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病原治疗(病原学题库)简述病原治疗(病原学题库)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简述病原治疗(病原学题库)

简述病原治疗(病原学题库)

植物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主要病原物,目前已研究和命名的植物病毒达1000多种,其所造成的损失仅次于真菌病害。植物病原病毒的致病特点同真菌、细菌相比,在症状、传播和侵染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1)病毒病害的症状植物病毒病害症状的最大特点是只有病状而无病征。除外部病状外,其内部病变也比较明显,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寄主细胞内可产生形态各异的内含体。

在植物病害 5 种类型症状中,植物病毒病主要表现变色、坏死和畸形症状,腐烂和全株萎蔫是很少见的。同时植物病毒病害几乎都属于系统侵染的病害。根据其症状特点,可把病毒分为2种:

1、花叶类型的病毒病典型症状是深绿与浅绿相交错的花叶症状,此外还有斑驳(黄色斑块较大)、黄斑、黄条斑、枯斑、枯条斑等。

2、黄化类型的病毒病为主要症状是叶片黄化、丛枝、畸形和叶变形等。

(2)病毒的侵入、增殖、传播

1、侵入 病毒侵入寄主时,必须与寄主的原生质接触后才能增殖,所以病毒侵人时,必须通过不至于造成细胞死亡的微小伤口(即微伤),才能完成侵人,并建立寄生关系。有些病毒,是通过在寄主细胞壁上机械地造成微伤而侵入,有的却需要特定的昆虫的刺吸式口器,把病毒输入寄主的薄壁组织或韧皮部中。

2、增殖(复制) 病毒在活寄主体内进行增值,其增殖方式与真菌和细菌等一般微生物不同。当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寄主细胞的代谢作用在病毒的影响下发生改变,病毒在寄主新陈代谢的体系中利用寄主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组分,从而组装成新的病毒个体(粒体)。通常病毒的增殖过程也就是病毒的致病过程。

3、传播方式 植物病毒通过汁液摩擦和嫁接传染,如病、健株间叶的相互摩擦,根相互接触,农事操作如整枝、打杈等。许多病毒还能借昆虫介体而传染。在传毒虫媒中,以蚜虫和叶蝉最主要,特别是蚜虫,是许多蔬菜病毒的传毒介体。此外,种子带毒现象也比较普遍,即病毒还可以通过种子传染。

(3)非常6+1治疗预防病毒病特效。

1、对褪绿、黄化、曲叶、小叶、卷叶、花叶等各种病毒病特效

2、辅助防治真菌、细菌性病害,作物一季喷施两遍以上,全程几乎不得病,大幅减少虫害的发生。

3、生根壮苗,增产效果明显。

4、解药害,促生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简述病原治疗(病原学题库)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