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治疗事例(艺术治疗的案例)艺术治疗事例(艺术治疗的案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艺术治疗事例(艺术治疗的案例)

艺术治疗事例(艺术治疗的案例)

3月13日起,复旦大学正式启动了校园准封闭管理,全体复旦人同心抗疫、共担风雨。4月1日开始,复旦大学总务处蔡志华就开始提笔创作,用艺术来记录身边这些校园学生的抗疫故事。这是复旦大学自建校以来第一次正式关闭校门。校门外,疫情尚未平息;校门内,已是春花烂漫。师生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图说:蔡志华创作的这个系列第一幅作品

蔡志华创作这个系列的第一幅作品记录下的就是“大白”与学校志愿者“蓝马甲”肩并肩工作的情景。在采样检测工作人手紧缺、工作量骤增、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来自全校各个学院、不同年级的本硕同学积极报名参与核酸检测志愿工作。“一部分学生封闭在宿舍里,学生志愿者就负责送饭。高低年级的同学都会参与。”

图说:蔡志华作品

逸夫科技楼外,队尾已拖到本北公路上,甚至连抹雲楼前也是人头攒动。身穿蓝色马甲的秩序维护志愿者分批引导队伍,提醒大家打开健康云二维码;检测采样点前,“大白”们两人一组,手持PDA扫码机器,确保10人一组采样,录入个人健康云信息。贴标签、分棉签、封装试管,辅助采样的“大白”有条不紊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采样工作。护目镜、封闭式防护服、紧压脸医用口罩,全副武装的“大白”们连水都不敢喝一口,更别提吃饭了。

志愿“蓝”,是战疫“白”,从晨曦到深夜再到白天,忙碌不已。

图说:蔡志华作品

四十几天来蔡志华共创作了16幅水墨作品,在他的画笔下,还记录下了院董捐赠的近20吨纸品,由四辆17.5米加长货车运输,从四川经历了40多小时的日夜兼程来到复旦上医的情景。也书写想象了一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从家里饭桌上的温馨随意出门直接变身大白的一瞬间。

图说:蔡志华作品

蔡志华在复旦邯郸校区值守一个多月后,又转战来到复旦上海医学院枫林校区,开始了新一轮抗疫工作。

光草上、红墙边,一袭春色染校园,漫步其间的人们却不时将目光投向紧闭的大门。蔡志华相信,春和景明时,校园内外的复旦人终会相逢在温暖春光里。(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艺术治疗事例(艺术治疗的案例)
分享到: 更多 ( 0)