在鸡 舍周围的鸟类(如雀、鸦)等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通过库蠓、蚋吸食鸡血为传播媒介而传染,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由库蠓传播,沙氏住白细胞原虫由蚋传播。本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各地库蠓、蚋等吸血昆虫的活动有直接关系,一般气温在 20℃以上时,库蠓和蚋繁殖快、活动力强,本病流行就严重。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贫血,鸡冠、肉髯苍白,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土蛋鸡产蛋量减少,蛋的品质降低。病鸡咯血,常在放养场地、补料槽、产蛋窝等处见有病鸡咯出的红色鲜血,呼吸困难,常因内出血而突然死亡,死前口流鲜血。病情稍轻的病鸡,不愿走动觅食,1~2d 后常因内脏出血而死亡。部分病鸡耐过康复。剖检病死鸡,血液稀薄,血凝不良;全身皮下、肌肉广泛性出血,尤以胸肌、腿肌、翅膀、肛门等处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 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广泛性出血,法氏囊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肝肿大、土黄色,表面有粟粒大至黄豆大的黄白色结节;肾肿胀、出血,表面有凝血块;脾有出血点;心肌有出血点和灰白色小结节;胰腺、腹部脂肪有出血点;十二指肠有散在出血点。土蛋鸡胸腔中积有破裂的卵黄、腹水与血液形成的淡红色混合液体。

3、防治

预防

杀灭或隔离传播媒介库蠓、蚋本病流行季节,鸡舍内外每周喷洒 1 次杀虫药,如 0.01%敌百虫溶液或 0.03%蝇毒磷溶液等。在鸡舍的门窗上钉上纱网,以阻止蠓、蚋对鸡群的叮咬。清理环境入夏前,及早清除鸡舍周围杂草、矮树枝,清理鸡舍边的积水,填埋阴沟,通顺沟渠,防止周边环境孳生库蠓、蚋。

治疗

磺胺二甲嘧啶,按 40g/ 吨饲料的比例均匀混入补充饲料中,首次用量加倍。2 次/d,连用 3~5d。取中药生石膏 2g、穿心莲 3g、山香草 1g、皂刺0.5g、雄黄 0.3g、冰片 0.2g,共为末,按 0.5g/kg 体重的比例给病鸡喂服,或按 1%比例混饲服用,2 次/d,连用 3~5d。

四、羽虱鸡

羽虱病是鸡羽虱寄生在鸡体表和羽毛深处,咬食羽毛、皮屑和吸食血液的一种永久性体外寄生虫病。

1、流行特点

鸡羽虱体长为 1~2mm,深灰色,有咀嚼式口器。寄生在鸡体表的羽虱有 40 多种,常见的主要有头虱、羽干虱和大体虱3 种。头虱主要寄生在鸡的头、颈部,对幼 年鸡的侵害严重;羽干虱主要寄生在羽毛的羽干上;大体虱主要寄生在鸡的肛门下面,有时在翅膀下部和背、胸部也有寄生。鸡羽虱发育过程的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都在鸡体上进行。雌虱产卵集合成块,粘在羽毛基部,经 5~8d 孵化出若虫,在 2~3 周内经 3~5 次蜕皮变为成虫。羽虱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较严重。若鸡舍矮小、潮湿,饲养密度大,鸡群得不到砂浴,可导致羽虱的传播。

2、临床症状

羽虱繁殖迅速,以羽毛和皮屑为食,使鸡奇痒不安,鸡群骚动,不思觅食,日久则逐渐消瘦,土蛋鸡产蛋量下降;如因啄痒而伤及皮肉,则可使羽毛脱落,甚至引起啄癖,严重者因体质衰弱而死亡。肉眼可见大量的鸡虱寄生在羽毛、皮肤上

3、防治

预防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使用 2.5%溴氰菊酯(敌杀死),或 0.25%~0.5% 敌百虫水溶液等喷洒鸡舍地面、墙壁、棚架和放养场地死角,杀灭环境中的羽虱。砂浴:在土鸡放养场内平坦、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建一个方形砂浴池,每50kg细砂中加入硫磺粉 2~3kg, 充分搅拌均匀,砂浴池内铺成10~20cm 厚,让鸡自行砂浴。

治疗

伊维菌素 0.2mg/kg 体重拌料饲喂,间隔10d 后再饲喂一次。用 20%杀灭菊酯油乳剂以12℃左右水进行1000~5000 倍稀释,带鸡喷雾,1 次/周,连用 3 周。砂浴治疗时5kg硫磺粉掺入50kg细砂,搅拌均匀,供鸡砂浴。五、螨病

鸡螨病主要是节肢动物螨虫中的鸡刺皮螨和突变膝螨寄生在鸡体表而引起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

1、流行特点

螨虫也叫疥癣虫,对鸡危害最大的有鸡刺皮螨和突变膝螨,大小约 0.3~1mm,肉眼不易看清。鸡刺皮螨吸血后变为红色,故也叫红螨;因寄居于鸡舍墙缝、产蛋窝内及鸡笼的焊接处、饲料渣及粪块下面等处,故又叫栖架螨。利用尖细的螯肢穿刺鸡的皮肤吸吮血液,昼伏夜出,每天在鸡身上停留 1h, 吸血、饱食后离开鸡体返回栖息地隐匿并产卵、蜕皮和交配。突变膝螨通常寄生于鸡腿上的无羽毛处(胫)及脚趾,故又称鳞足螨。突变膝螨成虫寄生在鸡脚皮下穿行并产卵,幼虫蜕化发育为成虫,藏于皮肤鳞片下面,全部生活史都在鸡身上完成。适应能力极强,在适宜的温度下,不分季节,即便 4~5 个月不吸血也仍能存活,并具有极强的活动和迁移能力,但在干燥的环境中易死亡。

2、临床症状

鸡刺皮螨以尖细的螯肢穿刺鸡的皮肤吸吮血液,有时也吸人血,并在鸡体间甚至人体传播疾病。病鸡瘙痒,轻者影响觅食和休息,重者贫血、消瘦,土蛋鸡产蛋量下降。侵袭人体时,皮肤有红疹,瘙痒,可传播脑炎。突变膝螨钻入胫上大鳞片下穿行并产卵,引起炎症,进而发生创伤,甚至引起关节炎。随着病情发展,患病皮肤增生,变得粗糙,并出现裂缝,有渗出物,干燥后形成灰白色痂皮,涂石灰样,故称“石灰脚 ”病 。

3、防治

预防

搞好鸡舍及放养环境卫生,定期消毒。用0.03%蝇毒磷水乳剂,或 0.5%敌百虫溶液,或每干克水中加 50~80mg 敌杀死溶液,涂刷或喷洒于鸡体,同时用上述药液喷洒鸡舍、鸡窝和墙壁缝隙,房舍可用石灰水粉刷消毒。

治疗

大群治疗同羽虱治疗。对有治疗价值的“石灰脚”病鸡,可用温热的肥皂水浸泡,待痂皮变软后除去,涂上 20%的硫磺软膏或 0.1%敌百虫溶液10d 后重复一次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立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鸡有小米粒似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小鸡上有颗粒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