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氏病治疗(雷诺氏病治疗有哪些方法)雷诺氏病治疗(雷诺氏病治疗有哪些方法)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雷诺氏病治疗(雷诺氏病治疗有哪些方法)

雷诺氏病治疗(雷诺氏病治疗有哪些方法)

雷诺病即雷诺综合症;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症,是由于支配周围血管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手或足部一系列皮肤颜色改变的综合症,本病于1862年由雷诺氏首先提出故名。该病多见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10;发病年龄多在20至30岁之间,绝少超过40岁;好发寒冷季节、地区。雷诺氏症主要以当寒冷刺激或精神紧张时,手指或足趾皮肤出现苍白→紫绀→潮红→正常的间歇性颜色变化(苍白、紫绀会随着热饮、喝酒、暖和肢体后逐渐转为潮红、皮肤转暖、并有烧胀感,最后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手指或足趾末端可伴有凉、麻、痛及感觉迟钝,后期表现为手指皮肤变薄、发硬,可继发浅表性溃疡或坏疽为临床症状。发病一般多见于手指、足趾,偶可累及耳朵和鼻子。依据临床表现及反复发作病史做冷水试验(双手浸入4℃水中1分钟,看是否诱发皮肤变化。或在 20℃室温下测手指皮温后,将手浸入4℃水中2分钟,观察皮温恢复时间,超过30分钟为阳性)、微循环检查等有助于确诊雷诺病。做动脉造影、免疫功能试验及多项生化检查等以排除手足发绀症、网状青斑、红斑性肢痛平、腕管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手指钙化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等相关类疾病。


中医文献中没有与雷诺病相应的病名记载,但从其临床表现来看该病当属于中医学的“脉痹”;“血痹”;“手足厥寒”;“手足逆冷”:“寒痹”范畴。重医学理论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虚、阳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气虚血瘀、阳虚寒盛为发病的主要因素,而情志刺激和寒邪乘袭为发病的重要条件。因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血行不畅而发生淤滞,正如清代王清任所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素体阳虚,寒自内生,寒盛则血凝涩,血流不畅,情志刺激导致人体肝气郁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塞,脏腑功能紊乱,令血凝涩而不流,内外合邪则脉络气血瘀阻而发病。

取关元、中脘、四关为主穴。症发于手部者加十宣;症发于足部者加气端。嘱患者先去解小便后取舒适仰卧位双眼自然闭合,全身放松,均匀腹式呼吸,消除过于紧张的心态,宽衣解带并使脘腹部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关元、中脘各1.2寸,一侧四关穴毫针各直刺1寸,均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各1分钟,留针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在患肢手腕部(脚踝部)系止血带,术者右手持小号三棱针(也可用一次性采血针、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对准消毒后的十宣穴(气端穴)处快速点刺,接着术者用双手拇、食指分别由手掌部(脚掌部)向手指(脚趾)末端挤压每处10余滴血(为便于血能够顺利外泄在挤压时可以用95%的酒精反复搽拭针刺处)。术毕将止血带解除、血迹搽拭干净后再用络和碘常规消毒。针刺处当天24小时内应保持干燥、清洁,禁止湿水。毫针针刺每日一次;十宣、气端放血每周两次。方中关元穴为任脉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三焦元气所发处,联系命门真阳,为阴中之阳穴,是丹田命火聚结之地,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人身元阳赖此以生,有补摄下焦元气,扶助机体元阴元阳的功效。中脘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为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穴下正好是胃体中部,具有调理脾胃,化湿降逆(在于升降、燥湿的调理)、疏肝理气、温胃散寒、调补脾气、健中和肠之效。四关穴即合谷、太冲。合谷属多气多血之阳明经,偏于补气、调气;太冲属少气多血之厥阴经,偏于补血、调血。两穴一阳一阴,一气一血,一腑一脏,一升一降,上下相配、阴阳相配能够使气血同调、阴阳同调、脏腑同调。针刺四关穴对脉管的舒缩具有良性的双向性调节作用,既可缓解血管过度收缩,又可抑制血管过度扩张,达到调和营卫、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能。三棱针点刺十宣(气端)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功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从而恢复肢体局部神经血管的正常功能,达到“祛瘀生新”“祛瘀养血”的作用。治疗同时患者再注意保持手脚部的温暖,避免寒冷刺激,防止情绪激动、紧张,禁烟酒及血管收缩类药物的使用。就可收到满意良效。

职业的缘故,业余时间写了些针灸相关科普小文章,有些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家庭中医药》等报刊;百度文库、网易博客、针灸中国网等公开发表。从学术交流角度考虑汇集于此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治依据。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文章版权归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医生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雷诺氏病治疗(雷诺氏病治疗有哪些方法)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