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方法)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方法)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方法)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方法)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新型降糖药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除带来治疗获益外,不良反应同样值得注意。J Diabetes Investig期刊发表了一篇有关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BP)不良反应的文章,作者将易感人群进行了归纳,并且就治疗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小编将内容进行了整理供各位老师参考。

什么是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偶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表现为紧张性水疱和大疱(见下文图1),尼氏征阴性,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多数不伴黏膜损害。BP的发展可能受到某些药物的诱导,例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抗生素等。

DPP-4i与BP

凭借良好的安全性和降糖有效性,DPP-4i被较为广泛的用于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欧洲药物警戒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和亚洲国家的药品不良事件上报数据表明,DPP-4i的使用似乎与BP风险增加有关。不过由于发生BP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多病共存,并且在T2DM的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在DPP-4i的基础上联合其他一些可能会引起老年人皮肤易感性的药物,因此较难理清BP的发生是否真的与DPP-4i有关。

不过,2018年Arai等人利用日本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进行分析后发现,DPP-4i确实与BP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且除外接受其他降糖药物或可能导致BP的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显著。2019年Kawaguchi等发表的一篇回顾性研究报告表明,与普通人群相比,接受DPP-4i治疗的患者的BP患病率更高,结合多项病例对照研究,除DPP-4i之外,其他抗糖药物与BP风险的增加无关。这些研究表明,DPP-4i与BP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我国相关研究得出类似结果:2019年6月,于旧金山举行的第79届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上,纪立农教授团队以壁报的形式展示了一项涉及46个项研究的Meta分析报告,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DPP-4i显著增加BP风险(OR 7.38,95%CI 2.46-21.89,P=0.0003);在皮肤不良反应方面,DPP-4i组的总体风险显著增高(OR 1.31,95%CI 1.08-1.59,P=0.006)。并且,研究人员建议,对于正在使用DPP-4i的T2DM患者来说,应密切监测皮肤损伤的发生风险(尤其是BP),建议将BP发生风险加入到DPP-4i的药品说明书。

DPP-4i相关BP症状往往较轻

与通常的BP相比,DPP-4i相关BP往往会表现出非炎症性、红斑较少、皮肤症状较轻的特点。并且与一般BP不同的是,发生DPP-4i相关BP的患者更多的显示出抗BC180-NC16A6抗体阴性。

具有这些特征更易发生DPP-4i相关BP

多项研究表明,DPP-4i相关BP的易感人群特点为男性、年龄在60-70岁、对DPP-4i具有低选择性,一般在用药的8-79个月期间发生BP。此外,HLA-DQB1*03:01基因是日本患者发生DPP-4i相关BP的易感生物标识。Ujiie等人的研究显示,在发生DPP-4i相关的非炎症性BP患者中,有86%携带上述基因。并且,在发生DPP-4i相关BP的日本人群中,上述基因的携带者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对照组。说明这种基因与DPP-4i相关非炎症性BP有着密切的关系。

DPP-4i相关BP的治疗方案

图1 DPP-4i相关BP治疗前和治疗后

1.本文对于DPP-4i相关BP治疗的建议

DPP-4i相关BP的治疗方式与常规BP的治疗方法相同,可选择局部或口服给药糖皮质激素类,如果疾病较为严重,可以选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及时停用DPP-4i可以避免皮肤症状的恶化,并且无论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停药通常会令患者症状缓解。根据经验,停药后至少2周,症状才能完全缓解。

2.我国指南对于常规BP的治疗建议

一般治疗:保护皮肤创面和预防激发感染,保持创面干燥,高蛋白饮食。大疱需抽吸疱液,尽量保留原有的疱壁。小面积破溃,不需包扎,每日清创换药后暴露即可,大面积破溃可用湿性敷料,避免用易粘连的敷料。破溃处外用抗菌药,防止继发感染。常规治疗方案见表1。

表1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常规治疗方案

本文小结

多项证据表明,DPP-4i的使用与BP风险增加有关,特别在老年、男性、对DPP-4i选择性低、携带HLA-DQB1*03:01基因(日本人群)群体中。不过与常规BP不同,DPP-4i相关BP症状较轻、红斑较少更多的表现为非炎症性皮肤症状。发生BP时,应停止使用DPP-4i并予以相应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需要提高对DPP-4i引发BP的警惕性。

参考资料:

[1] Murakami T, Yabe D, Inagaki N. Bullous pemphigoid with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Clinical features and pathophysiology. J Diabetes Investig. 2019,10(5): 1168-1170.DOI: 10.1111/jdi.13060.

[2] http://news.medlive.cn/endocr/info-progress/show-158606_46.html

[3]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性疾病亚专业委员会. 大疱性类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年6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方法)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